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圖像的玉米葉傾角提取算法與應用研究

        2023-09-04 11:11:12包聰聰張寶林牛潘婷潘麗杰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鏈碼尖點連接點

        包聰聰,張寶林,2,3,牛潘婷,潘麗杰

        (1.內蒙古師范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內蒙古節(jié)水農(nóng)業(yè)工程研究中心,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3.內蒙古自治區(qū)環(huán)境化學重點實驗室,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光能是作物生產(chǎn)的主要驅動因子,作物的光能截獲和利用能力決定著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潛力。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jīng)濟作物和工業(yè)原料。研究玉米的冠層特征,對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效有著重要意義。

        葉傾角(Leaf inclination angle,0~90°)是葉片表面法線方向與天頂角方向的夾角,即葉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葉傾角是玉米群體冠層重要特征之一,是決定透光和受光姿態(tài)的重要指標,為植物冠層能量交換提供結構化的定量信息。葉傾角與葉片的直立程度呈正比,除了用于表征植被冠層結構之外,也常被用來反映植物特征、生命活力以及環(huán)境效應。根據(jù)葉傾角的大小,可以把玉米分成緊湊型和平展型,緊湊型玉米的葉傾角大于或者接近65°,平展型玉米的葉傾角接近或小于50°[1]。在高密高氮的條件下,緊湊型玉米能夠調控葉傾角,物質轉化效率較高,從而實現(xiàn)群體增產(chǎn),而平展型玉米在相同條件下會造成產(chǎn)量損失[2]。作物上層葉片大部分葉傾角為60~90°,頂層葉片葉傾角為90°,底部葉片葉傾角為0°時,冠層光合效率最高[3]。一般情況下,玉米上層葉片葉傾角為60~90°(占比47.3%),中層為30~60°(占比36.6%),下層為0~30°(占比16%)時,受光結構最佳[4]。玉米超高產(chǎn)群體的冠層通常表現(xiàn)為株型緊湊,結構分布合理;植株各層位受光適宜,上層葉片緊湊,透光性強,下層葉片平展,光合有效輻射截獲較多,提高了各層葉片的光合速率[5]。過去一個世紀,美國玉米帶產(chǎn)量的提高與玉米育種中輻射利用效率的提高密切相關[6]。同一玉米植株不同葉位的葉片,葉傾角隨生長進程逐漸減小。增密[2,7]、施氮[8-10]、施磷[11]、覆膜[12]等栽培管理措施,會影響葉傾角,進而影響作物的光能利用和產(chǎn)量。葉傾角隨密度增加而增大[2],在不超過耐密閾值的情況下[13-14],增加種植密度是提高作物單產(chǎn)的有效方法[15-17]。增密可以在群體水平上提高冠層的太陽輻射捕獲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資源,使單位面積產(chǎn)量最大化。直立型葉片的玉米品種較水平葉片品種產(chǎn)量可增加40%[18]。通過基因改造控制葉傾角[19-21],可消除密植的不利影響。玉米葉傾角變化也是常見的干旱響應機制之一[22],干旱脅迫發(fā)生時,葉傾角會發(fā)生明顯變化[23]。此外,葉傾角與葉傾角分布(Leaf angle distribution,LAD)和葉面積指數(shù)(Leaf area index,LAI)[24]的關系密不可分,是影響光截獲量、光合效率的重要參數(shù)。

