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霞
和所有教育同人一樣,我做著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參加工作以來的每一天,我都在努力踐行著心中不變的誓言——傳道授業(yè)解惑,明德至善篤行。如今,我擔任九年級班主任兼英語教師,工作認真踏實,教學創(chuàng)新求實,因此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老師們的贊譽。
工作有心
一是用心看學生。在9月份開學的第一周,我不對任何學生做對錯評判。每天,我第一個到班,靜靜地觀察每一個孩子在課上、課下的表現(xiàn)。即使還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我記住了他們的面孔、座位,到校早的、遲到的、認真聽講的、小聲說話的、認真值日的、敷衍了事的……這樣,我很輕松就拿到了孩子們的第一手資料。
二是用心記學生。在開學的第二、三周,我走訪八年級的班主任,了解學生過去的種種,并試著記住每個孩子的特點。比如:學生A,學習好,自覺性高,有管理能力;學生B,不愛學習,但做過衛(wèi)生班長,責任心強;學生C,學生會干部,工作認真但不太自律……就這樣,我對班里幾十個孩子逐一做了記錄,然后根據(jù)他們的不同特點進行班干部任用、課代表認定等,讓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目標。
心中有情
作為班主任,我盡心做好分內(nèi)事,每天早早到校,等待同學們的到來,維持好班級紀律,處理好班里的各項工作,讓孩子們目睹老師的工作態(tài)度,受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班主任要注重師生感情的建立,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孩子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孩子們最需要的是老師的及時肯定和表揚鼓勵,要的是榜樣的力量。只有走到學生中間,才能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只有走進學生內(nèi)心,才能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要想成為“四有”好老師,僅靠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還不夠,還得有一雙慧眼。因此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嚴而不厲、愛而不溺、教而不亂。對不同的孩子,我會用不同的處事方式,和孩子們在磕磕碰碰中共同成長。
眼中有光
平日里,無論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都是否定的多,肯定的少,不許這樣不許那樣,讓孩子有種無所適從、無路可走的感覺。針對這一狀況,每年暑假開學,我都會帶領(lǐng)孩子們共同約定在新的學年里應該走的路,整理出獻給班級之學習篇、生活篇、經(jīng)驗篇、原則篇等,讓學生每天清清楚楚生活、明明白白學習。多給孩子指路,少給孩子添堵,讓孩子眼中有光,是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
在班級管理中,我倡議大家多傳遞正能量:“文明在腰”,即彎腰撿垃圾,保證班級衛(wèi)生;“文明在口”,即不說臟話,禮貌待人;“文明在手”,即不亂涂亂畫,保持環(huán)境整潔。
為了樹立正氣,讓正能量更強勁,我自掏腰包增設(shè)兩次期中考試頒獎。獎項除學校常見的“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團員”外,另增加“進步標兵”“學科先進”等。進步三名就是“進步標兵”,孩子們稍加努力都能達到,真正體現(xiàn)“不比基礎(chǔ)比進步”的學生價值觀?!皩W科先進”是指前十名之外孩子們的評選,七個科目每科兩名,這樣擴大了受獎面,讓孩子們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氣。兩次期中表彰的受獎人數(shù)有四五十名之多。雖然獎品不如校級的豐富,形式?jīng)]有校級的隆重,但家長的到來、同學的見證還是讓孩子們更加努力,學習風氣也日漸濃厚,最終形成“我付出、我收獲,我成功、我快樂”的班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成就孩子們的同時,我也獲得了汝州市優(yōu)秀班主任、汝州市優(yōu)秀教師、汝州市教育教學標兵等榮譽稱號。
歲月如歌,人生似夢。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會繼續(xù)憑著對孩子們的愛心,靠著對教育工作的癡情,努力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為實現(xiàn)教育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