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詩雨
本文以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獲獎作品《絕對考驗》為例,從定位先行、人物選擇、舞美設計、主題精深四個角度分析該舞劇的創(chuàng)作特色,并從當代視角出發(fā),深挖其現(xiàn)實意義,通過對其藝術張力與藝術魅力的分析,總結其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性與典型性,為當今舞劇的創(chuàng)作研究提供借鑒。
0 引言
振奮人心的英烈事跡、為國赴死的堅定信仰、典型地域特色的舞臺設計、多元融合的舞蹈元素……舞劇《絕對考驗》有著太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標簽,但最為匠心之處當屬其對紅巖英烈英雄事跡的雕琢。
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fā)展委員會聯(lián)合打造的革命歷史題材舞劇《絕對考驗》,從“人性”與“信仰”入手,講述了“巾幗英雄”張露萍在國家生死存亡之刻,接受組織秘密指派,打入敵人內(nèi)部,背負“叛徒”罵名,凜然赴死的革命故事。該劇通過故事性舞段將她的成長碎片進行梳理,巧妙地展示了她革命歷程中的情感變化,使故事情節(jié)極具張力的同時,又凸顯舞劇的“可舞性”,在新時代舞劇創(chuàng)作浪潮下經(jīng)受住了時代的考驗。
1 定位先行——紅色故事與文化符號融合賦予作品清晰定位
她是電影《風聲》中地下黨員“老鬼”的原型;是震驚國民黨朝野“軍統(tǒng)電臺案”的主角——舞劇《絕對考驗》再一次聚焦這一傳奇人物:張露萍,講述了她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如何突破自我、接受考驗、堅守信仰的故事。作品聚焦張露萍的革命事跡,既彰顯了家國情懷的厚重感,又突出了民族精神的革命力。作品定位清晰——革命歷史題材。不同的文化符號使作品將紅色故事講述得更具激情和感動,引導觀眾在欣賞舞劇之美的同時思考歷史與文化。
其中,“火鍋奏鳴曲”舞段榮登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臺虎年春晚,以“歡快”風格展現(xiàn)地道的火鍋文化。楠竹長筷、九宮格火鍋的設計重現(xiàn)了吃火鍋的情境,“撈”“挑”“涮”的動作特點再現(xiàn)了吃火鍋的食客之態(tài),“境”與“態(tài)”的結合將熱氣騰騰吃火鍋的場景呈現(xiàn)在舞臺上,其熱辣中洋溢著人間煙火氣、豪俏中彰顯著重慶特有的人文風情。在整部舞劇中,“火鍋奏鳴曲”作為主要風格性舞段,前與“茶樓小館”共塑平靜生活中危機重重的諜戰(zhàn)暗線環(huán)境,后引軍統(tǒng)主官殺戮無情之劇情,突出革命任務之艱巨危險。紅色革命故事與地域文化的巧妙結合,豐富了革命歷史題材的舞劇創(chuàng)作,同時也讓重慶品牌(IP)的革命故事創(chuàng)作更富本土特色。
舞劇巧妙地將紅色故事與不同場景下的文化符號相融合,針對張露萍每一個革命節(jié)點,設計相對應的風格舞段,既完成了人物背景的交代,又塑造了一個個飽含革命氣息的文化環(huán)境。例如,“萍”在接受任務前,在抗大讀書的學生時期,設計了“紅綢舞”舞段,既表達了其奔赴延安的學習歷程,又隱喻她初入我黨、為救國謀出路的雄心烈火和革命熱情;又如在接受任務之初,經(jīng)過內(nèi)心掙扎,“萍”最終以“舞女”身份潛入敵人內(nèi)部的“探戈舞”,既交代了革命任務,塑造了敵我角逐的環(huán)境,又完成了主人公內(nèi)心從惶恐緊張到坦然上陣的轉(zhuǎn)化。這一系列特色舞段猶如一個個“定位點”,帶領觀眾深刻地回顧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光輝歷程、英雄人物張露萍的革命事跡,創(chuàng)造出一個既充滿傳統(tǒng)又具有時代氣息的舞臺畫卷。
2 人物選擇——聚焦女性革命人物,突破題材瓶頸、激發(fā)民族意識
以人物經(jīng)歷為主線創(chuàng)作的舞劇并不稀有,但以女性為第一人物形象的作品屈指可數(shù)。受女性性別特征和性別角色觀念的限制,傳統(tǒng)意義上婦女與戰(zhàn)爭的關系是疏離的,英雄角色設定的女性形象很少[1]。近年來,革命歷史題材舞劇創(chuàng)作正在由“高原”向“高峰”邁進,但以新女性為主的藝術作品卻屈指可數(shù),縱向比較紅巖精神題材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展現(xiàn)舊社會婦女反抗斗爭精神的電影《紅色娘子軍》,有謳歌老一輩革命者的川劇《江姐》,還有訪談革命親歷者的央視訪談節(jié)目《故事里的中國》等等。舞劇類藝術創(chuàng)作《絕對考驗》為紅巖精神的書寫再添一筆。橫向比較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同期獲獎的作品,其中四個作品三個都圍繞革命精神展開,但以歌頌紅巖英烈為主的作品僅此一個,這一獨特人物視角,為舞劇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礎。
