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秋
(廈門市中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高血壓腦出血的發(fā)生原因主要與高血壓有關,長期存在高血壓病的患者,因血管的損害而容易導致血管破裂,從而引起腦出血。同時,長期存在動脈硬化的患者,血管壁會變得脆弱,易于破裂。如果患者飲食中含有過多的脂肪、膽固醇等不良物質,長期攝入會使動脈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會容易導致腦出血[1]。長期吸煙和過量飲酒會增加血壓、加重動脈硬化等,從而導致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的病情較為嚴重,常常引起患者和家屬的恐慌和焦慮。腦出血會導致大腦組織受損,進而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癥狀[2]。高血壓腦出血后容易并發(fā)癥,如腦水腫、顱內感染等。且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患者生命將面臨威脅。因此,高血壓腦出血發(fā)病后及時干預非常關鍵。臨床表明,高血壓腦出血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減輕病情的影響[3]。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按照護理管理方式的差異分入試驗組和參考組,每組各50例。試驗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9.51±7.64)歲,高血壓病程(10.46±2.78)年。參考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59.65±7.71)歲,高血壓病程(10.51±2.8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參考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試驗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上進行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第一,恢復自主呼吸:①監(jiān)測呼吸機參數和患者自主呼吸情況,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機械通氣過程中需要不斷監(jiān)測呼吸機參數和患者自主呼吸情況。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減少機械通氣時間,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自主呼吸。②轉換模式和降低壓力,機械通氣過程中,可以逐漸轉換模式,從較高壓力的控制通氣模式,轉換到較低壓力的輔助通氣模式,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刺激和維持患者的自主呼吸。③采用口腔內吸痰、吸氧等輔助措施,采用口腔內吸痰等措施,及時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根據患者的氧飽和度監(jiān)測情況,給予適當的吸氧治療,維持足夠的氧供。
第二,監(jiān)測神經系統(tǒng)功能:①監(jiān)測意識狀態(tài),關注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可選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里德昏迷量表(RASS)等評估工具進行監(jiān)測。②監(jiān)測運動功能,監(jiān)測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及時開展相應的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監(jiān)測運動功能的方法包括使用肢體肌力評估工具、記錄肢體活動情況、觀察患者的姿勢和肌張力等。③監(jiān)測感覺功能,監(jiān)測患者的感覺恢復情況,及時開展相應的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監(jiān)測感覺功能的方法包括使用觸覺和溫度感覺評估工具、記錄感覺異常情況、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等。④監(jiān)測言語和語言功能,監(jiān)測患者的言語和語言恢復情況,及時開展相應的語言康復訓練和輔助治療。監(jiān)測言語和語言功能的方法包括使用語言評估工具、記錄語言障礙情況、觀察患者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等。⑤監(jiān)測認知功能,監(jiān)測患者的認知功能恢復情況,及時開展相應的認知康復訓練和輔助治療。監(jiān)測認知功能的方法包括使用認知評估工具、記錄認知障礙情況、觀察患者的情緒和行為等。
第三,減輕顱內壓:①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以確保足夠的氧氣供應和二氧化碳的排出。②控制患者的體溫,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如冰敷)或者藥物治療(如解熱鎮(zhèn)痛藥物)來控制患者的體溫。③給予適當的鎮(zhèn)痛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鎮(zhèn)痛藥物和給藥方式。④控制患者的血壓,控制患者的血壓,以,避免顱內壓升高。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調整患者的體位、使用藥物等方式來控制患者的血壓。⑤給予適當的脫水治療,脫水治療可以降低顱內壓,因此,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脫水治療,如口服利尿劑或者靜脈輸液等。
第四,預防并發(fā)癥:①預防感染,嚴格控制手術創(chuàng)面的清潔衛(wèi)生、規(guī)范使用抗生素、定期更換導尿管和留置針等。②預防肺部并發(fā)癥,高血壓腦出血容易發(fā)生肺部并發(fā)癥,如肺炎、肺不張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及時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如深呼吸、咳嗽、體位引流等,以預防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③預防靜脈血栓,幫助患者進行床上體操、主動活動四肢、穿著彈力襪等預防靜脈血栓的措施。④預防壓瘡,加強對患者皮膚的觀察和護理,定期翻身、按摩、清潔皮膚等,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第五,康復訓練:①運動訓練。a.運動訓練應該在患者穩(wěn)定后開始。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并根據具體情況定制個體化的運動計劃。在制訂運動計劃時,應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運動能力等因素,并逐漸遞增運動強度和時間。b.運動訓練包括肌肉力量訓練、心肺功能訓練、平衡和協(xié)調訓練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幫助患者提升的肌肉力量和有氧運動能力,恢復患者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減輕腦損傷后的肌肉萎縮和失能。c.運動訓練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調整。如果患者出現疲勞、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應適當減少運動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和身體負擔。如果患者出現肢體運動障礙,應增加相關的康復訓練和技術支持。d.密切關注患者的運動反應和病情變化,并及時調整運動計劃。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或運動后惡化,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通知醫(yī)師進行治療。e.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和氛圍。應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和溫馨的運動場所,并通過鼓勵、支持和贊美等方式激勵患者積極參與運動訓練。②日常生活訓練。a.從康復早期開始。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能力,并根據具體情況定制個體化的日常生活訓練計劃。在制訂訓練計劃時,應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生活能力等因素,并逐漸遞增訓練難度和時間。b.日常生活訓練包括多種類型的訓練,如日常生活技能訓練、自我照顧訓練、社會參與訓練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參與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合理選擇和調整訓練項目。如果患者出現疲勞、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應適當減少訓練難度和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和身體負擔。如果患者出現生活自理障礙,應增加相關的康復訓練和技術支持。