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茹
2023年4月北京教育考試院發(fā)布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在隨后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說明》中,對2024年素描、色彩和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考試的變化做了具體說明。這是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北京做出的聯(lián)考改革回應。預計到2024年,北京將建立以統(tǒng)一高考為基礎、以全市統(tǒng)一專業(yè)考試為主體,依據高考文化成績、專業(yè)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jiān)督有力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系。說明中的美術與設計類考試變化引起了廣大美術教師與考生的強烈關注,對比往年考試內容不難發(fā)現,其中速寫考試的變化最為明顯,不僅考試時間由以往的30分鐘調整到120分鐘,其考試內容也由以往1人及多人動態(tài)速寫,改成“結合高中美術鑒賞內容,根據命題進行創(chuàng)作”的考試形式,不僅增加了考試難度,更是對學生人文涵養(yǎng)及美術鑒賞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呈現出了“聯(lián)考??蓟钡膬A向,結合美術鑒賞學習的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凸顯了新聯(lián)考選拔優(yōu)秀美術人才的改革方向。因此,對美術鑒賞學習與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關系的研究是擺在每一位美術教師及美術考生面前的重要命題。
一、速寫考試改革與美術人才選拔
速寫是美術造型的基礎,“速寫”這個詞組是中國的原創(chuàng)詞匯?!八佟钡淖置嬉馑季褪侵杆俣龋賹懯菍儆谒孛枥L畫的一種快速的表現方式,“寫”則更具中國人寫意性的審美追求,是不單單指物理形態(tài)上的準確刻畫,更是追求物象內在氣質和氣韻,這與速寫所要追求的畫面意義是相一致的。聯(lián)考中的速寫考試變化,首先是考試時長的變化,從以前的30分鐘改成120分鐘,依據命題進行創(chuàng)作,給出了更充分的作畫時間,命題內容,來自于高中美術鑒賞教材,明確了高中美術鑒賞學習的重要性,促使考生必須加強鑒賞學習,熟悉和掌握美術鑒賞教材中的知識點,能夠運用鑒賞方法分析和評價美術作品,對中外美術發(fā)展史脈絡及各個流派、名家代表作等有清晰的認知,具備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能力。
過去藝術聯(lián)考中的速寫考試,多以獨立或幾人速寫為主,主要以人物比例和動態(tài)造型準確為評價標準,對于畫面的主題意圖及繪畫風格沒有提出更多評價要求,速寫考察局限在造型表現的技術層面,這樣的考試,可以讓考生在數月的時間內通過死記默練人物動態(tài),順利通過考試。隨著近幾年藝考改革,美術人才的選拔立足時代要求,著眼未來發(fā)展,需要考生具備三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關注社會、關注現實的思想意識,第二是基本文化素養(yǎng)要過關,第三才是從技術角度考量的造型能力。通過藝考,國家選拔的優(yōu)秀美術人才,既強調注重繪畫設計基礎的一貫要求,又強調關注社會、服務人民的人文素養(yǎng)和情懷,既突出對已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又要具有創(chuàng)新潛質和寬廣視野。結合美術鑒賞的速寫命題考試改革,恰恰是充分調動起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者所應具備的審美素養(yǎng)、思維素養(yǎng)、造型素養(yǎng)等綜合能力,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擔當起藝術為人民服務,藝術為國家服務的重任。
二、高中美術課程與鑒賞學習內容
提高鑒賞能力水平,更需要廣大教師和美術生深入研究美術鑒賞與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的關系,在教學中落實國家課標精神,理解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性質與美術鑒賞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為藝術聯(lián)考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將高中美術課程確定為基礎美術教育的頂端,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一方面是要繼義務教育之“往”,另一方面開職業(yè)生涯和高等美術教育之“來”。