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省
王愿堅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他擅長以革命斗爭生活為題材,通過凝練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藝術手法,塑造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黨費》是其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為背景,講述了共產黨員黃新與國民黨反動勢力斗智斗勇,最后為掩護“我”而犧牲的故事。在交代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同時,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對主人公黃新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展現了其對黨、對革命事業(yè)的無比忠誠,塑造出一位質樸、忠貞的女共產黨員的形象,成功引起了無數讀者的情感共鳴。本文就談談《黨費》中描寫人物形象的幾種方法。
一、肖像描寫
在小說中,肖像描寫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描寫方法。通過描寫人物的肖像,可以展現人物的生活經歷、性格特征,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向讀者傳遞更多與人物相關的信息。
在《黨費》中,作者從“我”的視角入手,寫“我”與黃新的初次相見,并對黃新的外貌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八瓷先ヒ呀洸恢拐f的那年紀,倒像個三十開外的中年婦人了?!闭挝瘑T魏杰在向“我”介紹黃新時,說她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媳婦”,但“我”看到黃新時,卻發(fā)現她已經“像個三十開外的中年婦人了”。很顯然,艱苦的生活條件、險惡的斗爭形勢,再加上對參軍的丈夫的思念,都使得這位年輕女性心力交瘁。艱苦的生活與艱難的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作者通過寫人物的真實年齡與相貌之間的巨大落差,反映了人物的遭遇,充分展現出人物大無畏的斗爭精神?!邦^發(fā)往上攏著,挽了個髻子,只是頭發(fā)嫌短了點;當年‘剪了頭發(fā)當紅軍的痕跡還多少可以看得出來?!秉S新雖然也挽著髻子,但頭發(fā)明顯有些短。“我”猜測是因為她之前“剪了頭發(fā)當紅軍”的緣故。在反動勢力的壓迫下,百姓們的日子都特別苦,連婦女們都紛紛響應號召,剪掉頭發(fā),拿起武器參加戰(zhàn)斗。從這一細節(jié)中,我們不難看出,黃新曾經颯爽英姿,對革命事業(yè)非常忠誠,是個“根正苗紅”的好同志?!澳槻辉趺簇S滿,可是兩只眼睛卻忽悠忽悠有神,看去是那么和善、安詳又機警”?!澳槻回S滿”是因為平時缺衣少食,生活條件不好,但不豐滿的臉卻襯得黃新的雙眼格外有神?!昂蜕啤苍斢謾C警”,“和善”說明黃新樸實、友善,“安詳”說明此時的她情緒十分穩(wěn)定,而“機警”則表明她雖然個性溫和,但并非對當前的形勢一無所知,相反已經準備好隨時面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作者抓住人物外貌中最為突出的特征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使得黃新這位女共產黨員的形象躍然紙上。
二、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也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精彩的語言描寫不僅能夠展現人物的情緒變化,而且有時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主題的作用。
在《黨費》這篇小說中,作者詳細地描寫了人物的語言。其中,有幾處語言尤其值得我們認真品味。“半天,她說話了:‘同志,你不知道,跟黨斷了聯系,就跟斷了線的風箏似的,真不是味兒啊!……有我們在,有你們在,咱們想法把紅旗再打起來!”黃新的話語簡單、樸實。從這番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黨組織被黃新放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黃新是一名黨員,其所有的行動都要遵從黨的安排與指揮。但是由于反動勢力的圍剿,她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v然有斗爭的意愿,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而“我”的到來無疑為她撥開了眼前的迷霧,也使得她再次有了奮斗的方向。當“我”第二次下山,再次見到黃新時,她正在為山上的同志們腌制咸菜。她的小閨女“妞兒”在一旁餓得哇哇哭,想要咸菜吃。黃新一面干活一面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這是媽要拿去賣的,等媽賣了菜賺了錢,給你買個大燒餅……什么都買!咱不要,咱不要!”這番話完全符合一位母親的身份特點,同時也透露出絲絲艱辛。當時物資短缺,黃新好不容易湊齊了一筐子咸菜,只想送給山上的同志們,希望他們能夠渡過最艱難的時刻。妮兒卻無法理解母親的苦心,只是一個勁兒地哭鬧。即使如此,黃新也沒有順從女兒的愿望,反而十分堅定地拒絕了女兒,可見她對黨、對組織的一片忠心。黃新為了能夠讓“我”成功脫困,在被白匪抓住時大聲吼道:“孩子,好好地聽媽媽的話??!”當時的妞兒還小,必定不懂黃新這句話的意思。因此,黃新的這句話其實是說給“我”聽的。她希望“我”帶著所有的物資,帶著她的孩子妞兒安全地離開這里,而不是沖出去和白匪拼命。人物的語言充分地展現了黃新堅毅果敢的性格特點,使得黃新的形象更為豐滿。
三、動作描寫
人物的動作往往能反映其內心的活動。精彩的動作描寫不僅可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活,而且能將人物的情感準確地傳遞給讀者。
在小說中,白匪得到消息前來搜查。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黃新先讓“我”躲到閣樓上去,然后“把菜筐子用草蓋了蓋,很快地抱起孩子親了親,把孩子放在地鋪上,又霍地轉過身來”。在作者的筆下,黃新這一連串的動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看似剎那間便完成了,實則透露出她內心極其復雜的情感。黃新先用草把菜筐子掩蓋起來,說明在她的內心深處,那筐咸菜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她抱起孩子“親了親”。這一“親”透露出她對孩子的依戀與不舍。因為她明白,即將發(fā)生的事對她而言是滅頂之災,她會因此丟掉性命,但她并沒有遲疑。待到做完這一切,黃新方才“霍地轉過身”?!盎舻亍闭f明她的動作很急很快,也說明這是她下意識的反應。今天的局面可能是她思量過千百遍的,因此當一切真正來臨的時候,她才會顯得如此的從容不迫。當白匪出現在門前的那一瞬間,“她連忙轉過身來,摟著孩子坐下,慢條斯理地理著孩子的頭發(fā)”。此時黃新的表現就如同尋常的鄉(xiāng)下婦人,沒有絲毫的慌亂?!稗D身”“坐下”“梳頭發(fā)”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就仿佛“我”根本就不曾出現過。黃新的這一系列動作充分展現了一名地下黨員應有的素質,也展現了其隨時準備為黨、為革命犧牲的精神品質。
作者通過傳神的肖像描寫、樸實的語言描寫、精彩的動作描寫,刻畫出了黃新這樣一位大義凜然、性格剛毅的女共產黨員的形象,在表達贊美之情的同時向讀者傳遞出革命必勝的信念。即使是在如此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仍然有無數共產黨員團結在人民群眾的周圍,堅定不移地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斗。這樣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