        傳統(tǒng)的葉傾角測量方式是利用量角器進行測量,費時費力,容易損傷植株。為克服這些問題,目前葉傾角的提取主要使用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深度圖像和二維圖像。使用激光雷達、三維激光掃描儀和Kinect 等可獲得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圖像計算三維信息重構植株,常用聚類法進行莖葉分割,進一步獲得葉傾角及其分布密度。雷蕾[25]運用激光雷達獲取玉米的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采用定量結構模型計算葉傾角。馮可心[26]把玉米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規(guī)則化后,計算葉傾角。KENCHANMANE 等[23]搭建高通量圖像處理平臺測量玉米葉傾角。SOUZA 等[27]利用玉米葉綠素熒光圖像進行高通量圖像分割和性狀提取,獲取葉尖和莖的夾角。深度圖像一般由深度相機獲得,屬于三維圖像,通過優(yōu)化骨架法可獲得更好的表型參數(shù),宗澤等[28]通過改進骨架化優(yōu)化葉傾角的提取精度。也有研究[29]采用哈里斯角點(Harris corner)方法識別植株的端點,提取葉傾角,但是該識別方法對于掃描窗口和核大小有依賴性,對于葉片末端的檢測效果不理想。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升,圖像處理技術日益完善,并被應用于獲取各類農(nóng)作物的信息[30-31]。利用二維圖像獲取葉傾角的算法,一般通過改進骨架化的方法,以搜索窗口的形式直接提取玉米葉傾角概率密度函數(shù)。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在快速提取植物表型的同時,可減少對植物的損傷。陳嘯等[32]對玉米植株的圖像進行處理,得到玉米骨架后,通過搜索半徑獲得葉傾角。也有學者[33]通過改進單階段目標檢測網(wǎng)絡CenterNet提取二維圖像中的葉傾角。

        目前,葉傾角的獲取常利用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但高通量設備成本高昂,難以在大田試驗中推廣應用。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大多為實驗室中培育的單株植株表型信息,與自然狀態(tài)下的玉米植株存在差異。基于二維圖像的提取方法包括骨架化的改進和目標檢測的應用,其中深度學習方法所需樣本量大,不易獲得。鑒于此,借鑒深度圖像的處理技術,利用二維圖像提取葉傾角,提出了一種使用Freeman鏈碼識別莖葉連接點、實現(xiàn)玉米葉傾角提取的非接觸測量方法,可減少植物損傷,實現(xiàn)不同氣候、地力、栽培條件下的葉傾角的快速診斷,為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效提供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 數(shù)據(jù)采集

        在不同地區(qū)(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呼和浩特市、通遼市扎魯特旗、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對玉米植株進行拍照,并使用圓形量角器測量葉傾角。測量時,在量角器的圓心處系一根細線,線的另一端使用重物進行固定,當量角器的0~180°線與測量葉片水平時,記錄細線指示的角度。每個地區(qū)選取10株玉米,記錄完全展開葉片的葉傾角。同時,使用手機相機對大田玉米植株拍照。拍照時,在植株正前方平視植株進行拍照,避免俯視和仰視對葉傾角造成影響,對手機型號無特殊要求,這樣可以增加數(shù)據(jù)集的多樣性,增強算法的泛化能力。為降低后續(xù)計算量,統(tǒng)一將圖像大小設置為500×500(圖1)。玉米成熟期,在呼和浩特市周邊地區(qū)采樣時,依據(jù)Landsat 8 遙感影像提取成熟期玉米的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NDVI 的最大值(0.80)和最小值(0.60)處進行采樣,測量葉傾角。利用量角器實地測量,共采集葉傾角數(shù)據(jù)583個。

        圖1 玉米植株樣本Fig.1 Maize sampling images

        1.2 研究方法

        硬件環(huán)境為Intel(R)Core(TM)i7-10510U CPU @2.30 GHz,8.0 GB 內存。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為Win10 家庭版,使用語言為Python 3.8.0 和開源計算機視覺庫OpenCV2。研究技術路線如圖2所示。

        圖2 研究路線Fig.2 Research route

        1.2.1 圖像預處理 在圖像采集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如拍照設備、光照不均產(chǎn)生的圖像噪聲等[34-35]。圖像噪聲會降低葉傾角識別算法效率,為提升圖像質量,精簡圖像信息,減少數(shù)據(jù)處理量,提高處理速度,需要對圖像進行預處理。

        首先對玉米圖像進行平均值法灰度化,然后采用閾值法進行二值化,刪除小面積的連通區(qū)域,保證圖片的最大連通,之后將植株圖像與背景進行分割,采用Freeman[36]鏈碼識別玉米植株的葉尖和莖葉連接點,獲取葉傾角。圖像處理的偽代碼如表1所示,預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表1 圖像預處理偽代碼Tab.1 Pseudo codes of image pre-processing