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與高等美術教育和職業(yè)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課程一方面考慮學生的升學需求,另一方面考慮部分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和終身愛好,因此,課程設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高中課標基于對美術學科本質的理解,凝練出“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大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依據美術學科媒材特性和技法特點將學習內容劃分成“美術鑒賞、繪畫、中國書畫、雕塑、設計、工藝和現代媒體藝術”七個模塊,在課程組織上采用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的三種課程類型,基于美術鑒賞能夠提升全體學生審美素養(yǎng),為公民提供受用終身的美術素養(yǎng)基礎,美術鑒賞模塊確定為必修課程,說明美術鑒賞課程擔負的美育功能更加明確。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觀察、體驗、聯(lián)想、鑒別與評價,獲得審美經驗,提高藝術品位的美術活動。美術鑒賞模塊學習,包括美術鑒賞基礎和美術鑒賞內容兩部分,學生從材料、技法、工具角度區(qū)分美術門類,學習作品審美構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掌握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圍繞古今中外經典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美術家、美術現象、美術流派與風格從藝術造型、色彩、形式的感受中進行鑒賞,從作品的審美意韻、創(chuàng)意與形式中進行體悟與理解,從美術學科五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來看,美術鑒賞課程的育人功能與“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素養(yǎng)聯(lián)系最直接,同時也是“美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這兩個表現為美術實踐活動的審美態(tài)度和視覺敏感素養(yǎng)的基礎,在美術課程中,美術鑒賞(圖1)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與美術表現構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本文中所指教材均為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新版《美術鑒賞》教材,本文中所指教材均為此版教材。
《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說明》中美術與設計類速寫考試目的是通過速寫綜合能力,考查考生的美術史素養(yǎng)、美術鑒賞能力、形象組織能力、畫面構成能力、生活觀察能力和藝術想象能力。這些能力,與普通高中美術模塊學習能力目標相一致,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體現,因此,2024年北京開展藝術類專業(yè)省級統(tǒng)考改革是深入落實高中階段各藝術類學科課程標準的實際行動。
三、美術鑒賞與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
高中美術課標對美術學習提出“像藝術家一樣創(chuàng)作”的學習要求,這已經指明了美術鑒賞學習與美術實踐創(chuàng)作的關系,我們選取《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統(tǒng)一考試說明》中的幾個考題示列中具體分析一下速寫命題創(chuàng)作與美術鑒賞學習的關系。
示例分析(1):《火車站候車圖》。中國畫對物象的觀察往往采取“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方式,不局限于真實物理現象的描繪,被稱為“走馬觀花”“景隨心移”。人物畫則經常為了突出主體人物而不畫背景,并機動地處置主次人物的比例。如《韓熙載夜宴圖》就是其典型代表作。請參考《韓熙載夜宴圖》的構圖法則和造型規(guī)律,畫一幅《火車站候車圖》,人物不少于5人,以線描造型為主,可以設色。
這個考題示例中的參考作品是五代畫家顧閎中的代表作《韓熙載夜宴圖》,題干中要求“請參考《韓熙載夜宴圖》的構圖法則和造型規(guī)律畫一幅《火車站候車圖》,并且要求不少于5人,以線描造型為主”。根據題干要求,需要對《韓熙載夜宴圖》(圖2)進行深度鑒賞分析,理解畫作的構圖和造型規(guī)律,這是《火車站候車圖》命題速寫創(chuàng)作的前提。
