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將至,勝利就在前方,同學們要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這場“戰(zhàn)役”,趙老師在這里陪著你們,望能做你們堅強的后盾。
特邀嘉賓:趙玉淵,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高中教育工作二十余年。
趙老師:
所有人都強調(diào)信心很重要,可我從小就是一個信心不足的人。我的成績明明不差,可每次考試前都覺得可能會考砸。我該如何進行自我激勵呢?
小李
小李同學:
趙老師教給你三個方法:
一是榜樣。大家一般會選擇優(yōu)秀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不過,時時刻刻為自己找榜樣的后果就是自己處處不自信,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所以個體偶爾也應以自己為榜樣,告訴自己:“我”也擁有別人沒有的優(yōu)勢,或者擁有某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二是目標。目標在心理學上常被視為“誘因”,即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外在事物。若能設置適當?shù)哪繕思?,則可激發(fā)個體的動機,達到調(diào)動積極性的目的。一般來說,個體對目標越看重,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個體設置的目標應合理可行,最好分成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三是獎懲。獎勵是肯定或贊揚一個人的行為,使個體能夠保持這種行為。懲罰是否定或批評一個人的行為,以便個體能夠消除這種行為。適當?shù)膽土P不僅可以消除個體的不良行為,有時還可以將消極因素轉(zhuǎn)化為積極因素。
趙老師
趙老師:
我總擔心同桌在下次考試時的成績超過我,每次這么一想,我就覺得既討厭他,又對不起他。
小錢
小錢同學:
考試固然意味著同他人競爭,但就個人發(fā)展來看,歸根結(jié)底是同自己競爭。通過試卷與分數(shù),個體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根據(jù)現(xiàn)有的問題加以改進,查漏補缺。因此,個體把注意力放在擔心其他同學會不會超過自己這件事上,是對個人成長非常不利的。因為這種擔憂使得個體的思維離開了眼前的中心任務,將大量的精力浪費在了無根據(jù)的猜測上,隨之導致各種負面情緒無限產(chǎn)生,既壓縮了復習時間,又破壞了人際關系,得不償失。個體應該排除雜念,抓住重點,立足于自我成長,同時善于汲取其他同學的成功經(jīng)驗。
趙老師
趙老師:
高考期間的睡眠該如何保證?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每逢大考必失眠,第二天掙扎著起床后便感覺頭昏腦漲,早飯都吃不下,所以我大考的成績總是比小考的成績差。我現(xiàn)在很擔心高考期間睡不著。
小孫
小孫同學:
考前失眠仔細分析起來,往往由多種因素引起,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由焦慮引起的。對此,趙老師建議你采用以下三種方法改善失眠。
第一種,關燈后仰睡,先做一次舒暢的深呼吸,緩緩吸氣再緩緩吐氣。做完第一次呼吸后,在第二次吸氣時,對自己說:“放松,放松……”這樣做有利于把一些容易引起自己情緒異常的詞語和景象移出大腦。第二種,也是關燈后仰睡,先做三四次深呼吸(方法同上),然后進入冥想。你想象在黑暗中有一個白點,集中注意力控制這一想象中的白點進行緩慢的順時針運動,運動大約三十次,再逆時針運動三十次,不知不覺中,你可能就睡著了。第三種,不刻意入睡。你躺上床后,先放空自己的大腦;然后告訴自己,沒有睡意不必著急,讓自己的心情處于不焦不躁的狀態(tài);最后想象自己躺在海面的小船上,海風微微吹過,小船微微蕩漾,自己仿佛躺在搖籃中……
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