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 甘肅 天水 741020)
小隴山林區(qū)在我國秦嶺山脈的西端,有1 118.79萬畝林業(yè)用地,森林覆蓋率高達67.97%,是甘肅省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華山松是小隴山林區(qū)的主要樹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 ~2 200 m 的地帶。華山松有凈化環(huán)境、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多種生態(tài)功能,而且華山松高大挺拔,樹姿雄偉,也是重要的觀賞植物,栽培面積逐年擴大。但是隨著華山松營林面積的擴大,森林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其中華山松大小蠹是華山松主要的蛀干害蟲,分布范圍較廣,嚴坪林場、東岔林場、觀音林場、高橋林場、張家林場、黨川林場、百花林場等都受到華山松大小蠹的侵害,該害蟲主要為害華山松和油松,引起林木枯萎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華山松大小蠹是我國特有的小蠹蟲種類,是森林毀滅性害蟲,主要入侵華山松樹干,一直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點。華山松大小蠹主要棲居在華山松樹干的下半部或中下部,在距離地面占樹高1/5 ~1/3 的部位其種群密度最高,在低于樹高1/5 或高于樹高2/5的部位其種群密度逐漸降低。華山松大小蠹的成蟲主要侵害樹干的皮層,在韌皮部與木質部結合部蛀洞取食并大量的產卵繁殖,導致樹干的輸導組織被損壞,抑制或阻斷了樹干的輸導能力,造成林木死亡。華山松大小蠹入侵樹干的過程中還會攜帶真菌,真菌也會在寄主樹木的坑道中大量繁殖,分解寄主樹木樹脂道的泌脂細胞,導致林木的泌脂功能被破壞,林木的抗性降低,而且隨害蟲共生的真菌還會分解林木木質部的薄壁細胞,導致林木木質部代謝出現障礙,加速林木的死亡速度。小隴山林區(qū)的華山松林分曾遭到過華山松大小蠹的毀滅性破壞,各林場一直非常重視華山松大小蠹的防控工作,但是該害蟲防控困難,對林分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造成嚴重的威脅。
華山松大小蠹1 個生活周期要經歷4 種形態(tài),分別為卵、幼蟲、蛹、成蟲。華山松大小蠹的成蟲為黑色或黑褐色,形狀為橢圓形,長有不對稱形狀的復眼;卵為乳白色,橢圓形,長度在1 mm 左右;幼蟲的口器為褐色,頭部為淡黃色,老熟幼蟲身體顏色為乳白色,體長為6 mm;蛹為乳白色,體長為4 ~6 mm,腹部長有小刺毛。
華山松大小蠹發(fā)生的代數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海拔越高發(fā)生的代數越少,在海拔2100 m 以上的地帶,一般1 年發(fā)生1 代;在海拔1 700 ~2 100 m的地帶,發(fā)生的代數增多,一般會2 年發(fā)生3 代;在海拔1 700 m 以下的地帶,一般1 年發(fā)生2 代。華山松大小蠹主要以幼蟲越冬,海拔較低的地帶,也有的以成蟲或蛹的形態(tài)越冬。越冬的幼蟲在第2 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開始化蛹,在小隴山林區(qū)一般為4 月下旬。5 月下旬由蛹羽化的成蟲開始出現,新羽化的成蟲主要在原來寄生的樹皮下吸取營養(yǎng),到7 月上旬飛出樹外開始尋找配偶,入侵其它的新樹蛀洞產卵。雌蟲在適宜的華山松樹干上修筑交配室,用來引誘雄蟲,交配后雄蟲離開,雌蟲繼續(xù)挖坑道吸取營養(yǎng)并在坑道兩側產卵,一般1 只雌蟲產卵20 ~50 粒。8 月下旬就會出現新羽化的第2 代成蟲,出現成蟲的高峰期在7 ~9月,華山松大小蠹有世代重疊的情況。
3.1 華山松大小蠹入侵和林分的郁閉度、胸徑、樹高、樹齡呈正相關,林分郁閉度越高,華山松大小蠹越容易成功入侵,而且樹齡越大,樹高越高,胸徑越大,遭受該害蟲的危害越大[1]。
3.2 華山松大小蠹入侵和環(huán)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其入侵華山松時,首先從樹干的南面和西面入侵,然后入侵樹干的北面和東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光照有直接的關系,華山松大小蠹有趨光性,樹干南面和西面的光照強度要大于北面和東面。當林分中華山松大小蠹數量達到飽和后,其在樹干上呈環(huán)狀分布;華山松大小蠹的擴散還和溫度有關,春天氣溫逐漸升高,成蟲活動力比較強,擴散的距離比較遠,入侵更為迅速。
3.3 華山松純林中蟲口密度要遠遠高于混交林;成熟林和過熟林中的受害程度要高于幼齡林和中齡林。
4.1 化學藥物防治
4.1.1 利用殺蟲劑進行噴霧。對于遭受華山松大小蠹輕微為害的林分,在成蟲羽化初期,可以在樹干的中下部害蟲集中的部位噴灑800 ~1 000 倍的敵敵畏溶液或者噴灑氯氟氰菊酯溶液,可以殺死成蟲,抑制蟲災擴散的速度[2]。
4.1.2 在樹干內注藥。將氧化樂果乳油、高滲甲胺磷乳油等溶液通過樹干鉆孔注入,使其滲透到木材內部殺死幼蟲。注藥應在春、秋季進行,要注意藥劑的使用量,藥量過小不能將幼蟲殺死。