美術鑒賞活動過程包括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四個步驟。按照這個步驟,對《韓熙載夜宴圖》的鑒賞首先要通過描述來了解畫面到底畫了什么,再通過作品所包含的主題、內容、形象、構圖、色彩、線條、空間等繪畫元素進行分析,調動觀賞者的審美直覺,這種審美直覺可以成為命題創(chuàng)作的表現動力。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時期寫實性較強的代表作之一,絹本設色長卷,采用中國繪畫傳統(tǒng)的散點透視法,類似連環(huán)畫的形式組織畫面,描繪了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畫面構圖由聽樂、擊鼓、歇息、清吹、送客五段場景組成,盡管畫面人物眾多有多場景的轉化,但人物安排錯落有致。畫面中的屏風和床榻,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畫面的作用,使每段畫面獨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畫面聯(lián)系起來,使整個畫卷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主要人物韓熙載,分別在五個畫面中出現,每個場景的服飾、動作、表情都不盡相同,但他的形態(tài)與性格卻都表現得前后一致。速寫創(chuàng)作時可以借鑒《韓熙載夜宴圖》長卷形式安排構圖,按照場景內容進行人物安排,需巧妙設計串接起整幅畫面的配景或物體,以敘事狀的主題情節(jié)進行速寫創(chuàng)作。
在平時的速寫練習中,考生要養(yǎng)成隨時捕捉和描繪生活場景的習慣,對火車站、公交車站、地鐵站、博物館、購物商城等熟悉公共場所中的人和物加大速寫練習,具有標志性的建筑及場景要熟悉和掌握,從獨立小幅習作到長構圖全景的創(chuàng)作,都要經常性的練習并加以鞏固。例如如圖3,是考生在每天上學路上乘坐地鐵觀察到的各類人物表情的速寫;圖4是地鐵十號線上的一組乘客的動態(tài);圖5《地鐵上》就是考生根據不斷地觀察,以長卷構圖形式進行的主題速寫創(chuàng)作,可以看到考生是借鑒了《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畫面構圖安排形式及人物造型的特點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此試題實例,還提示同學們要加強臨摹和鉆研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線造型表現手法,讓速寫成為記錄生活的主要手段,逐漸提高線描造型能力。
示例分析(2):《孫悟空大鬧天宮》民間美術經常打破畫面的時空限制來“講故事”,反映勞動人民自己的生活。在民間藝人的筆下,不僅一年四季的花果可以齊聚在同一個畫面中,甚至同一個人,同一件事情的前后場景也可以組合在一起。請參考民間剪紙藝術的構圖法則、造型規(guī)律和風格特點,繪制一幅《孫悟空大鬧天宮》
示例2的題干中強調民間美術的畫面結構是多時空交叉“打破時空限制”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這一藝術表現特點的理解,亦可以在《美術鑒賞》教材中找到答案。如下這件民間剪紙作品,選自《美術鑒賞》教材第五單元“淳樸之情——民間美術”的內容。
我們將圖7《收工回家》這件剪紙作品和圖8《收工回家》攝影作品進行比較分析,你可以看到在剪紙作品中,畫面巧妙運用一條分割線,將遠景的房屋樹木和近景的趕牛人以全景式的構圖方式融合在一幅畫面中,突破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關系,因此畫面比真實收工回家的場景更具形式感,樸實的生活煥發(fā)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這種打破時空的處理手段別具一格,其率真質樸的表現手法使剪紙這一古老的表現形式充滿強烈的視覺美感。
考生要對民間美術多時空交叉的造型表現手法有深刻的理解,在《美術鑒賞》教材中也提供了多幅這樣的年畫作品(圖8、圖9),通過鑒賞學習,在速寫創(chuàng)作中加強“打破時空”構圖方法的訓練,還可以從年畫、農民畫中進行借鑒學習。如在圖10《魚市》這幅創(chuàng)作中,考生將在漁村寫生觀察到的漁民、海鮮攤位、漁具、市場大棚等與主題相關的人物與場景,以打破時空的手法進行畫面構圖,表現了一個鮮活、忙碌的漁市,從人物局部速寫中可以看到漁民辛勤勞作的身影和樸實無華的性格。
示例3《街景》現代建筑中的“國際風格”著眼于解決社會公眾在生理上和物理上的生活要求,并得益于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等新技術的支持,注重功能性和經濟性,經常表現為標準化和模式化的方盒子、平屋頂、白粉墻、玻璃幕墻等,較為忽略歷史傳統(tǒng)和地方特點。而當代建筑師更加關注建筑與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地方文脈之間的對話,營造與自然和傳統(tǒng)更加和諧的人居環(huán)境。請繪制一幅街景,畫面中應同時出現現代主義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當代建筑。
仔細審讀這道示例題,從題干的要求中可以找到“現代主義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當代建筑”這樣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提示考生,城市街景速寫創(chuàng)作時,要對建筑類型有所認知,對不同建筑的風格、形態(tài)、結構特征要多觀察,勤練習?!睹佬g鑒賞》教材的“無聲之韻——建筑藝術”單元,就是關于建筑知識的專題學習,建筑單元三個主題構成了現代主義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當代城市建筑知識的完整學習框架。(圖11)