        圖3 圖像預處理流程Fig.3 Image preprocessing

        1.2.1.1 圖像灰度化 灰度化處理可縮短對圖像處理時間[37],減少與夜間圖像的差異,提高圖像處理速度[38],有利于圖像分割和識別[35]。常用方法包括加權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平均值法。采用平均值法對玉米植株圖像進行灰度化處理(圖3)。

        1.2.1.2 圖像增強 采集圖像時由于光照不均,導致植株各部分明暗程度不一樣,圖像增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拍攝角度不同產(chǎn)生的亮度差異[39]。本研究采用直方圖均衡化對圖像進行增強(圖3),直方圖均衡化對過亮區(qū)域和過暗區(qū)域有很好的處理效果[40]。經(jīng)直方圖均衡化處理后,圖像更加清晰明朗,有利于CNN 特征提取[41],可增強復雜光照下的圖像對比度[42],增加光線偏暗和偏強的圖像對比度,有利用分離背景[43]。

        1.2.1.3 圖像濾波 圖像經(jīng)直方圖均衡化后,增強了對比度,但也增大了噪聲[44]。中值濾波用一個預設的像素鄰域中的灰度中值來代替原本像素值,可以消除孤立噪聲點[45-46](圖3)。在直方圖均衡化后,采用非線性中值濾波可去除圖像中的噪聲[41],可解決小麥圖像邊角區(qū)域模糊的問題[47],消除害蟲圖像中的孤立噪聲點,保護圖像邊緣[48]。

        1.2.1.4 圖像二值化 基于閾值、邊緣和區(qū)域都可以對圖像進行二值化。常用的閾值分割法包括全局閾值法和自適應閾值法。孟笑天[31]比較了雙峰法、最大熵閾值法、迭代法和Otsu 法對玉米苗帶圖像的分割效果,最終用Otsu 算法進行二值化。朱超冉等[49]采用最大熵閾值分割、迭代法閾值法、Otsu算法分割雜草圖像,發(fā)現(xiàn)Otsu 算法對雜草的分割效果更好。劉東等[50]使用Otsu 算法較好地分割了農(nóng)田區(qū)域。張衛(wèi)正等[51]使用Otsu 算法分離了玉米圖像的前景與背景,提取了完整的玉米植株。本研究中,將玉米植株圖像經(jīng)過平均值法處理后,使用Otsu 閾值法進行二值化(圖3)。Otsu 閾值法[52]是日本學者Otsu在1979年提出的一種高效算法,又稱最大類間方差法,可以在灰度圖中自動選擇閾值進行分割,是最小二乘法意義下的最優(yōu)分割。

        1.2.1.5 圖像形態(tài)學處理 圖像經(jīng)過Otsu算法分割后常常存在噪聲[50-53],需要借助形態(tài)學操作去除圖像噪點,包括開運算、閉運算、腐蝕、膨脹等。鄧子青等[54]采用形態(tài)學操作填充和平滑火龍果圖像邊緣,進行圖像分割;郭齊成等[55]使用開運算去除背景噪點;馬立新等[56]使用開運算去除噪聲,分割秧苗莖部圖像,方便后續(xù)秧苗計數(shù)。本研究采用3*3 的結構元素對圖像進行閉運算,使用OpenCV2 中cv2.morphologyEx函數(shù)實現(xiàn)閉運算,填充孔洞(圖3)。

        1.2.1.6 圖像連通域操作 不屬于玉米植株的區(qū)域會對后續(xù)的骨架化產(chǎn)生影響,需要判定完整的玉米植株,剔除噪點。二值圖像標記連通區(qū)域的方法包括4 鄰接和8 鄰接。常選擇滿足8 鄰接的區(qū)域判斷連通區(qū)域[57-58]。劉東等[50]采用刪除較小連通區(qū)域的方法,將像素小于75 的區(qū)域看作是噪點。張衛(wèi)正等[51]將玉米植株看作是最大連通區(qū)域,通過填充最大連通區(qū)域,刪除其他連通區(qū)域,消除噪聲和背景干擾。孟余耀[59]只保留最大聯(lián)通域的二值圖像,填充其他連通域為背景,分割玉米與雜草。馬立新等[56]統(tǒng)計秧苗莖部圖像和非秧苗莖部圖像連通域的面積和性狀,進而剔除非目標物。本研究采用OpenCV2 庫中的contour 函數(shù)對圖像中的小連通區(qū)域進行刪除,設定小聯(lián)通區(qū)域面積為1 000,刪除小連通區(qū)域后,對最大連通區(qū)域進行填充,保證了植株的完整性,剔除了不屬于玉米植株的部分(圖3)。