③認知訓練。通過一系列的任務和游戲,如數學游戲、字謎、拼圖等,幫助患者提高注意力,增強集中力和持久性。通過不同的記憶技巧,如聯想法、圖像法、故事法等,幫助患者提高記憶力,增強記憶能力。通過語言訓練、語義聯系訓練等方法,幫助患者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增強語言溝通能力。通過抽象推理題、數學問題、謎語等訓練,幫助患者提高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生活技能訓練、時間管理訓練等方法,幫助患者提高計劃和執(zhí)行能力,增強生活自理能力。通過情緒管理、壓力緩解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情緒狀態(tài),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進康復。通過社交技能訓練、互動游戲等方法,幫助患者提高社交和交往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④情緒調節(jié)訓練。通過與患者交流、音樂療法、藝術療法等形式進行情緒調節(jié)訓練。在進行情緒調節(jié)訓練時,要注意適當安排訓練時間和方式,防止過度疲勞和情緒失控。⑤家庭訓練。向患者的家屬傳授相關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如患者的飲食調理、藥物管理、生活安排等。在進行家庭訓練時,要注意讓家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復需求,以便更好地協(xié)助患者康復。
第六,營養(yǎng)支持:①合理膳食安排,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訂適宜的膳食計劃,包括合理搭配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及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②適當補充蛋白質,根據患者的需要,適當補充蛋白質,如雞蛋、豆腐、魚類、瘦肉等。③適當補充脂肪,適當攝入脂肪可以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促進康復。但是需要注意脂肪的種類和量的控制,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減少,以防止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害。④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根據患者的需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如全谷類食品、蔬菜和水果等。⑤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通過膳食和營養(yǎng)補充劑等方式,幫助患者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E、鎂、鈣等。⑥控制飲食中的鈉鹽攝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需要控制飲食中的鈉鹽攝入,以防止血壓升高,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限制食鹽的攝入,選擇低鈉鹽的食品等方式,控制患者的鈉鹽攝入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以及護理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分別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積分(Fugl-Meyer)、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簡易生活質量量表]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占比[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比較 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顯著優(yōu)于參考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比較(分,±s)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比較(分,±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2.2 兩組神經、肢體功能改善比較 試驗組神經、肢體功能改善顯著優(yōu)于參考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肢體功能改善比較(分,±s)
表2 兩組神經、肢體功能改善比較(分,±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2.3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試驗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高血壓腦出血是指由于長期高血壓導致腦血管壁破裂,血液溢出到腦組織中,引起腦損傷和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4]。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在老年人中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新發(fā)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約100萬例,其中病死率高達40%以上[5-6]。高血壓腦出血除了要積極接受藥物、手術等措施治療,治療期間護理干預也非常必要,尤其是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旨在通過全面、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盡早康復,提高生活質量[7]。首先,快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針對患者個體化的康復需求,采取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從而幫助患者加速康復。其次,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病痛,緩解疼痛和不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最后,快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具有多方面優(yōu)勢:首先是遵循個性化護理原則: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包括飲食、運動、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相比之下,常規(guī)護理模式依賴于固定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流程,無法充分滿足患者個性化的需求。其次是早期干預: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的核心原則之一是早期干預??焖僭\斷和治療可以預防病情惡化,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相比之下,常規(guī)護理模式往往缺乏早期干預,導致患者治療時間和康復時間都較長。最后是充分重視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是快速康復護理干預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物理治療、言語治療、認知訓練等,能夠幫助患者加速康復。同時,快速康復護理干預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相互補充,提高治療效果。相比之下,常規(guī)護理模式僅依賴于藥物治療,無法充分發(fā)揮其他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8]。因此,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和不適,提高生活質量。而常規(guī)護理模式往往僅側重于基礎護理,無法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此外,快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相比之下,常規(guī)護理模式往往只能對癥治療,難以從根本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睡眠評分、精神評分、體力評分、食欲評分等生活質量評分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肢體功能評分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以上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且試驗組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參考組(P<0.05),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由此表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