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被譽為滑雪王國,也是《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的故鄉(xiāng)。
從格勒諾布爾火車站出發(fā),1.1公里的路程步行只需16分鐘,就可以到達格勒市最大的書店阿爾托書店;也可以乘坐貫穿整個城市的有軌電車,三站路即可抵達。無論在哪個方位,從林林總總的現(xiàn)代建筑群背后,都可以見到矗立的山峰,或白雪皚皚或青翠葳蕤,正如司湯達所說:“每一條路的盡頭都是一座山?!?/p>
阿爾托書店坐落在23號大街上,處在市中心著名的格雷內特廣場的一個角落里,可謂鬧中取靜。建于1801年的書店外表十分普通——三層樓的獨立建筑,底層的三個玻璃櫥窗陳列著各種書籍,張貼著書店舉辦作者與讀者見面會的廣告以及動漫海報。櫥窗間隨處可見的斑駁陳舊的磚塊,仿佛向路人隱約含蓄地透露出它的漫長歷史和塵封往事。
一走進書店,迎面的中廳里一個低柜上擺滿書籍,卡夫卡的頭像映入眼簾,靠墻的一面是暢銷書籍,其中不乏榮獲龔古爾獎的作品,該獎是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獎之一;左邊大廳的四周擺滿了木制書櫥,中間安置著或圓或方的書桌。大廳的主題是文學,主要展示法國和世界各國的現(xiàn)代小說,后者又以英美文學居多,占據了兩個書櫥。在群英匯集的法國文豪的諸多作品中,書店為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設立了一個醒目的專欄。外國小說中,中國作家劉慈欣“三體系列”的《黑暗森林》,英國哈里王子的《備胎》等都能找到,可謂視野廣闊,與時俱進。
右邊的大廳陳列著為城市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量身定做的書籍,大致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與旅行相關的文學作品,第二部分是和山脈與滑雪有關的話題,包括登山指南、越野滑雪、山地氣象、雪與雪崩以及戶外和雪崩時的急救等。雖然滑雪是一項集健身與娛樂于一體的運動,且極具刺激性,但也是一項技術活,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外,氣候、雪質與雪道也至關重要。大家對若干年前被稱為“車神”的前世界賽車冠軍舒馬赫的滑雪事故一定記憶猶新,當時的事故地點就在格勒諾布爾附近的滑雪場。所以,這些書是滑雪愛好者的良師益友。此外,山地自行車也是當地熱門運動之一,相應的書籍也不在少數。在大廳一側還矗立著許多3D地圖,凹凸立體的輪廓直觀清晰,書店不僅出售地圖,也提供配框服務,且明碼標價。
沿著蜿蜒的樓梯繼續(xù)上行,更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探索的欲望也愈加強烈。這個藏書8萬冊的書店,把每個角落都塞滿了書籍,仿佛只有讀者想不到的作品,沒有在里面找不到的圖書。用書筑起的迷宮,讓初來乍到者不斷地迷路。二樓內各類專業(yè)書目不暇接。只要讀者有足夠的時間和體力,待上一整天也不會感到無所事事。書店的最上方還有一個展示廳,主要陳列一些藝術風景照。坐在紅色沙發(fā)上或駐足觀望一下賞心悅目的照片,也不失為一種放松。
回到入口處的中廳,只需拾級而上五個臺階,就進入了一個類似小天井的方形過道。過道雖小,卻別有洞天,此時才能一睹書店的“廬山真面目”。只見四周均是白磚砌成的拱形門,每層三個,層層向上排列組成高墻。其中左邊的一面墻別出心裁地筑成了書店內樓梯的外墻,從門洞里可以時不時看到讀者上下樓梯的身影。這哪里是書店,分明是一個充滿觀賞價值的古建筑,令讀者嘆為觀止。
店員解釋說,書店所在地原是兩座相鄰的豪宅:一座建于15世紀,是查理八世國王的大臣讓·拉博的府?。涣硪蛔ㄓ?6世紀末,主人是讓·拉博的侄孫子。19世紀初在此建立了一家名為費拉里的書店,以經營古籍為主。幾經易主,到了1922年才作為家族企業(yè)傳到了當時還是醫(yī)學生的本杰明·阿爾托手中。兩年后,阿爾托大學畢業(yè),開始致力書店經營,他是法國出版商中第一個推廣使用攝影制版術和照相凹版印刷品的人。1985年,書店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維修和翻新,將經營面積擴大到了2000平方米。
古建筑在這里和現(xiàn)代書店相得益彰:前者不僅為書店提供了與眾不同的立足之地,而且提升了書店的年代感;書店則利用古建筑上的天然隔離墻,在拱形門下擺滿了分門別類的書籍或畫報,書籍和書香滋養(yǎng)了古建筑,在讀者的頻繁光顧中延續(xù)了它的生命。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珠聯(lián)璧合。
誰能想象,這么一家古樸內斂氣自華的書店,自2013年后的八年時間里,因經營困難差點倒閉。直到2020年10月,與成立了僅兩個月的瑞德卡網站聯(lián)手經營后,才走出困境。該網站由一名曾經在亞馬遜工作過的資深人士創(chuàng)立,瞄準了在海外生活的兩百萬法國人閱讀的需求,以免費郵購的方式將書店里23位眼光獨到的書商精選之書,輸送到世界各地,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增加了書店的銷量,營業(yè)額從此節(jié)節(jié)攀升。
筆者在該書店的網站上發(fā)現(xiàn)一個專門的網頁,介紹最新的漫畫。閱讀愛好者只需點擊新書的名字,即可觀看書店放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視頻,初步了解它的內容,既方便又直觀。
此外,這也是一個定期開展各種講座的書店,作者和讀者的交流講座會在它的櫥窗、網站和臉書(Facebook)上發(fā)布通知。而在每一層樓的主題大廳里,都會有一個打折小角落,供讀者選擇性價比高的圖書。至于書店員工的專業(yè)知識,則體現(xiàn)在與讀者點點滴滴的互動中。在店里,員工手寫的閱讀筆記隨處可見,所有員工都能在眼花繚亂的書叢中快速熟練地找到讀者需要的書,聽到最多的話是“我可以幫您在網上訂購”。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在書店經營困難的時候,讀者的支持成為支撐書店的中流砥柱。
在底樓收銀臺的小廳里,別具一格地陳列著制作精美、主題鮮明的明信片;相隔不遠的兒童天地內的書籍、文具和玩具,連成年人都愛不釋手。許多人去書店是為了選購禮物,這也是該店的經營特色之一。
總之,這家坐擁兩百多年的老店變革求生的經營之道,很值得借鑒,其事跡也上了法國各大主流媒體的頭條。
走出書店,不妨去對面的建筑看看,那里不顯山不露水地藏著司湯達博物館。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總是讓人流連忘返。
(源自“上海書展”,標題有改動,內容有刪節(jié))
責編: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