        1.2.1.7 圖像骨架化 常用方法包括形態(tài)學細化方法、基于距離變換方法、拓撲細化法等。陳嘯等[32]采用Zhang-Suen 快速并行細化算法[60]提取玉米植株骨架,汪濤等[61]通過形態(tài)學細化提取樹葉葉片骨架,喬桂新等[62]采用球B 樣條法識別植物骨架結構。本研究使用skimage 庫中morphology.skeletonize_3d 函數(shù)來提取骨架(圖3)。

        1.2.2 葉傾角計算

        1.2.2.1 識別莖葉連接點及葉尖點 遍歷輸入圖像的每一個像素,對其周圍8 個點的灰度值進行加和計算,歸一化,大于4 的為莖葉連接點,等于2 的為葉尖點。本研究識別玉米植株圖像的葉尖和莖葉連接點如圖4所示,藍色點為莖葉連接點,紅色點為葉尖。

        圖4 葉尖和莖葉連接點的標記Fig.4 Labels of leaf apex and stem leaf joint

        1.2.2.2 計算葉傾角 1961 年HERBERT 等[36]提出了Freeman 鏈碼。鏈碼通過連接規(guī)定長度和方向的直線段來表示邊界,表示基于線段的4 連通或8 連通。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編碼,由這種方向形成的邊界碼稱為Freeman 鏈碼(圖5)。處理數(shù)字圖像時,順時針方向跟蹤邊界,為連接每對像素的線段分配一個方向,則生成鏈碼。Freeman 鏈碼可跟蹤圖像邊緣[63-64],康宇[65]在測量葉片周長時采用Freeman 鏈碼跟蹤輪廓,根據(jù)得到的鏈碼序列計算葉片周長。

        圖5 4方向和8方向Freeman鏈碼Fig.5 4-way and 8-way Freeman codes

        目前,研究者[28-32]主要關注如何更好地提取植株骨架,以獲得準確的葉傾角數(shù)據(jù)。本研究提出直接以搜索端點和莖葉連接點的方式,實現(xiàn)葉片分割。計算葉傾角步驟如下:首先使用Freeman 鏈碼,以葉尖點為起始點,莖葉連接點為終點,順時針進行編碼,跟蹤葉片,生成單個葉片編碼序列表;其次根據(jù)葉片序列擬合曲線,以莖葉連接點做該曲線的切線,得到切線與曲線的交點;最后對莖葉連接點與葉尖點做直線,計算直線與過莖葉連接點的垂線之間的角度,即為葉傾角(圖6)。

        圖6 葉傾角的識別與計算Fig.6 Leaf inclination angles identification and calculation

        1.3 算法驗證

        葉傾角樣本總量共1 166 個數(shù)據(jù),其中實測葉傾角數(shù)據(jù)583 個,算法提取的葉傾角數(shù)據(jù)583 個。對輸入的玉米圖像,根據(jù)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計算完全展開葉片的葉傾角,與實地測量值對比,采用皮爾森相關系數(shù)r衡量實測值與計算值之間的關系,采用均方根誤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進行算法評價[66-68]。

        式中,y?i為預測值,xi為實測值,xˉ為實測值的平均數(shù),yˉ為預測值的平均數(shù),n為樣本數(shù)。相關系數(shù)r∈[-1,1],大于0 表示正相關,小于0 表示負相關,絕對值越大表示線性相關程度越高;RMSE反映了算法提取的葉傾角偏離真實值的程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玉米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的識別

