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鑫,隋小芳,魏金楓,何愛華,張藝瀠,邱洪斌
(1.佳木斯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3.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機體內(nèi)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過420μmol/L,便稱之為高尿酸血癥[1]。2017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HUA患病率為13.0%[2]。近年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和年輕化趨勢[3,4]。也有研究表明,HUA與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有關(guān)[5],已經(jīng)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代謝性疾病,僅次于糖尿病。中國膳食平衡指數(shù)(diet balance index-16,DBI-16)是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與《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為基礎(chǔ)建立的一種膳食質(zhì)量評價指標[6],其優(yōu)點是可以整體全面的評價膳食質(zhì)量,同時,還能評價膳食攝入不足與過量的情況。目前雖已被廣泛用于各類人群的膳食質(zhì)量評價[7],但尚未發(fā)現(xiàn)應(yīng)用該平衡指數(shù)評價高尿酸血癥的膳食質(zhì)量。因此,本研究應(yīng)用DBI-16綜合評價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膳食質(zhì)量,為臨床開展飲食治療及相關(guān)膳食營養(yǎng)宣教提供理論依據(jù)。
隨機選取健康狀況良好、能夠自主活動、自愿參加并填寫知情同意書的在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體檢中心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參加體檢人員資料。其中,調(diào)查資料齊全,近期飲食結(jié)構(gòu)無明顯改變,且符合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并排除血清UA水平增高,同時伴有嚴重的肝、腎、肺功能不全等器質(zhì)性病變者為HUA組。選擇同期在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體檢中心參加體檢的非HUA者為正常組。
1.2.1 儀器設(shè)備名稱:在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的配合下,采用美國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研究對象尿酸進行測定,收集研究對象的空腹血尿酸水平。
1.2.2 膳食調(diào)查: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diào)查員給體檢者展示食物模型和圖譜,讓體檢者正確估計食物的大小和數(shù)量及各種食物的質(zhì)量,使用3d共24h膳食回顧法進行調(diào)查并記錄。
1.2.3 膳食平衡指數(shù)的計算:根據(jù)體檢人群的實際能量攝入量,在11個能量組中定位其能量組別,再根據(jù)其攝入量分別進行賦值。本次研究主要使用指標包括:總分(TS)、 正端分(HBS)、負端分(LBS)和膳食質(zhì)量距(DQD)。分值的評價:0分為優(yōu)秀,總分值20%以下為較適宜,總分值的20%~40%為低度,總分值的40%~60%為中度,總分值60%以上為高度[6]。
1.2.4 劃分膳食模式:將LBS與HBS分為3個等級,共排列出9種膳食模式,分別為模式A、B、C、D、E、F、G、H、I,每種膳食模式對應(yīng)一種膳食狀況[6],見表1。
表1 DBI模式定義
本研究對象共436例,其中男222例,女214例,高尿酸血癥患者129例,非高尿酸血癥患307例;35歲以下44例,35~44歲164例,45~54歲133例,55~64歲85例,65歲以上10例,見表2。
表2 HUA患者一般人口學資料
負端分分值為13.24±5.75,其中有34.9%的HUA患者存在低度、中度攝入不足的情況。正端分分值為12.31±5.09,其中有77.5%的HUA患者存在攝入過量的狀況,其中59.7%為低度攝入過量,僅有0.8%的患者無膳食攝入過量的問題。膳食質(zhì)量距分值為25.61±8.67,其中68.2%的患者屬于低度不均衡攝入水平,有10.9%的患者存在中度攝入不均衡的情況,見表3。
表3 HUA血癥患者膳食平衡指標分布情況(%)
高尿酸血癥組與非高尿酸組相比,膳食攝入過量和膳食失衡情況更為嚴重,HUA組正端分分值為13.66±5.49,高于非HUA組,且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膳食攝入不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從表5可以看出,與非高尿酸血癥組相比,HUA組谷類,肉類及食用油攝入過量,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UIA組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少于非HUA組,肉類、油、鹽等其他種類攝入量均高于非HUA組,除谷類和肉類食物外,其他各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HUA組與非HUA組膳食平衡指數(shù)差異分析
表5 HUA患者于非HUA患者各類食物攝入量(g/d)
