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連清
科幻故事是人們根據一些科學知識編寫出來的故事,大多發(fā)生在未來。要想讓科幻習作變得奇特,就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要想讓科幻習作令人信服,就離不開科學技術這個基礎;要想使科幻習作變得跌宕起伏,就離不開鮮活的人物形象。
火箭、飛行器、超級計算機……當初在科幻小說中令人嘆為觀止,但是,現如今這些科學技術都已經成為現實。可見,科幻故事中的科技可以大膽新奇:宇宙認知、人工智能、人類壽命,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生存環(huán)境等,我們都可以進行想象。因此,寫想象類習作要大膽地想象,例如我們想象未來世界克隆人開始量產出品。
“2129 年6 月10 日,地球上第一批克隆人由KL 公司正式出品,歡迎各位顧客定制自己的克隆人,聯系電話……”“什么?克隆人可以定制了,我得趕快下單!”我興奮地說,“我可期盼已久了,哈哈!”
故事主人公奇特的愿望,加上奇特的科學技術,產生了奇特的經歷,最后有了一個奇特的故事結局。這一連串奇特的組合構成了新穎的科幻故事,并把讀者帶進一個神奇的科幻世界。如:
只見一個機器人將時光種子撒在土里、水里,頃刻間,種子就發(fā)芽了,接著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花、結果。這陣勢真讓我感到無比震撼哪!短短幾秒過后,第二個機器人就跟上來,開始采摘果實。接著,又撒種,采摘……
這個科幻故事介紹了種植工場中未來農作物的生長、采集方式,這么奇特的想象是不是讓你眼前一亮呢?
科幻故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是表達對未知世界的探究,對未來科技生活的向往,還是對現實社會環(huán)境的擔憂?……科幻故事是科學和文學的結合,要想讓故事具有可讀性,必須通過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方式,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鮮活了,科幻主題才能鮮活。例如《星際流浪者》主題耐人尋味,刻畫了未來社會人類遭受的危險,暗示人類要愛護美麗的地球。
經診斷,人類的DNA遭到了嚴重破壞,衰老速度加快了十倍至五十倍。作為全人類唯一沒有被影響到的人,我被寄予了厚望。銀河系聯邦政府決定,啟動“火種”計劃,造一艘巨型曲率飛船,讓我飛出銀河系為人類尋找新家園。
科學想象習作在寫作過程中,我們還需謹記兩點,切莫走入誤區(qū)。
誤區(qū)一:情節(jié)不完整
有的同學在寫科幻故事的時候,只注重科技成分,卻忽略了故事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例如有同學寫《未來的城市》,只注重未來城市的科技發(fā)展,卻沒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
誤區(qū)二:想象不合理
很多同學在寫科幻故事的時候,幻想雖然十分大膽,卻缺少合理性。例如有的同學想象未來社會我們來到了太陽上生活,在太陽上種樹、開荒;有的同學想象未來的社會由于缺少水源,魚兒都離開了水,來到了陸地上,甚至連柳樹也長了腳開始了遷移;有的同學想象未來的科技發(fā)展,人類在地球和月球之間修建了一條高速鐵路,可以自由快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