在城市街景寫生中,建筑多是畫面的主體,我們都知道建筑與大眾生活的關系最為緊密和廣泛,建筑凝聚著人們對自然、世界的認識,蘊含著人們的價值觀念與文化想象,它通過不同形式來呈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區(qū)域乃至一個家族的精神觀念和文化思想,因而建筑往往成為精神文化的象征。圖12是北京火車站,造型和裝飾則取材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但又加入了新的結構形式,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圖13是北京長安街上的建筑群,這樣的建筑街景,需要多觀察和記錄,再注意從畫面構圖上安排,加強畫面整體性創(chuàng)作,在不斷地練習中既可以掌握具有多種建筑風格特色的街景創(chuàng)作。
四、促進造型表現能力的鑒賞學習方法
美術鑒賞強調從作品形式要素出發(fā)去感受和體會作品,要求欣賞者對內容主題進行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從畫面構圖、色調、環(huán)境和細節(jié)刻畫中學習畫面的經營布局,提高創(chuàng)作意識。對于美術生來說,美術鑒賞學習要加強與美術表現、繪畫實踐的有效聯(lián)系,重鑒賞評述能力,更重造型表現能力培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既體現為對美的接收、欣賞、判斷能力,又能轉化為對審美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審美文化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圖14中的這幅《倒牛奶的女仆》選自《美術鑒賞》教材,這是荷蘭畫家維米爾的油畫作品,畫家對生活的摯愛、對事物的悉心觀察以及精湛絕倫的繪畫技藝,成就了這幅作品平實樸素的世俗之美。畫中的女仆穿著粗制的黃色上衣和深藍色裙子,頭上戴著白色的頭巾,臉上的表情十分認真和莊重,此刻她站在廚房里將陶罐中的牛奶倒出來。這幅畫所描繪的場景并不復雜,廚房的陳設也十分簡單,只有一些食物、器皿、藤籃、馬燈等常見物品。整幅作品色彩厚實、光線柔和,與人物的性格特征融為一體。通過對《倒牛奶的女仆》分析鑒賞,美術生也可以從家中廚房的物件觀察入手,再到對母親及家人生活動態(tài)的具體描繪,完成同樣以表現日常生活為主題的速寫創(chuàng)作。美術生的鑒賞學習,重要的是要從名作中汲取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觸動和啟發(fā)創(chuàng)意思維,結合經典賞析,加強日常觀察,景隨心移,強調捕捉生活中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隨時記錄,為主題創(chuàng)作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
圖15中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是唐代著名畫家張萱的作品,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huán)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游的場景,全畫的主旨是春游,構圖的處理輕松而充滿節(jié)奏感,布局疏朗且氣脈連貫。前方三騎空疏,后面五騎緊密,層次分明,錯落自然,既不局促,也不零落。以此卷鑒賞分析入手,對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刻畫、構圖布局安排、畫面節(jié)奏韻律的表現為借鑒,考生可以以現代版春游為主題進行速寫創(chuàng)作。通過這樣不斷的鑒賞學習,可以促進美術生鑒賞能力養(yǎng)成的循環(huán)上升,在名作鑒賞中誘發(fā)新的體驗、新的創(chuàng)作契機,培養(yǎng)美術生在美術形象與真實世界、主題創(chuàng)作與歷史經典、藝術個性與時代風格中找到極佳的切入點,激發(fā)速寫創(chuàng)作的動力。
課堂學習中還可以運用學習手冊(圖16)、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圖17),在“看”的經驗中,展開鑒賞學習,充分利用美術生造型表現的特點,邊欣賞,邊理解,邊記錄,邊臨摹,在學習任務驅動下,加入繪畫臨摹學習,通過每一節(jié)課掌握和積累更多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綜合能力,為創(chuàng)作扎實專業(yè)基礎。
總之,面對藝考改革,要在速寫主題創(chuàng)作中考出好成績,考生必須要在繪畫技法和學科涵養(yǎng)兩方面下大力氣。加強美術鑒賞學習,提高鑒賞能力的同時,加大臨摹數量,多臨摹自己喜愛的大師作品,提高審美眼光,強化造型和線條的表現力;理清中外美術發(fā)展脈絡,明悉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家的藝術風格,理解作品的精神內涵、技法特點、造型語言,構圖形式;生活中養(yǎng)成多觀察多思考的習慣,加強生活中的場景寫生,盡量脫離對著照片畫速寫的習慣,強化默寫造型訓練,熟能生巧;加強對中國民間藝術、傳統(tǒng)繪畫的學習和研究,從中國藝術的多種形態(tài)中汲取藝術創(chuàng)作營養(yǎng),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在不斷學習和寫生訓練中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面對不斷改革變化的藝考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