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淇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歷經(jīng)百年風雨,當前我國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作為吾輩青年,理應擦亮奮斗的底色,主動投身于民族復興的浪潮之中。
江山社稷,起筆于自強的書眉。憶往者,烽火連天,風雨飄搖的時代呼喚有為青年救亡圖存。無數(shù)仁人志士應時而動,丹心扶社稷,鐵血護山河。君可見革命烈士林覺民,不忍遍地腥云,滿街狼犬,滿含淚珠與筆墨,寫下人令人動容的《與妻書》,舍家紓國難,義無反顧;君可見“巾幗不讓須眉”的秋瑾,感念百姓疾苦,高呼“拼盡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奮勇反抗,從容就義;君可見遠征緬甸,驅逐倭冠的戴安瀾將軍,不幸沙場殉命,其精神流傳后世……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青年救民于水火,救社稷于危難,便是可為當為之事;拍案而起、振臂高呼,舍生取義又便是義舉。
國家富強,行筆于理想的扉頁。想昨日家國初建,百廢待興,新生的人民政權期待有為青年加以鞏固。無數(shù)愛國青年響應號召,以拳拳之心扛起建設祖國之大旗。先有拒絕高薪誘惑,毅然回國投身祖國核事業(yè)的錢學森,后有甘當“科研瘋子”,愿將熾熱情懷獻給國家的黃大年。他們排除萬難、不圖回報,一片丹心向蒼穹??v使在那個艱難困苦的年代,依然有人堅定自己的理想,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今,躬逢蓬勃發(fā)展的新時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虛度光陰呢?
民族振興,落筆于青春譜寫的篇章。看今朝,鞏固脫貧戰(zhàn)績,致力鄉(xiāng)村振興,偉大的時代召喚當代青年敢為有為,你是否還記得那個用詩一樣的年華踐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還有那個看似柔弱,卻能擲地有聲地發(fā)出“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盛世之中華”呼吁的張靜靜?她的身上有著對祖國最清澈的愛,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用實際行動激勵了更多的有為青年接過旗幟,繼續(xù)沖鋒奮斗。羅曼·羅蘭曾說:“人之所以需要理想,猶如水手之需要星星,星星雖不可即,但可指引我們的航程。”歲月流轉,萬物變遷,只有用理想與熱情,才能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激起浪花,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民族復興大潮正涌動,我輩正值芳華,當賡續(xù)奮斗精神,力展敢力有為之志氣,乘風破浪,揮斥方遒,走時代大道!
點評:
本文邏輯嚴謹,以排比段行文,層次分明地闡述了我輩當自強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引用名言時信手拈來,語言較為鮮活,恰當?shù)乇磉_了“賡續(xù)奮斗精神”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