吉光結
(濰坊昌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濰坊 261300)
公路是促進經濟往來的關鍵基礎設施,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公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由于公路工程的特殊性,導致其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常常會遭遇成本問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程質量。其中,物資費用占據施工成本的60%以上,更是影響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為此,對于建筑單位而言,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重點加強物資管理工作,同時結合公路工程特點采用適宜的管理手段,以確保施工計劃的順利執(zhí)行,并促進工程效益的全面提升。
公路工程的施工范圍極廣,在施工過程中物資的供應線路往往會被逐漸拉長,很多現場急需的設備以及物資常常需要往復調度,以確保能夠支撐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做好各類物資的管理工作,包括物資臨時存放點、運輸路線以及倉儲計劃等,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將作業(yè)現場所需的各類物資送達,避免由于物資問題造成工期延誤或施工質量問題。
公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物資類別較多,包括水泥、砂石、瀝青、鋼材、外摻劑以及回填土等主要類別。不同物資在存放過程中需要按照其自身特性進行單獨處理,如此才能夠有效保障物資性能不受影響,進而提高公路的整體質量。為此,在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不僅要做好物資的交接、驗收、檢測工作,還需要采取恰當的分類管理措施儲存物資。以此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并確保能夠有效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在公路工程中,物資費用往往占據成本的60%以上。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物資的使用問題,將其損耗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避免人為因素引起的各類物資浪費現象。除此之外,物資的運輸、倉儲都會產生額外的支出費用,因此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采購計劃,以確保物資能夠滿足現場的使用需求,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物資費用,從而有效提高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選擇適宜的場地妥善堆放物資,以便進行集中管護。并且對于一些預制塊的制作、混凝土的攪拌以及瀝青材料的配置等加工環(huán)節(jié),同樣也需要選擇統一地點進行操作,減少施工行為對工程沿線造成的環(huán)境干擾。因此在開展物資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做好現場考察工作,確保能夠選擇合適地點進行物資的存放與處理工作,從而為工程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物資管理人員可以在施工前期結合設計圖紙對工程沿線進行走訪調查,篩選出適宜堆放物資的場所,隨后使用“重心法”分析物資堆放地點到達各處施工現場的實際距離,并合理估算物資的運輸時間,從而對堆料場的地點及其配送方式進行合理規(guī)劃,確保能夠有效降低物資的運輸成本,同時保障物資供應的穩(wěn)定性、時效性以及安全性[1]。
物資的供應計劃包括采購方案、庫存方案以及運輸方案等多個層面,主要目的在于保持物資的使用損耗能夠與施工進度之間達成平衡狀態(tài),確保能夠按照計劃進行物資的采購以及分配。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物資管理期間產生的額外成本費用,還能夠根據物資的消耗程度科學評估施工質量,進而有助于建筑單位準確把控現場施工狀態(tài)。
為此,工作人員可以結合項目的預算方案、施工計劃以及現場進度考察結果合理編制物資的供應計劃,確保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將各種施工因素綜合考慮在內,并在項目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開展嚴格的工程預算定額管控,以有效發(fā)揮施工監(jiān)管職能,避免出現物資浪費現象。
為了保證施工物資質量,同時有效加強成本控制力度。物資管理人員還需要制訂完善的物資采購流程,并根據其不同階段的工作特點采取相應的工作措施,以確保能夠有效提高物資管理效率。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2.3.1 統計物資清單
物資采購之前,工作人員需要結合設計圖紙建立詳細的物資清單,將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水泥、瀝青、鋼材、砂石、鋼波紋管、支座、隧道防水板以及伸縮縫等主要物資的規(guī)格以及數量明確列舉出來,以便后期制訂完善的采購計劃。
2.3.2 開展市場調研
通過查詢企業(yè)的供貨商名單以及對項目所在地的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全面了解清單中每一類物資的實際價格及其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結算方式等,從中選擇交易風險最低的采購模式,確保能夠以合適價格采購符合設計要求的施工物資。
2.3.3 開展驗收管理
在簽訂采購合同之后,物資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物資的交接驗收工作。除了查看物資的出廠證明、質量證書以外,還需要對其進行抽樣送檢工作,確保物資質量符合規(guī)定標準。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需要采用適宜的方式對物資進行分類管理,同時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以確保能夠滿足現場施工需求。
公路工程施工周期漫長,在進行物資管理期間會涉及采購、周轉、運輸以及配置等多項工作環(huán)節(jié),不僅工作任務較為復雜,同時管理職責也極易出現重疊。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極易出現相互推諉、多頭管理、管理意識松散、職責劃分不清等工作問題,難以有效對施工物資進行嚴格管理,極易由于物資配送延遲導致工程進度停滯的現象。
現階段,部分建筑單位在進行物資管理的過程中依舊沿用傳統工作手段,采用臺賬形式記錄物資的出庫、入庫信息。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效率較為低下,其中的信息內容也較為復雜,難以直觀地呈現出物資庫存狀態(tài)及使用情況,從而無法幫助管理人員展開更為精確的成本控制,或是根據物資損耗的實際程度調整管理重心。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物資管理人員需要進一步更新技術手段,采用更為合理的工作模式進行物資管理,以確保能夠更好地體現出自身工作價值。
