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橋
摘? 要: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是高等教育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強高校思想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之基的重要方式。然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普世價值、拜金主義等西方腐朽思想肆意傳播,給高?;鶎狱h建工作帶來了新挑戰(zhàn)。面對自媒體平臺利用率低、工作內容與時代要求不完全匹配等諸多問題,高校應努力發(fā)揮自媒體的優(yōu)勢,在打造黨建人才隊伍上,提高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和甄別是非的能力;在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上,做到理念新、內容新、方法新;在打造平臺上,加強黨建與自媒體的融合,實現(xiàn)基層黨建工作的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創(chuàng)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2-0054-04
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而言,自媒體具有受眾面廣、主體交互性強、內容凝練性高、傳播即時性快等特點,不僅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平臺、新條件,也為黨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礎、提供了更強力的保障。但自媒體的應用也是利弊共存,高校應發(fā)揮其優(yōu)勢并合理利用,重視理念的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使自媒體更好地為基層黨建工作服務。故此,在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如何利用自媒體實現(xiàn)高?;鶎狱h建工作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議題。
一、自媒體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內涵與新特點
(一)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的新內涵
自媒體時代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終端的迅速普及,催生了一批以微信(社交平臺)、微博(社區(qū)平臺)、嗶哩嗶哩(視頻平臺)、抖音(視頻平臺)等App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新傳播手段,其以交互性、即時性、開放性、個性化的媒介信息傳播特點備受當代大學生喜愛。所以,高校黨務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zhàn),努力探尋自媒體與基層黨建工作的契合點,拓展新陣地、發(fā)展新載體,全面構筑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新格局,切實加強工作的實效性[1]。
在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時代下,高?;鶎狱h建工作必須根據(jù)黨員的新特點、工作發(fā)展的新趨勢,依托微信、釘釘、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短小精悍、圖文并茂等優(yōu)勢,將“視”“聽”“文”等數(shù)字化設備與基層黨建工作交互融合,進一步滿足當代人隨時隨地互動表達的需求,從而有的放矢地對黨員進行培養(yǎng)和教育,更好地調動其主動積極性和自覺能動性,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的特點
自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信息傳播途徑、傳播手段日益革新,以微信、微博、QQ為代表的媒體工具逐漸成為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在以個人傳播為主、群體傳播為輔的今天,自媒體以其傳播主體多樣、傳播內容精煉、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更好地滿足了大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這也就要求高校黨務工作者應與時俱進,合理利用自媒體平臺,不斷革新基層黨建工作。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特點,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闡釋:
首先,具有受眾覆蓋面廣的特點。移動智能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為高?;鶎狱h建工作提供了現(xiàn)代化物質手段,加速了黨員間的互動交流,自媒體平臺所具有的時效性、互動性特征愈發(fā)顯著。通過靈活利用各類形式多元的自媒體工具,組織動員全校黨員納入智慧黨建管理系統(tǒng),構建三位一體基層黨建微平臺,打造主體多元、內容豐富的多維度基層黨建新格局,實現(xiàn)網絡全覆蓋。依托自媒體工具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可以有效改變傳統(tǒng)工作中對時間、空間等方面的束縛,進一步擴大了受眾范圍,能大大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通過黨建網站、官微、公眾號等網絡載體形成育人合力,整合智慧黨建、道德講堂等網絡資源,創(chuàng)造性開展組織活動,推動黨員學習教育向自媒體平臺延伸,實現(xiàn)基層黨建的全面、廣泛、立體式覆蓋[2]。
其次,具有主體交互性強的特點。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的開展,實時互動是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也決定了高校黨務工作者和黨員之間交流是雙向自由的,兩者地位、話語平等,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自上而下”的單向傳播方式,真正實現(xiàn)了多元主體之間的實時交流。在自媒體空間里,每個主體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不僅可以自由地通過各類App軟件獲得學習資料、黨建資訊和時政要聞,還能向他人傳遞信息,并通過制造、瀏覽、評論、收藏、轉載等形式進行溝通交流和信息反饋,以達到主客體雙向互動的效果。與此同時,全校師生黨員不再是被動接受黨建資訊的客體與受眾,黨務工作者也不再是信息發(fā)布的主體,所以要充分運用自媒體工具,積極調動基層黨建信息傳播主體和客體的主動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基層黨建工作中單向灌輸?shù)姆绞?,逐步實現(xiàn)主客體雙方的雙向互動,從而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影響力。
