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花 張立 穆菊
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人民醫(yī)院 252000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由于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血管變窄甚至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出現壞死〔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腦梗死約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并且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偏癱、失語、身體部位麻木、運動障礙等,且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等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2-3〕。若不及時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會影響患者運動、語言等功能恢復,進而影響預后,給家庭及社會造成負擔。評估-溝通-監(jiān)測-患者-環(huán)境(ACMPE)管理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多角度干預,減少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近些年來應用于多種疾病護理中,且臨床效果較好〔4〕。本文擬研究ACMPE管理模式對腦梗死患者并發(fā)癥、心理彈性、睡眠質量的影響。
選取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人民醫(yī)院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分別為55例、6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55~72歲,平均(63.52±6.52)歲;合并疾?。焊哐獕?8例、高脂血癥20例、高血糖17例。研究組男33例,女32例;年齡50~78歲,平均(64.51±5.89)歲;合并疾病:高血壓22例、高脂血癥23例、高血糖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5〕中的腦梗死診斷標準;②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且各項生命體征穩(wěn)定。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患有惡性腫瘤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原則,且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實施常規(guī)預防壓力性損傷措施,指導患者用藥,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連續(xù)干預1個月。研究組在常規(guī)基礎上實施ACMPE管理模式干預。①成立專項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護士長和科室骨干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主要負責ACMPE管理模式培訓和考核,骨干護理人員負責科室不安全事件管理工作,護理小組成員建立時效性不安全事件監(jiān)測評價系統(tǒng),定期統(tǒng)計腦梗死患者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情況,對發(fā)生原因進行分析討論,并制定相應整改措施。②評估(A):分析腦梗死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為墜床、誤吸、心理壓力、軀體因素等,篩查各類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的高危對象,并設定為重點關注對象,根據腦梗死患者具體情況和各類不安全因素制定預防性措施。③溝通(C):加強與患者溝通,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高?;颊呓洺3霈F的地方設置提示語,讓患者、家屬、醫(yī)護人員共同參與腦梗死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詳細介紹病房內各種醫(yī)療設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將儀器的特殊性、重要功能鎖定,其中呼叫器設置在醒目地方;交接班過程中需將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重點標注,并告知交接者,同時需在交接本上詳細記錄患者相關信息,如用藥情況、活動能力等。④監(jiān)測(M):在病區(qū)的走廊、拐彎、樓梯等區(qū)域安裝攝像頭,護士加強病區(qū)巡視,將高?;颊甙才旁陔x護士站較近的地方,當患者發(fā)生危險時方便及時施救,保障患者安全。⑤患者(P):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包括抗血栓藥物、抗高血壓藥物等;護理人員多鼓勵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用友善的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緩解心理壓力;進行防壓力性損傷宣傳,并幫助其改變體位以減少局部受壓,并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此外安排專人陪護患者,使用約束帶或加床檔防止患者墜床;邀請康復科專家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制定康復方案,并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注意防止患者跌倒,加強對患者服藥及康復訓練的監(jiān)督,保證患者每天完成治療和康復目標;重點關注患者肢體溫度、皮膚顏色、足背溫度、疼痛情況,積極使用防下肢血栓等儀器進行輔助治療;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應用腸內營養(yǎng),減少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結合,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生。⑥環(huán)境(E):及時清掃病房,保持整潔衛(wèi)生,且病房燈具光度適宜,設置夜間燈,在容易滑倒區(qū)域放置防滑墊,對病房設施如馬桶、扶手及時檢修,發(fā)現損壞立即報修。連續(xù)干預1個月。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醫(yī)護人員對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完全依從:患者完全接受各項護理措施及治療方案;部分依從:患者不定時治療,對各項護理措施部分配合;不依從:患者完全不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傄缽穆?(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②統(tǒng)計兩組患者干預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記錄患者壓力性損傷、下肢靜脈血栓、上消化道出血、偏癱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③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彈性,采用心理彈性問卷(CD-RISC)〔6〕評估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包括堅韌、樂觀、自強3個維度,共25個條目,采用五級評分法,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心理彈性水平越高。④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7〕評估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包括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睡眠時間3個項目,每個項目0~3分,分值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⑤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QL)〔8〕對患者進行評估,包括心理、生理、軀體、認知4方面,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研究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n(%)〕
干預前,兩組患者堅韌、樂觀、自強、心理彈性總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均上升,且研究組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彈性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睡眠時間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均減少,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生理、軀體、認知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均上升,且研究組上升幅度較對照組大(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腦梗死屬于常見腦血管疾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語言、認知障礙,部分患者喪失自理能力,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9〕。面對疾病帶來的肢體麻木、癱瘓、口歪眼斜等,患者心理彈性水平較低,從而影響心理健康,不僅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還給家庭及社會帶來負擔〔10〕。同時,腦梗死患者伴隨著墜床、誤吸等不安全因素,嚴重阻礙患者治療。因此,選取一項合理的管理模式來降低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尤為重要。ACMPE管理模式具有多形式、多角度、多樣化等特點,根據醫(yī)院環(huán)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臨床效果更佳〔11〕。
本研究表明ACMPE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析其原因,ACMPE管理模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充分評估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對不安全因素全程預防、排除,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對其進行詳細指導更好的保證患者安全,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得到提升,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心理彈性是指個體面對困難、逆境時的適應能力,是個體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12〕。ACMPE管理模式可顯著提高患者對腦梗死疾病的認知,通過將呼叫器安裝在醒目地方、強化責任護士巡視、監(jiān)測患者安全等多項干預措施,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同時配合相應的康復治療、家庭支持,讓治療效果達到最佳,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所帶來的痛苦〔13〕。本研究顯示ACMPE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影響腦梗死患者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ACMPE管理模式可減少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減少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治療帶來的痛苦;一方面,護理人員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另一方面,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處理,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常規(guī)設備的使用方法,保證病房環(huán)境的安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幫助患者擺脫負面情緒,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4-15〕。ACMPE管理模式可改善醫(yī)患關系,提高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意識,使患者積極配合相關治療,最終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ACMPE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心理彈性水平,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促進睡眠質量、生活質量的改善。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