        分別使用哈里斯角點、Shi-Tomasi 角點和Freeman 鏈碼對玉米的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進行識別。哈里斯角點識別節(jié)點的結果如表2 所示,不同的Sobel 算子大?。╧size)和掃描窗口(block size)對于同一圖像檢測出的角點個數(shù)不同。在ksize 相同的情況下,隨著block size 的增大,檢測出的角點數(shù)逐漸增加。在block size 相同的情況下(除block size為7時),ksize 為11時,角點數(shù)偏小。哈里斯角點識別方法依賴于ksize 和block size 的設置,不能快速檢測出合適的角點作為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不利于后續(xù)的葉傾角計算。

        表2 不同block size和ksize的識別角點數(shù)Tab.2 Corner recognition by different block sizes and ksizes

        Shi-Tomasi角點識別算法是哈里斯角點識別的改進版本,在節(jié)點識別中的表現(xiàn)優(yōu)于哈里斯角點識別。使用Shi-Tomasi 角點識別算法在檢測圖像中的角點時,需要對于圖片的情況進行預設,以便得到合適的結果。在本研究的Shi-Tomasi 角點識別測試中,使用Python 語言中的對應函數(shù)cv2.goodFeaturesToTrack(),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共7 個,端點數(shù)共8 個(圖4)。設置函數(shù)中最大檢測角點數(shù)目為8時,沒有準確地識別出所有節(jié)點,且將骨刺識別為節(jié)點(圖7)。

        圖7 Shi-Tomasi角點識別Fig.7 Shi-Tomasi corner recognition

        以上2 種方法均不能對節(jié)點進行有效識別,本研究提出使用Freeman 鏈碼對節(jié)點進行識別,直接使用8 鄰域判定是否為葉尖點,進一步尋找莖葉連接點,標記單個葉片。采用Freeman 鏈碼對骨架化后的玉米植株識別莖葉連接點,達到了理想的識別效果。從表3 可以看出,實際葉尖點為380 個,正確檢出359 個,對于葉尖點的識別率為94.47%;實際莖葉連接點為380 個,正確檢出357 個,莖葉連接點的識別率為93.94%。采用Freeman 鏈碼識別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骨架化后,在計算葉傾角時,將部分骨刺點誤認為葉片,錯誤計算葉傾角;同時,也避免將相對較短的葉片誤認為骨刺,導致葉片葉傾角丟失,避免對骨架化效果的過度依賴。

        表3 Freeman鏈碼識別率Tab.3 Freeman codes recognition rate

        2.2 基于節(jié)點識別的玉米葉傾角算法評價

        玉米植株葉傾角真實值與計算值的關系如圖8所示,實際測量值與程序計算值存在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r)=0.94**(α=0.01)。通過線性回歸,利用基于節(jié)點識別的玉米葉片葉傾角預測真實葉傾角,決定系數(shù)(R2)=0.89,RMSE=2.31°。因此,與實測數(shù)據(jù)相比,依據(jù)所提供算法識別的玉米葉傾角誤差較小。

        圖8 玉米葉傾角實測值與計算值的關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d and extracted leaf inclination angles

        2.3 不同NDVI玉米葉傾角的變化

        2.3.1 不同NDVI 玉米葉傾角的差異 在玉米成熟期,基于Landsat 8 遙感影像,分析呼和浩特市不同NDVI 處的玉米葉片葉傾角的變化。NDVI 是反映農(nóng)作物長勢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在不同NDVI 區(qū)域,葉傾角的大小不同。研究表明,玉米成熟期NDVI 為0.60、0.63、0.80 處,全株平均葉傾角分別為62.4°、63.7°、67.9°,平均值約為64.6°,屬于緊湊型玉米。NDVI0.60處葉傾角主要集中在65.0°~70.0°(圖9a),NDVI0.63葉傾角主要集中在65.0°~70.0°(圖9b),NDVI0.80處葉傾角主要集中在65.0°~75.0°(圖9c)。NDVI0.80處的全株平均葉傾角大于NDVI0.60處和NDVI0.63處的全株平均葉傾角。

        圖9 不同NDVI玉米田的葉傾角分布Fig.9 Leaf inclination angle distribution of maize in different NDVI fields

