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公安技術人才是當前公安院校刑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實驗課程是培養(yǎng)應用型刑事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是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但其實驗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本研究根據公安院校刑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從而培養(yǎng)真正符合公安工作要求的應用型公安人才。
關鍵詞:痕跡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應用型公安人才
基金項目:河南警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痕跡檢驗實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編號:JY2021019);河南省社科聯(lián)調研課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視角下河南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以虛擬仿真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例”(編號:SKL-2022-1157);河南省重點研發(fā)與推廣專項(科技攻關)項目“基于四硫富瓦烯型COFs修飾的新型熒光納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編號:No.212102210476)
作者簡介:馬龍飛(1988— ),男,河南警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刑事科學技術。
應用型公安人才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將其貫穿高校教學的整個過程。公安院校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警察職業(yè)素養(yǎng)為基礎,優(yōu)化課程設置,注重對學生職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是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現場勘察、痕跡檢驗等專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科學規(guī)劃痕跡檢驗實驗課程,發(fā)揮實驗教學在應用型公安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對學生鞏固痕跡檢驗理論知識,提升痕跡檢驗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大多數公安院校的痕跡檢驗實驗教學仍存在實驗室安全教育缺失、實驗內容與公安工作脫節(jié)、探索性實驗開展較少、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谝陨蠁栴}以及培養(yǎng)新時代應用型公安人才的目標,筆者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改革,以培養(yǎng)真正符合公安工作要求的應用型刑事技術人才。
一、痕跡檢驗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實驗室安全教育缺失
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是導致實驗室事故發(fā)生的最大隱患之一。痕跡檢驗實驗課程中經常會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和相關的化學試劑,但大部分學生缺乏實驗室安全知識和相關的化學常識,存在實驗工具操作不規(guī)范、相關化學試劑使用方法不當等問題。
(二)實驗內容與公安工作脫節(jié)
傳統(tǒng)的痕跡檢驗實驗課程一般安排在痕跡檢驗理論課之后,且實驗課教學以教師講授實驗操作步驟為主,較少涉及理論知識,學生按照教師的講授內容進行模仿實驗。這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無法達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目標。
(三)探索性實驗開展較少
目前,痕跡檢驗實驗課程仍然以操作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為主,探索性實驗開展較少。學生缺乏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的能力,無法有效發(fā)揮痕跡檢驗實驗課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不能達到為公安機關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單一
實驗課程作為痕跡檢驗理論課程的一部分,大多數公安院校對其沒有專門的考核,多是通過對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定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種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對實驗課程不重視。
二、痕跡檢驗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
(一)實驗課程內容的改革
1.將安全教育引入課堂
痕跡檢驗實驗課程作為刑事科學技術專業(yè)學生進行痕跡實驗實訓的重要課程,實驗過程涉及多學科相關知識和多種實驗器材。因此,教師應將相關安全知識的講解作為實驗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痕跡檢驗實驗課程的始終。比如,學生在進行痕跡實驗操作時,會用到各種工具,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工具使用安全規(guī)范等相關問題;手印顯現過程實驗中,會使用到各種手印顯現試劑,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相關試劑的使用注意事項等。將實驗室安全教育融入每一節(jié)實驗課程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實驗室安全意識。
2.將思政元素融入實驗課程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及教育部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各項要求,以及公安院?!罢谓ň⒄谓ㄐ!钡某跣氖姑?,公安院校應積極將思政元素融入實驗課程。然而,公安院校教師通常比較注重理論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而忽視了實驗課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和設計,導致實驗課程缺少思政內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認為已在理論課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實驗課程教學就是教會學生相關痕跡設備的使用方法和實驗操作技能,不需要加入思政元素;第二,教師缺乏將思政元素融入實驗課程的經驗,即使融入也容易出現生搬硬套的結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第三,教師對思政元素沒有充分挖掘,多浮于表面,不能做到靈活運用。
在痕跡檢驗實驗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活動相結合,將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實驗教學中。比如,在槍彈痕跡鑒定實驗中,引入老一輩槍彈痕跡檢驗專家崔道植的事跡,激發(fā)學生掌握痕跡檢驗技術的興趣和為公安事業(yè)奮斗終身、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的決心。同時,教師要積極探索合適的方式,從單一的理論講授向更深層次拓展,從生硬地融入向學生感興趣和重點關注的內容融入轉變,以此將思政元素融入實驗課程中。痕跡檢驗實驗課程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如啟發(fā)式、參與式、探究式等,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在實現實驗教學目標的同時,提升教師的教學工作水平。
3.整合實驗內容,增強實驗項目的實戰(zhàn)性
(1)課程設置
痕跡檢驗實驗課程專業(yè)性、實踐性較強,是培養(yǎng)未來應用型公安人才的基礎課程?;诤圹E檢驗實驗課程的專業(yè)性和實用性,實驗課程可以從三個層次進行安排。一是基礎性實驗,訓練學生相關的實驗操作、儀器使用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痕跡檢驗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儀器規(guī)范使用;二是以公安實戰(zhàn)為目標,將實驗內容與公安工作需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痕跡檢驗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三是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設計探究性實驗項目,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公安機關培養(yǎng)更多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公安技術人才。
痕跡檢驗實驗教材的編寫要以學生掌握痕跡檢驗專業(yè)技能為基礎、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公安技術人才為目標,實驗內容由基本實驗操作、綜合應用型實驗、創(chuàng)新探究型實驗等組成,既要實現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又要使實驗內容符合公安工作的要求。
(2)實驗內容改革
傳統(tǒng)痕跡檢驗實驗大多是針對單一痕跡的尋找、發(fā)現、顯現、提取等實驗項目。教師要在此基礎上設計多種痕跡的綜合實驗項目,通過模擬現場痕跡勘驗,讓學生在面對具有多種痕跡物證的案發(fā)現場時,能夠熟練有效地處理手印、足跡和工具痕跡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培養(yǎng)其分析不同痕跡之間相互關系的能力及對不同痕跡的分析檢驗能力。此外,教師應進一步將與痕跡檢驗相關的DNA痕跡、微量物證痕跡、刑事照相技術等內容引入實驗課程,以增強學生的痕跡分析能力,提升痕跡檢驗工作的規(guī)范性,使課程內容適應公安工作需求。