在我國革命歷程中涌現(xiàn)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這些人中不乏默默無聞的女性革命者,她們逆流而上、不爭功名;她們臨危不懼、寧死不屈,在最黑暗的時代留下一抹紅的印跡?!捌肌钡氖论E正是為了“以小見大”地展現(xiàn)這一無名英雄革命群體,就像導演丁偉在接受《重慶日報》的采訪中所說,“大家很熟悉江姐等英烈,但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為黨犧牲的人,比如張露萍,她雖然只在重慶工作一年半,但做了大量工作,堅守信仰,被槍決都沒透露身份,他們也是可歌可泣的對象,我們希望挖掘這些默默無聞、奉獻青春的英烈,真誠地歌頌他們?!薄督^對考驗》的創(chuàng)作另辟蹊徑,從“無名英雄”的角度深耕革命題材,通過反映時代變革,激發(fā)群眾的民族意識,賦予革命歷史題材舞劇創(chuàng)作更多可能。
作品中選擇的人物張露萍作為紅巖英烈的符號代表,其背后呈現(xiàn)的是戰(zhàn)爭背景下新女性形象的整體時代特征。整體而言,舞劇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的協(xié)同作用,成功完成了紅巖精神的創(chuàng)新表達。觀眾在觀賞時不僅能夠領略到紅巖英烈的英勇,更能夠感受到舞劇所傳遞出的民族責任感和家國情懷。這樣的表達使得舞劇成為一場既具有歷史厚重感,又充滿激情與力量的藝術盛宴。天下物無全美,縱然舞劇本身還有可以精進之處,但對比近幾年來,各大評獎活動中脫穎而出的革命歷史題材舞劇作品,《絕對考驗》是唯一一部以戰(zhàn)爭時代下新女性形象為主體進行創(chuàng)作的,這一獨到的人物選擇使其更顯與眾不同。編導及團隊深度挖掘紅色足跡,從黨情、親情、友情的多重情感切入進行刻畫,將張露萍這樣一個鮮活的革命英烈形象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
回顧歷史,我國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有無數(shù)英雄默默無聞地在為國家奉獻著,這其中不乏很多女性。但現(xiàn)今“女戴男冠”的情況并不少見,許多影視化表演會將女性形象扭曲,或藝術化成男性角色,這一問題值得創(chuàng)作者深思。作品聚焦“女性力量”演繹紅色歷史,除了展現(xiàn)真實英烈事跡,更是給女性題材創(chuàng)作注入一劑強心劑。編導借這一人物符號,激發(fā)群眾的民族意識,將堅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烙在每一位觀眾的心中,兼顧文化自信與國之大義,讓觀眾回味無窮。
3 舞美設計——地域文化加持紅巖精神的創(chuàng)新表達
作品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地域文化加持作品情景,塑造完整,表達可謂是錦上添花。舞劇《絕對考驗》通過地域特色、文化傳統(tǒng)等元素,使得作品具有獨特的地域韻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本劇中,編導根據(jù)史實將張露萍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座城市——重慶搬上舞臺。通過獨特的充滿地域元素的舞美設計,讓紅巖精神實現(xiàn)了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題材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重慶依山而建,道路蜿蜒崎嶇?!督^對考驗》抓住這一獨特的地貌,將山巒層層的重慶搬上舞臺,通過搭建高階將舞臺凌駕到三維空間中進行演繹,使得整個舞臺空間變得豐富而立體,又配合六塊冰屏組合投影來突出城市的錯落感,裝置和屏幕的高階變換實現(xiàn)重慶地貌的意象化表達,形成了《絕對考驗》獨有的地理空間。其次,作品中還加入了川劇元素與投影中山城元素相結合,將舞蹈剪影、紗幕布景、川劇打擊樂巧妙融合,增設了山城元素的布景,標志性的地標建筑、煙火氣滿滿的老茶館、熱辣火爆的火鍋店這些代表重慶特色的典型符號也一一被搬上了舞臺。這些布景的加持為凌駕在舞臺之上的裝置器械注入了生命力。其中,舞劇《絕對考驗》用一腔川劇暗示了張露萍從抗大學子向地下工作者身份的轉(zhuǎn)變,吊嗓一出,道出了她在艱苦歲月中堅守信仰、矢志不渝的決心。這種明暗線并舉的表達方式讓觀眾不僅看到了英雄的崇高形象,更感受到了英烈們所散發(fā)出的人道主義力量。