        2.3.2 不同NDVI 玉米穗三葉葉傾角的差異 玉米穗位葉對籽粒產(chǎn)量有重要貢獻。隨著NDVI 的逐漸增大,穗葉、穗上葉、穗下葉的葉傾角度數(shù)在逐漸增大,不同NDVI處的玉米葉傾角均表現(xiàn)為穗葉>穗下葉>穗上葉(圖10)。

        圖10 玉米穗三葉葉傾角的變化Fig.10 Leaf inclination angle change of ear leaf and surrounding leaves

        2.3.3 玉米不同葉位葉傾角的差異 以穗葉為分界,把玉米植株葉片分為上層、中層和下層葉。隨著NDVI 值的增大,不同層位葉的葉傾角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趨勢,不同NDVI 處各層位葉葉傾角均表現(xiàn)為上層葉>中層葉>下層葉,從上到下,葉傾角呈降低趨勢(圖11)。NDVI 為0.60 時,上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4.0°、中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3.0°、下層葉平均葉傾角為59.0°;NDVI為0.63時,上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5.0°、中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4.0°、下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2.0°;NDVI為0.80時,上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9.0°、中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8.0°、下層葉平均葉傾角為67.0°。玉米上層葉葉傾角大部分為60.0°~90.0°時,屬于理想葉群。從下層葉片到上層葉片,玉米植株葉傾角總體上呈現(xiàn)增長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緊湊型玉米上層、中層葉片葉傾角大,葉片上沖,更直立,有助于透光,保持下層葉良好的光照條件,增強群體光合作用能力,提高群體透光率,在密植條件下,能夠提高群體光能利用率。下層葉片葉傾角小,葉片趨于平展,能夠截獲更多光照,減少漏射到地表的光能。

        圖11 不同葉位葉傾角的變化Fig.11 Leaf inclination angle change at different leaf layers

        3 結論與討論

        基于本研究算法提取的葉傾角與實測值相關系數(shù)r=0.94,利用玉米葉片葉傾角提取值預測真實葉傾角時,線性方程的決定系數(shù)R2=0.89,RMSE=2.31°,與其他研究相比,本算法提取的葉傾角偏離實測值的誤差更小。例如,李英倫[66]基于DeepSeg3-DMaize 方法分割提取玉米葉傾角,R2和RMSE值分別為0.94 和4.18°,在測定的表型參數(shù)中,葉傾角的實測值與提取結果相關性最高。蘇偉等[67]利用地基激光雷達數(shù)據(jù)提取玉米抽雄期葉傾角,提取值與實測值關系的決定系數(shù)R2為0.94,RMSE為8.96°。溫維亮等[68]利用FastScan 三維數(shù)字化儀室內采集的三維數(shù)據(jù)提取葉傾角時,RMSE為3.41°。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數(shù)據(jù)類型不同,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可以將原始幾何信息完整保留在三維空間內,而RGB 圖像屬于二維圖像,不能獲取完整的幾何信息,二維圖像中的遮擋問題會影響分割和骨架化效果。

        本研究中,圖像拍攝條件不固定,自然因素(風力、光照等)和人為因素(如拍照角度等)會影響葉傾角的提取效果。對圖像進行形態(tài)學操作,導致骨架細化線發(fā)生偏移,也是影響葉傾角提取效果的原因,需要進一步對影響葉傾角提取算法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以提高葉傾角的識別精度。本研究針對哈里斯角點對葉片末端點不敏感的問題,采用Freeman 鏈碼自動識別玉米骨架的端點和莖葉連接點,對于節(jié)點的識別率達到90%以上。在后續(xù)研究中,可以在植物圖像處理時,應用Freeman 鏈碼識別端點。基于Freeman 鏈碼的端點識別算法可以應用于監(jiān)控玉米各個生育時期的葉傾角變化,實現(xiàn)葉傾角的快速無接觸測量,降低植物損傷,為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提供依據(jù)。研究結果將有助于除玉米外的大田作物的表型獲取,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計算葉片曲率、莖角、葉片凸包面積、葉片長度等[69],探究基因型與表型性狀的關系。

