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驥 黎明輝
開學快半個月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有意疏遠一個名叫葉曉軒的男生——調(diào)座位時沒人愿意與他同桌,安排值日時沒人愿意與他同組。下課后,孩子們?nèi)宄扇旱爻鋈ネ嫠#麉s像秋風中的最后一片落葉,孤獨地守在屬于他的那方角落,身影分外孤獨。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經(jīng)過一番旁敲側(cè)擊的了解,我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原來上個學期,曉軒曾“偷”過同桌的東西。這就麻煩了!在孩子們心目中,“偷”是一種極其嚴重的錯誤,哪怕小到一塊橡皮、半支鉛筆,只要與“偷”沾邊,就足以構(gòu)成一個孩子無法洗刷掉的恥辱,也足以使一個孩子從此失去自尊。
正當我絞盡腦汁地籌劃“破冰行動”時,新的矛盾發(fā)生了。那天孩子們上完體育課剛返回教室,一陣喧鬧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連忙走過去,只見一群男生圍在曉軒桌前指手畫腳,幾名女生則在一旁推波助瀾。我制止住大家,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七八個腔調(diào)同時響起來:“老師,葉曉軒又偷東西了!”“誰丟了什么東西?”我問。一個女生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我的《莫泊桑小說精選》丟了?!薄笆裁磿r候的事?”“我也不太清楚,上完體育課回來就沒有了。”“確定是曉軒拿走的?”我盯著她的眼睛問。女生的眼神略顯遲疑:“這個……”然而,其他孩子又起哄了:“老師,還用懷疑嗎?搜一下他的書包就知道了?!?/p>
一直趴在座位上發(fā)呆的曉軒忽然爆發(fā)了,他猛地站起來,胡亂地抹了一把眼淚,拎起書包往桌面上一倒,然后奪門而出。
場面霎時沉寂,因為散落在桌面上的書本一目了然,確實沒有這本書。我轉(zhuǎn)身想去追曉軒,卻和英語老師撞了個滿懷。她一邊向我道歉,一邊高聲說:“這是哪名同學的《莫泊桑小說精選》?午飯時老師來收作業(yè),順手捎走解悶,卻忘記是在哪兒拿的了。”
真是戲劇性的一幕,可惜是場悲劇!
經(jīng)過一番交流,失主和幾名過分沖動的男生都承認自己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也愿意當面向曉軒道歉。曉軒卻拒絕接受,他說:“反正我是個賊嘛,習慣了。”
我知道曉軒有心結(jié),耐心地找他談了好幾次,他才慢慢敞開心扉。原來之前那次“偷竊”也是一場誤會——他想買一支與同桌一樣的鋼筆,為避免買錯,便帶走同桌的筆去當樣品,卻忘記告知同桌,于是在離開教室時被搜出“贓物”。
事情到這一步就好辦了。我找到曉軒的同桌,將事情的真相告訴他,并讓他好好回憶曉軒以往的性情、人品,然后再請曉軒與他當面對話。經(jīng)過坦誠地交流,兩人盡釋前嫌。
接下來,我召開了一次以“誠信與友善”為話題的主題班會,要求孩子們自由發(fā)表觀點。大家談興正濃時,我安排曉軒的同桌上場。他將去年的“失竊事件”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然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走到曉軒面前,誠懇地向他鞠躬道歉。教室里陡然間極為安靜,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我適時出示《左傳·宣公二年》中的名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反復(fù)誦讀后,陸續(xù)有孩子起身,走到曉軒跟前向他道歉。一個、兩個……曉軒的臉色一點點紅潤,眼淚也一滴滴地滾落下來。等到上次誤會他的幾名同學也上前道歉時,他終于站了起來:“謝謝大家!其實我也有一定的責任,對不起!以前的事不說了,今后只要大家不嫌棄,我非常愿意與大家繼續(xù)交朋友!”教室里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不少人還流出了淚水。
(作者單位:咸寧市崇陽縣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 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