男性HUA患者的LBS、HBS、DQD都比女性高,并且男、女性別在這三個指標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女性HUA患者的TS分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UA患者中男、女性的膳食質(zhì)量均存在低度不平衡的問題(18 表6 不同性別HUA患者的DBI分值比較 年齡在55~65歲組攝入不足的水平最低(12.76±6.05),LBS和TS在5個年齡組中的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年齡組的整體膳食質(zhì)量均處于低度失衡狀態(tài)(18 表7 不同年齡段HUA患者DBI分值比較 該研究中,約54.3%的HUA患者為膳食模式D,該模式表示一定程度的攝入過量。B膳食模式約占30.2%。 E、G、H模式患者比例較低,分別為5.4%、7.8%、2.3%,見表8。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中不存在模式A、模式C、模式F和模式I。 表8 HUA患者不同膳食模式分布及各類食物平均攝入量情況(g/d) 將是否患HUA作為因變量,將各類食物攝入量作為自變量對其做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谷類、肉類是HUA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9。將谷類、肉類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肉類是HUA的危險因素(P<0.05),肉類食物攝入量越大,HUA的患病風險越大,見表10。 表9 各類食物攝入量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10 各類食物攝入量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是否患高尿酸血癥作為因變量,將膳食平衡指數(shù)中的HBS、LBS、TS、DQD作為自變量,對其賦值,見表11。進行單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膳食攝入過量、膳食攝入失衡是HUA的危險因素,見表12。 表11 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表 高尿酸血癥被稱為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后的第四高,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8]。為了預防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研究人員對其不同危險因素進行研究,飲食因素就是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膳食平衡指數(shù)綜合評價HUA患者的膳食質(zhì)量發(fā)現(xiàn),HUA患者的膳食攝入情況屬于低度失衡,并且存在著低度攝入過量的問題。這也許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飲食結(jié)構(gòu)變化有很大關(guān)系。膳食模式發(fā)生巨大變化,由從前的植物類膳食轉(zhuǎn)向動物類膳食,禽畜肉、海鮮類食物攝入較多,果蔬、水果、奶類、蛋類等攝入不足,這種膳食模式導致營養(yǎng)素攝入不均衡,脂肪、膽固醇及嘌呤攝入較多,維生素、膳食纖維等攝入不足[9]。與女性患者相比男性HUA患者膳食失衡的情況更嚴重,可能與男性尤其青年人社交廣泛、聚會較多有關(guān),致命含嘌呤高的食物攝入增多,如酒精、紅肉、海產(chǎn)品等[10]。 在膳食結(jié)構(gòu)方面,HUA人群食物攝入分布呈現(xiàn)不均衡的狀態(tài),盡管蔬菜、水果的攝入達到推薦量,但水果的攝入量僅達到推薦攝入量的較低值。并且有研究顯示,與蔬菜水果食用頻率較高的人相比,較少食用蔬菜和水果者的HUA患病率分別提高了29%和23%[11]。同時也有研究表明維生素C對尿酸通過尿液排除有一定的促進作用[12]。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機體代謝。美國2013年有健康調(diào)查顯示,牛奶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13],乳制品中所含嘌呤成分比較少,而且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可加速尿酸的排泄。日常膳食中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有研究表明紅肉的攝入量越大,高尿酸血癥的患病風險越大[14],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不謀而合。大部分患者攝入較多的油、鹽,鹽中的鈉能促進尿酸的沉積,使血清尿酸水平升高。HUA患者建議減少鹽的食用,減少鈉的攝入,適當增加含鉀食物的攝入[15]。 在膳食模式上,高尿酸血癥人群主要膳食模式為模式B、D、G三種。其中膳食模式D占據(jù)的比例最大,其攝入不足的問題較少,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攝入過量,主要與攝入過多肉類、油、鹽有關(guān)。但也存在一些優(yōu)質(zhì)蛋白攝入不足的問題,如奶類、魚類等。膳食模式B占比相對較多,其中谷類、豆類食物攝入量較D型膳食模式低。其次占比較多的是反映膳食攝入過量的問題的膳食模式G,其谷類、肉類、蛋類、油、鹽的攝入量均超過推薦攝入量。由此可見,高尿酸血癥患者膳食存在一定程度的膳食失衡,主要表現(xiàn)為膳食攝入過量。而且膳食攝入過量及膳食失衡的程度越大,HUA的患病風險越大。 綜上所述,高尿酸血癥患者膳食情況有待改善,適當增加蔬菜,水果及優(yōu)質(zhì)蛋白的攝入,減少烹調(diào)用油、鹽的攝入量,改善不良飲食習慣,提高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2.4 不同年齡HUA患者的DBI分值比較
2.5 HUA患者膳食模式分析
2.6 HUA患者與非HUA患者各類食物攝入量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7 HUA患者膳食平衡指數(shù)的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