        不同NDVI 處玉米植株不同葉位葉傾角變化規(guī)律一致。而隨著NDVI 值的增加,玉米葉傾角明顯增大,這可能與品種不同有關;另外,不同地塊或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土壤肥力、栽培措施等不同,都會影響葉傾角,也會導致不同NDVI 地區(qū)葉傾角表現(xiàn)不同。王俊秀[5]研究發(fā)現(xiàn),在超高產(chǎn)栽培條件下,大穗型良玉38 與小穗型品種京單28 的葉傾角表現(xiàn)相同,同時與本研究不同NDVI 處的穗位葉傾角變化規(guī)律相同,都表現(xiàn)為穗葉>穗下葉>穗上葉。在本研究中,不同層位葉傾角規(guī)律與孟繁美[7]研究的緊湊型玉米鄭單958的葉傾角規(guī)律相同。不同地區(qū)地力條件也可能影響葉傾角,導致不同NDVI 地區(qū)葉傾角表現(xiàn)出差異。

        由于本研究的重點在于探討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玉米葉傾角的算法,試驗規(guī)模較小。在后續(xù)研究中,應該開展多點試驗,整合無人機遙感和衛(wèi)星遙感,探索NDVI 與玉米葉傾角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此外,基于算法的應用可以快速提取葉傾角,通過作物在不同地區(qū)的表現(xiàn)為育種提供作物表型信息,為生產(chǎn)中調整種植結構、種植密度等措施,挖掘氣候生產(chǎn)潛力,提高熱量資源利用率提供科學依據(jù)。

        葉傾角作為玉米群體冠層結構的重要特征,快速獲取葉傾角信息,有助于指導玉米育種和高產(chǎn)栽培,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傳統(tǒng)的葉傾角測量方法可能損傷葉片,高通量設備成本高昂,且難以應用于大田生產(chǎn)。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圖像處理技術,使用Freeman 鏈碼識別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提取葉傾角的新方法。莖葉連接點和葉尖點的識別率分別為93.94%和94.47%,提取的葉傾角與實際測量值高度一致,相關系數(shù)r=0.94。玉米植株葉片葉傾角表現(xiàn)為隨著葉位的降低而降低,不同層位葉傾角隨著NDVI的增大而增大,不同NDVI處的玉米葉傾角均表現(xiàn)為穗葉>穗下葉>穗上葉。在后續(xù)研究中,可通過算法的應用快速提取葉傾角,為生產(chǎn)提供表型信息,并整合遙感技術,探索更多表型提取算法與應用,為農(nóng)業(yè)措施調整、資源生產(chǎn)潛力挖掘提供科學依據(jù)。

        猜你喜歡
        鏈碼尖點連接點
        常見側圍尖點變薄超差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鍛造與沖壓(2023年4期)2023-03-11 08:22:32
        巖質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的尖點突變理論模型
        地質與勘探(2021年1期)2021-05-21 08:29:00
        一類曲線上Cauchy積分在尖點處奇異性的探究
        基于A3航攝儀的小基高比影像連接點精提取技術研究
        具有尖點的四次Liénard系統(tǒng)的極限環(huán)分支
        一種新壓縮頂點鏈碼
        計算機應用(2017年6期)2017-09-03 10:23:54
        基于彈性厚粘膠層的結構性連接點響應建模和預測
        汽車文摘(2016年6期)2016-12-07 00:23:38
        基于鏈碼特征的幾何圖形快速識別算法*
        基于相關性篩選原理的公共連接點諧波畸變量的分層量化
        電測與儀表(2015年3期)2015-04-09 11:37:22
        顏學海:把握投資創(chuàng)新與模式創(chuàng)新的連接點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网| 国产96在线 | 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国产色婷亚洲99精品av网站| 激情人妻另类人妻伦|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AV人片久久网站 | 午夜理论片yy44880影院| 尤物9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偷拍亚洲九色| 在线天堂av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综合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 全亚洲最大的私人影剧院在线看 | 在线av野外国语对白|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人妻被黑人粗大的猛烈进出 | 日本在线观看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99在线无码精品秘 人口|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网页|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老熟妇女| av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国产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av网址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