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楠
摘?要:文章以唐納德·諾曼的情感設計三層次理論為切入點,結合中餐宴會主題的設計邏輯,指出了中餐宴會主題設計所面臨的問題,闡述了情感化設計引入到中餐宴會主題設計中的優(yōu)勢。通過將情感化設計理論引入到宴會主題裝飾物設計、布草設計中展開具體應用實踐,驗證理論介入的合理性,最后提出情感化設計引入到中餐主題設計的基本應用框架。以期為當下餐飲行業(yè)的宴會主題設計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情感設計;中餐宴會;主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28
中華宴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中最初祭祀禮儀宴飲的發(fā)端,到周禮“天子用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的貴族宴飲制度,再到當下的國宴、家宴,無一不表明中華民族的宴飲文化。宴飲文化經歷千年,已演變成一種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升職祝壽都會禮宴親朋的禮俗。一臺具有文化性、創(chuàng)意性的宴會主題臺面能為賓客營造高雅的氛圍,指明本次設宴意圖,因此中餐宴會主題的設計成了當下酒店服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1?中餐宴會主題設計現狀
宴會主題設計因宴飲目的不同,需要設計特定的中心裝飾物及布草。宴會主題設計雖然已是酒店行業(yè)趨于成熟的業(yè)態(tài)產物,但仍存在一些設計問題,影響顧客的體驗感,降低主題設計存在的價值。本文通過引入唐納德·諾曼的情感設計三層理論,梳理出當下中餐主題設計的現狀,指出中餐宴會主題設計所面臨的三類問題:
1.1?主題設計元素堆砌,組合牽強
現有的宴會主題設計,多數停留在用戶本能審美層,以用戶本能需求出發(fā),局限于中心裝飾物的形式、菜單的款式、桌布的樣式。設計元素之間沒有聯(lián)系性,色彩搭配混亂,甚至在主題元素的選擇中使用有別于主題內涵的元素。這樣的設計手段單純是元素的堆砌,缺乏整體性的思考。
1.2?主題設計缺少互動,體驗不足
現有的宴會主題設計停留在中心裝飾物的點綴上,只提供了外觀層面的裝飾。用戶所獲得的體驗感也僅來自裝飾物的視覺感受,宴會的主題設計并未體現自身的重要性,主題宴會最終成了觥籌交錯的應酬。賓客與宴會主題之間缺少互動,體驗不足。
1.3?主題設計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提到,只有引起用戶反思的設計,才能讓用戶產生共鳴?,F有的主題宴飲色香味俱全,唯獨缺少華夏文化之滋味。宴會主題設計試圖通過堆砌元素的方法傳達主題內涵,這樣的手段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2?情感化設計引入中餐主題宴會設計的優(yōu)勢
任何產品設計,用戶所獲得的直接體驗來自產品所呈現的視覺元素、如紋樣、色彩、造型等,這些元素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興趣。諾曼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將設計分為本能層設計、行為層設計、反思層設計,清楚指出用戶對產品的情緒可以通過三個層面進行解釋并設計。本文將情感設計三層理論的具體邏輯拆解如下,指出情感設計引入中餐宴會主題設計的設計邏輯與設計優(yōu)勢。
2.1?提升用戶行為體驗
情感化設計中的行為層設計多強調產品的功能性與體驗感,指用戶在使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理感受。設計師可以巧妙的設置一系列的行為操作,給用戶提供豐富的體驗感,這樣的設計將持續(xù)影響用戶的心理感受。行為層的體驗設計將單純的視覺欣賞提升到行為體驗層,強化了用戶的體驗感。
2.2?增強用戶情感共鳴
反思層設計作為最高級的設計策略,夠增加宴會主題的深度。設計師結合用戶特征預設一個主題或者故事,通過構建與之匹配的產品形象、使用情景,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喚醒用戶的主體意識,調動用戶情感,撥動用戶心弦,以此產生用戶持續(xù)的情感體驗,強化用戶情感共鳴。
3?基于情感化設計的中餐宴會主題設計實踐—以“二十四節(jié)氣”主題展開
情感化設計介入中餐宴會主題設計的合理性與優(yōu)勢為本次實踐提供了依據,現將情感設計理論引入到本次項目實踐中。以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與管理學院2022年參加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高職“餐廳服務”賽項的參選作品為實踐背景,從設計背景與目標、中餐宴會主題的選擇、設計構思與元素選擇、方案設計、整體效果展示五個部分展開如下。
3.1?設計背景與目標
宴會是賓主之間為了表示歡迎、答謝、慶典、祝賀、喜慶等目的而舉行的一種高級聚餐活動,它具有隆重的儀式感。當下人們的餐飲消費觀已隨經濟的發(fā)展而轉變,從追求舌尖之上的滿足轉為追求內在精神的愉悅。因此將情感化設計介入到中餐宴會主題設計中,進行實踐指導,能夠設計出觸動用戶內心的宴會主題,有效提升用戶、賓客的體驗感。
3.2?中餐宴會主題的選擇
二十四節(jié)氣與中華農業(yè)文明相伴而生,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和自然觀,彰顯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方式、生活態(tài)度、哲學思想和文化精神,綿延持續(xù)數千年。經過發(fā)展與演變,二十四節(jié)氣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自然傳統(tǒng),已兼具了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屬性。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展開中餐宴會的主題設計創(chuàng)作符合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內涵豐富,能極大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同時,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作為涉農院校的代表,農耕文化符合參賽作品的主題定位,以此出發(fā)進行文化內涵的發(fā)散,確定以“二十四節(jié)氣——夏至印”作為宴會設計主題,符合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涉農院校的屬性,作為參賽主題合乎設計邏輯。