(3)綜合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信息系統(tǒng)在公安工作中被廣泛應用。為滿足實驗教學為公安工作服務的需要,教師要將信息化系統(tǒng)的使用納入實驗教學內容,如犯罪現場勘察系統(tǒng)、指紋自動識別系統(tǒng)、足跡樣本系統(tǒng)、足跡信息檢索系統(tǒng)、網絡化工具痕跡檢驗鑒定系統(tǒng)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化系統(tǒng)使用技能,為其今后快速適應公安工作奠定基礎。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改革
教師要從痕跡檢驗實驗課程特點出發(fā),以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將理論知識融入實驗課程,提高痕跡檢驗實驗教學質量,構建痕跡檢驗實驗教學新方法。
1.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實驗教學
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是一門對學生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留給學生充足的動手操作和思考時間。這不但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系統(tǒng)學習研究方法,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實驗研究思路,還能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現場勘察能力和實驗研究方法,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嚴謹、公平、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
一是加強課前預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課前預習,了解實驗內容和實驗目的,設計簡單的實驗過程,撰寫實驗報告等。改變教師講授實驗操作步驟、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進行實驗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只是簡單地重復實驗,無法達到實驗的預期目的。通過學生課前預習和設計簡單實驗,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在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實驗效果。二是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可以根據實驗課程需要,引導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同時,增加學生參與實驗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精神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線上線下相結合,提升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學生操作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也無法滿足應用型公安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痕跡檢驗實驗教學方法和教學載體是大勢所趨。教師要將網絡教學和VR仿真實驗相結合,融入實驗教學中,實現優(yōu)勢互補,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實驗課程。線上教學不但方便學生隨時學習和進行操作實驗,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VR仿真實驗教學對危險性實驗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其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相關實驗技能的同時,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
3.創(chuàng)新型實驗項目的開展
為了鞏固學生的痕跡檢驗理論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以在痕跡檢驗實驗中開展創(chuàng)新型實驗項目,并合理開放相關實驗室。創(chuàng)新型實驗項目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公安工作的實際需求,查閱相關文獻、自主選題。學生做好相關實驗方案后,采取答辯的形式由教師進行評估和指導,分析實驗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并對實驗有關問題進行講解。如果實驗設計合理,學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此外,可以讓部分實驗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參與教師的實驗課題,探討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公安機關培養(yǎng)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檢驗實驗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學評價的一種重要形式。傳統(tǒng)的實驗課程考核多將實驗報告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且痕跡檢驗實驗成績在痕跡檢驗課程中占比較低(一般為30%),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對痕跡檢驗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因此,需要對痕跡檢驗實驗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一方面,加大平時成績在考核中的占比,加強對學生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實驗分析等過程的監(jiān)督。比如,將課前線上資料的觀看、VR仿真實驗學習,課堂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的觀察及分析,課后實驗結果的分析、對比等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評價依據。另一方面,考核方式不再采取傳統(tǒng)的試卷考試形式,改為開放式實驗操作形式。預先設置開放性實驗題目,由學生抽取考試題目,讓他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設置相關問題,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根據考核標準進行打分,保證考核的公平公正。該方式通過對實驗課程全過程的考核,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實驗能力及教學效果,為進一步優(yōu)化考核方案提供了依據。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公安機關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安院校要積極對痕跡檢驗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度和參與度,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技術素養(yǎng)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公安機關培養(yǎng)更多具有較強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的應用型公安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軍.強化痕跡檢驗技術提高刑事案件偵查效率[J].法制博覽,2021(25).
[2]卜芃.以創(chuàng)新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痕跡學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10).
[3]李偉.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yè)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5(2).
[4]周毅錦.痕跡檢驗學綜合性實驗的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1).
[5]周曉紅,陳杰,張西平,等.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理念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21(1).
[6]黃小波,張旭毅.痕跡檢驗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9(25).
[7]曹吉明.課程思政在痕跡檢驗課堂教學中的實現路徑探究[J].武警學院學報,2021(6).
[8]戴繼誠.試論公安院校構建第二課堂的必要性[J].公安教育,2007(6).
[9]楊娜.“痕跡檢驗”課程“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7).
[10]王明超.痕跡檢驗創(chuàng)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廣西警察學院學報,2017(5).
[11]袁瑛,王曉卉.刑事科學技術“實戰(zhàn)化”教學研究[J].貴州警察學院學報,2021(5).
[12]王會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痕跡檢驗學課程為例[J].山西警察學院學報,2020(2).
[13]葉飛,廖成竹,章劍波,等.慕課與虛擬仿真深度融合的實驗教學[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責編: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