4.1.3 熏蒸殺蟲。如果樹干上侵入孔比較少,也可以將磷化鋁片劑塞入侵入孔內,再用泥巴將孔封住,使害蟲被熏殺,致死率高達100%;如果是木材帶蟲,也可以將磷化鋁片劑、二硫化碳等熏蒸劑放置在木材中,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熏蒸1 ~2 d。
4.1.4 在樹干的表面涂甲醛、木酚等防治劑,使樹干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幼蟲或者成蟲啃食。
4.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華山松大小蠹的天敵進行防治。通過引入華山松大小蠹的天敵、加強生態(tài)多樣性、控制環(huán)境濕度等方式,控制華山松大小蠹的數量和繁殖,減少病蟲害。在華山松大小蠹蟲災嚴重的林區(qū),通過人工繁殖和飼養(yǎng)小蠹蟲的天敵,如松蠹長尾金小蜂等寄生蜂,在成蟲飛行擴散入侵林木的時候,將小蠹蟲天敵釋放,來達到控制小蠹蟲蟲口密度的目的。此外,小蠹蟲的捕食性天敵啄木鳥、山雀、郭公蟲、七星瓢蟲等鳥類和昆蟲也對控制小蠹蟲種群密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營林生產中,要保護這些天敵,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盡量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量,降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人為干擾,也可以將小蠹蟲的危害降低。
4.3 人工清理及誘殺。在華山松大小蠹蟲災發(fā)生初期,如果能夠及時的被監(jiān)測發(fā)現,可以進行人工治理。將蟲眼、蟲道用小刀剖開,將里面藏匿的蟲卵、蛹、成蟲殺死;在成蟲飛行的高峰期,可以在林分中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如山脊、林間小路、山頂等地點放置專用的誘捕器,誘殺成蟲。要定期清理枯木、枯枝、樹皮等,以減少華山松大小蠹的棲息地。此外,定期修剪和清理樹枝也可以減少大小蠹的數量。
4.4 利用信息素或引誘劑進行治理。利用化學藥物防治害蟲容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同時也對其它非目標生物造成傷害;人工清理費時費力,治理成本較高;目前利用信息素或引誘劑治理華山松大小蠹成為一種較為環(huán)保的方法[3]。信息素或引誘劑是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模擬或誘導昆蟲的天然信息素或性信息素,從而引導昆蟲的行為,如聚集、繁殖、覓食等,因此,利用信息素或引誘劑可以誘導華山松大小蠹在特定的區(qū)域聚集,從而方便進行針對性的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3 種,分別為大量誘捕法、行為干擾法和餌木法。大量誘捕法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小蠹蟲信息素或者化學引誘劑對特定性別的小蠹蟲進行引誘,影響小蠹蟲的交配,達到降低種群密度的目的;餌木法是利用小蠹蟲對寄主樹木的嗜好或者將引誘劑涂抹到寄主樹木上作為餌木吸引小蠹蟲,然后將其殺死;行為干擾法是利用信息素對小蠹蟲的繁殖行為、蛀洞行為等進行干擾,從而達到降低小蠹蟲種群密度、降低對寄主樹木的危害程度的目的。另外,利用信息素或引誘劑后要注意觀察和監(jiān)測小蠹蟲的數量變化,以便調整治理方案。信息素或引誘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昆蟲的數量,而不能完全消滅昆蟲。因此,應用信息素或引誘劑治理華山松大小蠹時,要和其它防治方法結合,以達到最佳效果。
4.5 采用營林措施進行治理。在營林生產中,選用生長快、抗病蟲害能力強的華山松品種進行栽植,這樣可以降低感染大小蠹的風險,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同時營建人工林時不要營建純林,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林木營建混交林,增加森林生態(tài)多樣性,降低病蟲害的風險;定期進行森林調查,及時發(fā)現和處理感染華山松大小蠹的樹木,及時疏伐、清除病蟲害樹木,減少病蟲害的傳播。此外,加強對病蟲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提高林農的防治意識,引導群眾不擅自采伐森林資源,不隨意挖取森林土壤等,減少破壞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降低病蟲害對林分的威脅。
4.6 加強對苗木和其它林產品的檢疫。要加強對引進苗木和其它林產品的檢疫,以免帶入害蟲,引起傳播。對引進的林產品,檢查表面是否有明顯的裂紋、破損或腐朽跡象,如果松木表面有這些問題,很可能存在華山松大小蠹。華山松大小蠹通常在松木內部挖掘出很多小孔,這些孔洞直徑一般在2 mm 左右,可以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仔細觀察松木表面,觀察是否存在類似的孔洞。松木鋸末是華山松大小蠹喜歡的棲息地之一,如果在鋸末中發(fā)現了華山松大小蠹的痕跡,那么松木很可能存在大小蠹。有條件的林場,還可以利用高頻率聲波檢測器對林產品進行檢測,利用該儀器檢測不會對林產品產生損害,而且檢查迅速、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