最后,具有內容凝練性高的特點。基于自媒體平臺所傳播的基層黨建信息內容簡練、載體多元,滿足了新時代背景下大眾群體獲取信息的個性化需求。在自媒體時代,依托微載體向黨員傳遞黨建信息,既要牢牢把握黨員的思想動態(tài),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代入到黨員的學習情境中,提高其對新形勢、新事件、新輿情的關注熱度,還要確保這些內容符合黨員的閱讀習慣、迎合其個性化心理傾向。因此,高校黨務工作者應利用多元化自媒體平臺,將熱門話題、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時事新聞等信息資源加以統(tǒng)整和編排,合理轉換成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生動內容,并借助微視頻、微電影等形式呈現(xiàn),扎實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感染力。自媒體的運用破除了傳統(tǒng)黨建工作內容的單一性、改變了工作方法的不足,以貼近黨員思想的真實案例引導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基層黨建的親和力。
二、自媒體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原則
(一)調適性原則
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推進、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自媒體工具迅速普及,大大影響了大眾群體的行為方式、思維習慣[3]。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群體呈現(xiàn)出思想獨立、價值觀務實、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特點,教育受眾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意識逐步增強。高?;鶎狱h建工作迫切需要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緊握學生黨員的新特點和特變化,結合他們的實際需求切實有效地開展黨建工作。對此,應遵循調適性原則,根據(jù)時代需求改變因循守舊的工作理念和方式,靈活協(xié)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基層黨建工作,探索出一條符合新時代發(fā)展、符合黨員實際、符合基層黨建工作目標的新體系。
(二)系統(tǒng)性原則
高?;鶎狱h建工作的系統(tǒng)性,指的是工作體系內應具有穩(wěn)定的組織運轉力、協(xié)調力,保證各個部門的銜接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緊扣,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在以往的基層黨建工作過程中,時常存在有號令無行動、有工作無考評的問題,致使工作體系缺乏系統(tǒng)性的考慮,嚴重制約著基層黨建工作實際效率的提升。因此,高校黨務工作者應遵循黨建工作的基本原則,以自媒體平臺為載體,以符合新時代黨員認知結構和閱讀習慣的內容為抓手,采取系統(tǒng)、科學的管理體系,使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部門、各要素、各環(huán)節(jié)緊密連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三)科學性原則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性,指的是以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和基本理論為引領,結合新時代國家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發(fā)展目標和基本要求,把握自媒體時代學生黨員的特征、發(fā)展規(guī)律,在黨員發(fā)展、培養(yǎng)、教育等方面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方法,完善工作體系。新形勢下,高校黨務工作者應不斷學習黨在長時間實踐過程中積累的黨建方法,積極運用科學、現(xiàn)代的工作方法,如利用新型網絡載體的優(yōu)勢大力傳播科學理論,加快科學體制的構建,促進基層黨建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管理,以此加強自媒體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水平。
三、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
自媒體時代具有生動、迅速的特點,基于自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高?;鶎狱h建工作,不僅可以改變其單調、陳舊的工作現(xiàn)狀,還能夠為黨建教育營造舒適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但是,當前高?;鶎狱h建工作普遍存在“重發(fā)展,輕教育”的現(xiàn)象。對此,高?;鶎狱h建工作要順應自媒體發(fā)展潮流,充分運用網絡媒介平臺與新媒體技術,大力加強黨建工作隊伍的建設,與時俱進地更新黨建工作理念,優(yōu)化黨建工作內容,探索自媒體技術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路徑,從而提高高?;鶎狱h建工作的成效。
(一)創(chuàng)新隊伍:打造一支基層黨建工作人才“新”隊伍
1. 切實提高工作隊伍的媒介素養(yǎng)
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一支信念堅定、理論素養(yǎng)扎實、媒介素養(yǎng)過硬的人才隊伍[4]。一方面,高?;鶎狱h組織建設應緊隨時代腳步,牢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順應新形勢,積極培養(yǎng)一批政治基礎扎實、新媒體技術精通、熟知自媒體平臺操作流程的黨務工作者,在此基礎上組建一支人才隊伍;黨務工作者則要善于運用自媒體工具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方法、拓寬工作途徑,妥善應對自媒體環(huán)境中基層黨建工作所面臨的新問題,從而推進工作順應新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另一方面,切實提升全校師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由于自媒體空間具有極強的虛擬性,任何人都可隨心所欲自由地發(fā)表言論,再加上學生黨員個性鮮明,信息判斷力匱乏,極易被錯誤思想、腐朽觀念所影響,其媒介素養(yǎng)亟待提升。所以,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應加強思想引領,重視提高學生黨員甄別是非的能力,同時肅清自媒體環(huán)境,在源頭上對自媒體空間不良信息進行凈化。
2. 積極構建黨員聯(lián)動微社區(qū)
依托自媒體構建“學城聯(lián)動——資源共享”的微社區(qū)是高?;鶎狱h建工作題中的應有之義,有助于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質”與“量”。通過大面積宣傳、積極動員,引導師生黨員主動加入“微社區(qū)”,形成一支黨建工作隊伍。高校在構建“微社區(qū)”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管理為輔、服務為主的行動準繩,對申請加入的黨員應進行思想、道德素養(yǎng)等多個方面考評,保證“微社區(qū)”所有成員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質。與此同時,高校黨務工作者應重視微社區(qū)黨員的教育、管理和考察工作,依托這一平臺設立動態(tài)管理系統(tǒng),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社區(qū)黨員進行線上學習、線上交流等活動,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進一步推動自媒體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高效發(fā)展。
(二)理念創(chuàng)新:做到黨建工作理念與時俱進
1. 牢固樹立“大黨建”理念