3.3?設計構思與元素選擇
本次設計實踐以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夏至”為主題展開,雖然以單一節(jié)氣展開主題設計,但設計方法可復用在“夏至”以外的其它節(jié)氣主題宴會中,具有一致性。在設計實踐前需要深入研究二十四節(jié)氣相關文化內涵與元素,可以從二十四節(jié)氣所對應的顯性文化因子與隱性文化因子中進行元素篩選,主要從色彩、形象兩方面展開。
3.3.1?色彩選擇
中國先民在長期觀察自然的過程中將色彩與空間聯(lián)系在一起,在日月更替與四季變化之中,將萬物生長枯榮的色彩變化與五色體系相互聯(lián)系,將五方、五色、五帝、四時相聯(lián)。設計者可以根據色彩表現季節(jié)冷暖,可以通過不同圖案表現節(jié)氣變換。因此在主題設計中,選擇確定的主題意味著“色彩”的確定,可以通過布草設計中色彩的選擇,隱喻不同節(jié)氣,以此隱喻不同的宴會主題。
3.3.2?形象選擇
二十四節(jié)氣所對應的七十二候具體展示了各節(jié)氣中不同的物侯表現,七十二侯可以劃分兩類:一類是生物侯,如鴻雁來、寒蟬鳴、蚯蚓出等,另一類是非生物侯屬于自然現象,如水始冰、雷乃發(fā)聲、土潤溽暑等,內容非常廣泛,這些元素為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的宴會創(chuàng)作提供了大量設計元素。
3.4?方案設計
“二十四節(jié)氣——夏至印”中餐宴會主題設計圍繞“夏至”這一節(jié)氣,從中心裝飾物、臺布、椅套、服務人員服飾等設計展開。
3.4.1?臺面中心主題裝飾物設計
以“夏至印”為主題,提取“夏至”節(jié)氣包含的相關文化元素,將“夏至”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得到傳達,設計實踐如下。
本能層的設計:本能層更多是色彩的選擇、紋樣的設計與裝飾。?“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通??梢杂贸嗌⒚酚曜?、荷葉綠、梔子白來代表。本次設計選擇“荷葉綠”相同色系的墨綠作為整體顏色,以白色搭配進行組合。紋樣選擇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名稱、荷葉、鯉魚等元素隱喻“夏至”,展示設計中以印章的表現形式突出“夏至”。
行為層的設計:行為層的設計需要設計者為賓客預設一定的操作體驗,構建互動的場景,以提升宴會整體體驗感。通過在中心裝飾中放置帶有“夏至”字樣的印章,主人拿起?“夏至”印章蓋在菜單之上,以傳達開宴的信號,通過設置這一行為操作以提升賓客的體驗感。
反思層的設計:反思層的設計是指用戶在理解設計宴會主題之后產生的反思與聯(lián)系。可以將二十四節(jié)氣進行部分選擇,以“四時八節(jié)”為代表進行展示設計,以便用戶在看到部分元素后產生反思聯(lián)想。
3.4.2?布草設計
中餐宴會主題的展示不僅來自中心裝飾物的設計,合理的布草設計保證了主題的準確性,因此布草設計依然需要圍繞主題內涵選擇合適的物品,以襯托宴會主題。
臺布設計:臺布設計更多以本能層裝飾為主。本次設計以“夏至”為主題,以紅色印章凸顯“夏至”,同時將“夏至”所對應的?“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三候作為裝飾細節(jié)展示,完成以下三種設計方案。
圖4?臺布設計方案
椅套設計:椅套設計同樣以本能層設計展開,以裝飾為主。依據八人宴會需求,將座位數與“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立春、春分、立夏”此八節(jié)對應,以“夏至”為主位,依次對應展開。色彩選擇墨綠,字體選擇小篆,以印章的形式進行裝飾。
宴會服務人員服飾設計:選擇墨綠色緄邊的白色旗袍作為宴會服飾,整體設計集中在束腰上,以“二十四節(jié)氣”節(jié)氣名為裝飾,點綴環(huán)繞,設計如下:
3.5?整體效果設計展示
以情感化設計介入到宴會主題設計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夏至”主題展開,最終完成本次設計實踐。在2022年高職院校餐廳服務賽項的中餐宴會主題設計中,取得全國三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整體效果如下。
4?設計反思與總結
一臺具有文化性、創(chuàng)意性的宴會主題臺面能為賓客營造高雅的宴會氛圍,提升賓客體驗。優(yōu)秀的中餐宴會主題設計需要設計者具備審美能力、設計能力,同時要求設計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設計者依據用戶需求判斷并確定本次宴會的主題,深入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將隱性文化因子轉化為一系列裝飾物品紋樣及元素,通過這種隱喻的方式反映文化主題。而情感化設計通過本能層設計、行為層設計與反思層設計為產品設計提供了具體的設計方法,因此在中餐主題宴會設計中以情感化設計理論作為主題設計的理論指導,能夠有效的設計出極具文化特質與文化底蘊的主題宴會,讓原本停留在裝飾層面的宴會主題具有生命與靈魂。
參考文獻
[1]陳穎.中餐主題宴會臺面創(chuàng)意設計研究——以“吳韻流芳”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20,(10):210211.
[2]段喜蓮.主題宴會設計:內涵、要素與創(chuàng)新[J].現代商業(yè),2021,42(24):3839.
[3]隋斌,張建軍.二十四節(jié)氣的內涵、價值及傳承發(fā)展[J].中國農史,2020,39(06):111117.
[4]劉同宇.二十四節(jié)氣插畫創(chuàng)作中色彩的創(chuàng)新表現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21.
[5]王會,宋玉鳳,杜美麒,等.基于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品提取模型——以發(fā)簪設計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2,(1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