物資管理人員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物資監(jiān)管工作,還需要根據物資使用的實際情況制訂各項工作計劃,確保能夠減少物資庫存、配送等環(huán)節(jié)產生的額外成本,使工程預算方案得到精準執(zhí)行。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由于沒有及時更新專業(yè)技能,因此在進行物資采購、分配、運輸等管理工作時依舊是以經驗作為判斷依據,導致工作中經常出現疏漏,難以實現對施工成本的精準控制。
當前,部分物資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依舊是以監(jiān)管為主,一味按照工作制度控制物資的統計、分配、清點以及盤查,沒有及時更新工作理念。例如,形成對施工廢料的循環(huán)利用意識,以有效節(jié)約施工成本,同時也能夠體現工程項目的良好生態(tài)效益。為此,物資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物資特性的理解,以確保能夠在物資管理過程中開發(fā)出物資的更多利用價值[2]。
物資管理是加強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在開展工作期間,建筑單位需要根據物資管理特點建立完善的工作體系,并為其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使物資管理人員能夠規(guī)范開展工作,并有效杜絕物資浪費現象。為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建設。
4.1.1 物資管理小組
組建專門的物資管理小組,負責定期針對倉庫物資進行清點。并對比出庫記錄、采購記錄核實物資清單是否屬實,以此改變傳統的粗放管理模式。同時,在此基礎上制訂“倉庫物資管理說明”,明確列出每一類物資的存放要求及注意事項,要求工作人員定期對閑置設備與物資進行保養(yǎng)、抽檢,以避免物資的使用性能受到影響,造成企業(yè)成本損失。
4.1.2 現場巡查小組
成立現場巡查小組,不定時進入一線施工現場檢查物資的臨時堆放以及使用情況,尋找其中的違規(guī)行為并記錄在案,統一遞交給上級管理部門進行處罰。以此監(jiān)督各施工部門規(guī)范使用施工物資,避免浪費。
4.1.3 市場調查小組
建筑單位需要引進掌握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專業(yè)人才成立市場調查小組,使其在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密切關注物資市場的動態(tài)信息,及時發(fā)現主要建材的價格浮動情況。以便能夠及時制訂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倉儲計劃,確保能夠精準按照工程預算開展物資采購工作,避免受市場外部因素影響而導致施工成本出現較大波動。
物資管理人員在進行工程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需要以物資使用的實際數據作為參照,以合理制定各項管理決策,并反饋出施工成本的真實變化情況。為此,在新時期背景下,物資管理人員需要積極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重點加強物資管理平臺的建設。以便能夠有效拓展自身職能范圍,借助先進的工作模式進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力度。
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倉庫物資管理系統”建立線上業(yè)務開辦平臺。在進行物資采購的過程中,提前搜集各施工部門當前階段的作業(yè)計劃,統計其中的物資種類、數量以及型號。隨后向物資供應商下達訂單信息,商定物資的運輸時間、地點以及方式。而在物資經過檢驗合格并存入完整的入庫信息之后,各施工部門可以通過手機軟件了解不同物資的庫存數量,并采用在線遞交申請的方式領取物資。系統平臺會自動根據各部門的施工計劃審核其物資申請信息,判斷符合規(guī)定才會發(fā)送電子憑證,并在提取物資的過程中需要出示電子憑證并完整錄入物資提取數量、時間以及地點,以有效避免施工部門重復領取物資的問題,并且能夠根據平臺錄入的信息了解到各施工部門的物資消耗情況,從而對比其當前進度分析物資使用是否符合規(guī)定,進而有效加強成本監(jiān)控力度。
新時期背景下,隨著公路工程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對于物資的管理要求也在日益提升。為此,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時代發(fā)展趨勢引入更多智能應用技術,以確保能夠提供更為理想的物資供應服務,并從更多層面加強施工成本控制。
例如物資管理人員可以采用BIM 技術,結合設計圖紙在平臺中建立公路工程的三維立體模型,隨后采用路徑模擬的方式,結合各施工現場的分布特征選擇合理的物資堆放地點,確保能夠使用最短路徑完成物資運輸工作,從而有效減少物資的運輸成本。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還可以進一步將BIM 模型與施工進度數據進行銜接,直觀呈現出各個施工現場的進度信息,并根據其當前物資使用情況制訂合理的采購或庫存計劃,確保物資能夠滿足施工的正常需求,同時避免企業(yè)前期在物資采購供應工作中出現過度支出,以此有效控制成本風險[3]。
建筑單位需要不斷提高物資管理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采用與高校合作的方式,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定向參與職業(yè)技能培訓活動,以確保能夠不斷提高物資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促使其更好地開展成本控制工作。
例如,企業(yè)可以組織物資管理人員接受有關物資學、機械學方面的培訓工作,使工作人員深入了解當前市場中出現的各類新型建筑物資,并掌握機械維護、物資再生、循環(huán)利用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使其更好地開展物資管理工作,同時也能夠根據公路工程特點進一步開發(fā)施工廢料的二次利用價值,從而減少企業(yè)在物資費用上的支出。在此基礎上,企業(yè)還需要引導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其能夠應用智能化的工作模式進行物資管理,以此有效提高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物資管理視角,針對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展開了深入探討。強調工作人員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引入新型技術手段,以此有效提高工作水平,有利于從多個層面加強企業(yè)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