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敏 王靜 徐永妮 何瑩 徐燕
(空軍第986醫(yī)院,(1.檢驗科;(2.第一門診點,陜西 西安 710054)
肝衰竭是由于患者的肝臟功能遭到了嚴重的損傷,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肝性腦病,腹腔積液,黃疸以及凝血功能的紊亂等,發(fā)病急驟,發(fā)展迅速,身體的多個臟器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面積的累及,甚至會產生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情況,進而造成病死率的增加[1]。盡管目前肝移植已作為搶救肝衰竭病人生命和減少病死率最有效的補救措施之一,但仍面臨著肝源供體不足和手術風險大等許多問題,而這些客觀因素使得肝移植在目前臨床上還無法得到廣泛普及[2]。此外,由于肝衰竭患者體內含有內毒素物質以及現(xiàn)在盛行的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具有解毒作用,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已經成為肝衰竭治療的一種手段,并被證實具有一定的效果,廣泛用于臨床[3]。但由于其預后差,生存率低,故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所以,尋找高危因素的確切和客觀指標對正確掌握肝衰竭患者的治療時機和評價臨床預后尤為重要[4]。本文旨在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聯(lián)合降鈣素原(PCT)在肝衰竭中的預測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88例納入觀察組,另選取同時間段的健康體檢者88例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49例,女39例;年齡(48.67±4.28)歲;體質量指數(shù)(23.11±1.38)kg/m2。對照組男44例,女44例;年齡(48.54±4.05)歲;體質量指數(shù)(23.14±1.45)kg/m2。納入標準:研究期間依從性良好可積極配合;病歷資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者;肝衰竭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肝衰竭診治指南[5]。排除標準:伴有不同程度認知障礙者;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聽力障礙或者無法交流者。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號IRB-2020-019)進行審查通過。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經離心處理后分離出血漿,時間為8 min,離心速度為1 500 r/min,隨后對樣本實施PCT、血清AFP檢測。PCT檢測:采用免疫化學發(fā)光法對PCT實施檢測(羅氏全自動電化學免疫分析儀,型號:Cobas E601),檢測所用的試劑盒由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血清AFP檢測:采用由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型號:BC-6800)對血清AFP實施檢測(雙抗體夾心免疫法),試劑盒由上海奧普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提供。均嚴格遵照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血清AFP、PCT檢測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AFP、PCT水平分別為(88.52±8.58)μg/L、(16.69±1.72)ng/m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3.96±1.14)μg/L、(10.05±1.41)ng/mL(t=80.809、19.424,P<0.05)。
近年來,PCT與血清AFP兩種指標在肝衰竭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得到廣泛的認可,其診斷價值較理想?;颊甙l(fā)生肝功能損害時其體內的PCT與血清AFP水平會升高,而非肝功能損害時通常處于正?;蜉^低的水平[6]。本文結果顯示,肝衰竭患者的血清AFP、PCT水平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P<0.05),分析原因:PCT常產生于細菌毒素(如內毒素)引起的炎癥反應中,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靈敏度,現(xiàn)已被廣泛用于臨床,通過對PCT的檢測可以間接地判斷體內內毒素含量,從而幫助重癥感染等疾病的診斷和預后評估。PCT是一種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而不具有激素活性的前體肽,由于PCT在機體內穩(wěn)定,半衰期達25~30 h,極易發(fā)現(xiàn)[7]。通常健康人血清中PCT呈陰性(<0.05 ng/mL),而在體內發(fā)生細菌感染特別是膿毒血癥及其他并發(fā)癥后,體內幾乎全部組織和細胞都能合成和分泌PCT。研究[8]表明,PCT是一種重要的炎癥標志物和免疫標志。它不僅可以反映出體內微生物的數(shù)量及其分布狀況,還能指示某些疾病過程中致病菌對宿主防御功能的影響及預后。但一些學者[9]發(fā)現(xiàn),即使肝衰竭不伴有細菌感染,血清中PCT水平仍會不同程度地增高,推測肝衰竭后肝細胞損傷壞死較重,會發(fā)生PCT水平增高,PCT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預后。AFP是一種胚胎時期由肝臟合成的蛋白,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運輸功能、免疫抑制功能、淋巴細胞的誘導凋亡功能,在出生以后隨著人體的成熟,在成年人中,AFP升高往往提示肝細胞再生能力旺盛,與腫瘤發(fā)展聯(lián)系密切,常用于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診斷中,其次肝細胞壞死時繼發(fā)肝細胞代償性再生,與肝細胞增殖過程的調節(jié)有關,同時還可繼發(fā)性增高,這間接地反映了肝細胞再生的能力。有研究[10]顯示,肝衰竭患者肝細胞出現(xiàn)大量壞死后,如果檢測到AFP增高,說明肝細胞有再生現(xiàn)象,這可能暗示肝衰竭患者預后良好。因此,AFP是臨床診斷和評估病情變化及判斷治療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AFP聯(lián)合PCT應用于肝衰竭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