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指的是破除陳舊觀念和思維定式,解決現(xiàn)階段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所以,在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應轉變傳統(tǒng)固化理念,牢固樹立“大黨建”理念,拓寬工作視野,既要將工作者鎖定在專職黨務工作者,還應構建黨建組織結構,形成各部門之間相互合作的新媒體工作機制,按照黨章要求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更要不斷學習黨的優(yōu)良作風、總結基層黨建工作的新經驗,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全校上下重視基層黨建工作的氛圍[5]。
2. 正確樹立與時俱進理念
首先,高校黨務工作者應破除傳統(tǒng)理念的桎梏,進一步形成大局觀和全局意識,以預見性、前瞻性、開放性的眼光看待基層黨建工作,切實推動工作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還應摒棄“僵化”“滯后”“靜止”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正確認識自媒體傳播的特點,不斷拓寬基層黨建工作內容的高度、深度和寬度,依托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對學生關注的輿情輿論進行科學引導,把握學生黨員在使用不同自媒體平臺時表達的觀點,利用自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掌握基層黨建工作的主動權。其次,意識到自媒體平臺為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帶來的緊迫感,應在繼承傳統(tǒng)觀念優(yōu)勢的同時,樹立持續(xù)學習、緊跟時代的理念,學會帶著新理念、新知識進行黨建工作,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三)內容、方法創(chuàng)新:內容變多維、方法變主動
1. 在工作內容上由單一向多維轉換
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建工作內容必須由單一向多元轉換。由于傳統(tǒng)基層黨建工作內容較為單一、教育內容隨意,所以黨務工作者應主動利用自媒體平臺,依托校園網、智慧黨建等形式進行黨性教育活動,將基層黨建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等相融合,推動基層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深度融合發(fā)展。一方面,在學生黨員教育方面,應確保教育內容的先進性、生活性,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另一方面,豐富黨組織生活內容,積極舉辦多元化的文體活動,如網絡知識競賽,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
2. 在工作方法上由被動向主動轉換
傳統(tǒng)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通常以上傳下達的方式如座談會、講座等形式進行,這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實效性。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求基層黨建工作依托自媒體平臺,實現(xiàn)工作方法由被動向主動轉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發(fā)揮民主精神,從黨員自身利益入手,不斷調動其接受黨性教育的自覺能動性,使其自動成為傳播的主體;也要推動黨員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關注黨員黨性修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使基層黨建工作扎根于黨員的生活之中;還要將“鍵對鍵”與“面對面”有機融合,搭建“線上”自學、“線下”討論的工作機制,構建基層黨建交流平臺,幫助黨務工作者及時獲取黨員信息,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黨建工作。
3. 在工作平臺上向自媒體延伸
首先,構建“學校—學院—黨支部”三級自媒體平臺,平臺匯集黨的方針政策、最新的黨課培訓、新聞觀察等多項內容,這些板塊的內容有圖、有文、有視頻,可進一步滿足師生的多方面需求[6]。其次,構建流動黨支部之家,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和管理。通過微信群、釘釘群等媒介空間,創(chuàng)建黨的網絡大家庭,即時推送黨的先進理念、最新理論成果等內容,做好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最后,建立黨建網站,設立馬克思板塊、教育板塊、校內外新聞板塊等,讓黨員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國內外重大時事以及校內重要新聞;建立黨建論壇,讓黨員在線上平臺表達自身的看法與觀點,從而實現(xiàn)管理更精準、監(jiān)督更有效的黨建工作目標。
四、結語
在自媒體時代,高?;鶎狱h組織應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堅定、媒介素養(yǎng)過硬的人才隊伍,加強主流價值觀的引導與教育;應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牢固樹立“大黨建”觀念,依托新理念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應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容和方法,主動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黨性教育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應借助自媒體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平臺,依托線上平臺舉辦黨建知識競賽、思政教育等活動,擴大基層黨建工作的輻射面。
參考文獻:
[1] 劉建榮. 高校運用自媒體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探索[J]. 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2(03):87-90.
[2] 李建華. 新時代民辦高?;鶎狱h建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基于實施基層黨建品牌戰(zhàn)略的視角[J]. 作家天地,2021(22):149-150.
[3] 黃鑫,胡曉佳,王青. 融媒體時代下高?;鶎狱h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分析[J]. 品位·經典,2021(07):88-91.
[4] 解軍強,張文孝,王丹丹,等. 自媒體視域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究[J]. 成才,2021(03):17-18.
[5] 王凱通. “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基層黨建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機制的研究[J]. 大學,2020(33):30-31.
[6] 宮萍.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基層黨建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 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9(19):428.
(薦稿人:李延齡,長春理工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