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田
(河北省廊坊市休閑農(nóng)業(yè)工作站 河北 廊坊 065000)
白粉虱屬同翅目,粉虱科,別名小白蛾子,分布廣泛,為刺吸性害蟲,危害嚴重。白粉虱繁殖能力強、速度快,種群數(shù)量龐大,群聚為害。成蟲和若蟲群集蔬菜葉背面吸食植物汁液,被危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蟲分泌大量蜜液污染葉片和果實,引發(fā)污煤病,使蔬菜失去商品價值。白粉虱寄主范圍廣,為害番茄、黃瓜、菜豆、茄子、白菜、甘藍等多種農(nóng)作物。
卵長約0.2 mm,長橢圓形,有卵柄,初產(chǎn)淡綠色,而后漸變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若蟲體長約0.29 ~0.8 mm,長橢圓形,淡綠色或黃綠色,緊貼在葉片上生活。成蟲體長1 ~1.5 mm,淡黃色。翅面覆蓋白蠟粉,停息時雙翅在蟲體上合成屋脊狀,如蛾類,翅端半圓狀遮住整個腹部,沿翅外緣有一排小顆粒。
在北方溫室1 年可發(fā)生十余代,可周年發(fā)生,以成蟲、幼蟲、卵、蛹4 種狀態(tài)棲于葉背,數(shù)量多且世代重疊。冬季以各種蟲態(tài)在保護地內(nèi)為害,春季擴散到露地,9 月份以后遷回到保護地內(nèi)。
3.1 農(nóng)業(yè)防治。①培育無蟲苗。把苗床和生產(chǎn)溫室分開,培育無蟲苗。②合理輪作。種植白粉虱不喜食的作物,避免與危害嚴重的作物混栽。栽培芹菜、甜椒、菠菜、大蒜、蒜黃等白粉虱危害輕的作物。③清除雜草殘株。做好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生產(chǎn)中打下的枝杈、枯葉及時處理,深埋或燒毀。④拔除病苗弱苗,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蟲能力。
3.2 生物防治。利用草蛉、蚜小蜂等進行生物防治,減少白粉虱危害。以菌治蟲:利用白僵菌、輪枝菌侵染白粉虱,實現(xiàn)以菌治蟲。
3.3 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對黃色有強烈趨性,進行黃板誘殺。
3.4 化學防治。堅持“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噴藥在成蟲期和幼蟲盛孵期進行,一般選擇在晴天傍晚或早晨進行,噴施到葉子背面。可選25%噻蟲嗪2 500 ~5 000 倍液、10%烯啶蟲胺水劑500 ~750 倍液、20%呋蟲胺懸浮劑30 ~40 ml/ 畝。每隔5 ~7 d噴施1 次,連噴3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