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祥
很多同學喜歡看漫畫。畫家通過夸張的手法對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進行批評、諷刺或者表揚,引人深思,給人以啟示。今天,我們就在畫家的漫畫基礎上,來一次“再創(chuàng)作”——把我們看漫畫得到的啟示用文字表述出來。
仔細觀察,呈現(xiàn)漫畫內容。文章開篇要把你觀察到的漫畫做一個完整的描述,讓讀者對畫面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力求讓讀者在畫面的觀感上能與你產(chǎn)生最大共鳴。所以,呈現(xiàn)畫面內容是展現(xiàn)啟示的重要基礎。由于本次習作還可以選擇其他漫畫來寫,如果沒有具體的畫面介紹,大家對原作就沒有了解,或者了解不深,既無法對你的習作做深度評價,更無法與你的感想產(chǎn)生共鳴了。介紹漫畫時,首先要交代清楚敘事的要素,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把這件事的過程寫具體。其次,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讓人物的觀點沖突更加激烈一點兒,或者讓故事的情節(jié)更加曲折一些。在課本第一幅圖畫中,我們可以抓住兩個人物對一棵小樹的不同態(tài)度、不同做法以及不同神態(tài)做細致描寫,讓二者在矛盾沖突中把漫畫的意圖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想象,豐富漫畫內容。比如《假文盲》中可以對氣候寒冷、車站條件簡陋等做一些描寫,反襯出等車母子的孤立無助,達到對那些“假文盲”進行無聲鞭撻的目的。
分析畫面,理解漫畫含義。寫清楚漫畫的內容之后,還要挖掘漫畫蘊含的意義。通常一個精彩的畫面內容呈現(xiàn)后,漫畫的立意、笑點就基本上出來了。但是,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通過自己的語言總結畫面含義。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圖中人物的對話來分析漫畫的含義。你瞧,圖一的人物對話:“你干什么?”“等著乘涼。”兩種人物的不同人生觀就在一棵沒有長大的小樹前顯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總結出:享受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的。還可以借助畫面背景的提示語來分析漫畫的含義。圖二環(huán)境展示中有個警示牌:母子上車處。而這個上車處又被哪些人占據(jù)了呢?真正的母子又在哪里呢?這樣一比較,漫畫的立意就不言而喻了。有時候,漫畫的標題會直接或者間接地把漫畫的主旨簡要概括出來,我們在行文的時候,稍作思考和想象,就能把觀點做一個簡要的小結。
聯(lián)系實際,深化漫畫主題。欣賞一幅漫畫不能只停留在看明白圖畫的基礎上,還要在看明白的基礎上想一想這幅漫畫的“可笑之處”對我們實際生活有哪些教育意義。這是一個先思考再表達的過程,也是本文的寫作重點。先思考什么?思考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現(xiàn)象。比如妄想不勞而獲的現(xiàn)象還有哪些?不勞而獲能夠立足于世嗎?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把這些思考寫出來,有兩個方法。其一是敘事說理,可以把你身邊發(fā)生的類似的事件講述出來并進行點評。其二是直接對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進行評論,闡述自己的看法。敘事點評也好,直接講道理也好,都需講清講透自己的觀點和道理。
最后別忘記在文末對人們發(fā)出相應的呼吁,讓你的觀點既明確,又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