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即古今異義。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義是“離開”,后來演變?yōu)椤暗侥车厝ァ薄V袊脑~語包羅萬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生活讀書習慣的變化,很多詞語的詞義也在悄悄發(fā)生改變。
行李
今義:表示行裝
古義:出使的人
例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燭之武退秦師》
“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均設(shè)有“行人”一職,是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后來就和“行理”一樣用作使者的通稱。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還可以用作動詞,即出使。漢唐以后,“行李”開始指行旅,有時也指行旅之人。杜甫《贈蘇四徯》:“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這里的“行李”指行旅。惕微《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蘭溪,行李往還,此為通道?!边@里的“行李”則指行旅之人。
大約從明朝起,“行李”開始演變?yōu)槌鲩T旅行所攜帶的東西,這個義項就此固定下來,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丈夫
今義:表示妻子的配偶
古義:男子
例如: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傳·文公十二年》
“丈夫”產(chǎn)生于周代,原意不是像現(xiàn)在專指已婚男子,而是指所有的成年男人。在《谷梁傳·文公十二年》中記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在《說文解字》中記載,“丈,丈夫也。周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由此看出“丈夫”的“丈”正是長度計量單位,這就是說,古時男子的身高“長八尺”即稱為“丈夫”,而周初時的尺度1尺約合19.7厘米,因此“丈夫”即為身高1.58米的成年男子??梢姡艜r形容人身高“八尺”可不是大個子,如今“丈夫”一詞則演變?yōu)閷σ鸦槟凶拥奶囟ǚQ謂。
卑鄙
今義: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
古義:地位低、見識淺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見識短淺?!氨氨伞焙嫌茫馑际恰暗匚坏拖?,庸俗淺陋”,一般用于自謙(即自稱,表謙遜)。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意思是:“先帝不認為我地位低下、見識短淺……”“卑”本義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義詞是“尊”。“鄙”本指遠離都市的偏遠地區(qū)。
現(xiàn)代的“卑鄙”是形容詞,詞義色彩轉(zhuǎn)為貶義,意思是“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氨氨伞苯裉斓挠梅ㄆ湟鈶裙艜r有所延伸。卑乃卑劣,有“低下”之意,上不了臺面、見不得陽光。鄙有超出常規(guī)、不擇手段之意。寓意其人內(nèi)心之不端、行為之不軌,令常人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