舞劇《絕對考驗》用新時代的視角重新把握厚重的革命歷史,多方吸納舞美技術再現(xiàn)川渝風情,山城地貌、川劇元素、巴蜀風味等多重元素在劇中集中展現(xiàn),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把敵我對抗的緊張感和“萍”心向我黨的決然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演員與觀眾間架起一道情感的橋梁,將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成功搬上舞臺。
4 主題精深——直面人性百態(tài),高舉信仰之火的深刻主題
習近平主席在考察重慶時曾強調(diào),“重慶涌現(xiàn)了大批大義凜然、高風亮節(jié)的共產(chǎn)黨人,如信仰堅定、不怕犧牲的趙世炎等人,英勇善戰(zhàn)、屢建功績的王良等人,堅貞不屈、永不叛黨的江竹筠、王樸、陳然等人,嚴守紀律、勇于犧牲的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戰(zhàn)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巖精神。重慶要運用這些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仰,養(yǎng)成浩然正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短短幾句道出了重慶與紅巖精神間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舞劇《絕對考驗》選擇紅巖主題進行演繹,以“絕對孤獨”突顯角色黨性光輝。是信仰,給了“萍”在遭受唾棄時直面生死的勇氣;是信仰,給了“萍”在與至親離別時堅定的決心;是信仰,給了“萍”在國家大義與榮華富貴的抉擇中義無反顧的力量?!靶叛觥痹趧〉氖冀K一以貫之,這不僅僅是“萍”的革命信仰,更是千千萬萬中國人內(nèi)在的精神追求。
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馮雙白說:“這是帶有中國哲學意味的問話,帶有中華文明對人性的終極思考,張露萍就是在這終極思考之下的一個人物,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倡導的傳統(tǒng)美德。她身上有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東西……這部劇為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提供了一個舞劇樣式,作了非常重大的貢獻……她建立了中國舞劇一個新的美學樣式,為中國舞劇舞臺提供了新鮮的審美經(jīng)驗。這部劇把人物立在舞臺上,讓人感動,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高級在哪?就義前涂抹‘口紅,安靜地脫去鞋子,靜靜地放在臺階上,慢慢脫下獄衣,露出挺拔的八路軍白襯衣……這些細節(jié)有動作有表象。這是高級。高級在真實而優(yōu)雅,謝幕時的克制,從表面洞見事物本質(zhì),揭示復雜性,直抵人心。”這一高度評價,肯定了舞劇的成功,更肯定了舞劇的創(chuàng)作初心。在面臨生死之問時凜然赴死,這需要強大的人性作支撐,張露萍身上正是體現(xiàn)了這種勇往直前的魄力,展現(xiàn)了絕對的人性與信仰光輝。
5 結論
謳歌英雄、贊美英雄、致敬英雄,既是時代向文藝工作者提出的硬性要求,更是文藝工作者應當自覺履行的時代責任。舞劇《絕對考驗》獻禮黨的二十大,從關注群眾命運、反映時代變革出發(fā),用多元化的肢體語言、戲劇性的故事情節(jié)、地域化的環(huán)境地標,將無名革命英雄的事跡重現(xiàn)在觀眾面前,生動塑造了一個堅守信仰、無畏無懼的舞臺藝術形象,巧妙而精準地找到重慶與革命的連接點,利用這份紅色資源,引領群眾的光輝信仰,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廣受好評。
引用
[1] 徐楊.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女性形象塑造中的“英雄化”趨向[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40(4):153-155.
[2] 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J].求知,2021(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