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取材于路遙小說《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之路》,日前正式收官。作為一部文學經典名著的改編劇,《人生之路》在豆瓣收官打分6.9分,還算讓人滿意,但該劇自開播之日起就引發(fā)的文學經典影視改編話題卻沒有終結。文學經典影視化該如何改編,依然值得探討。
《人生之路》是一次“續(xù)寫和改編”。參加高考后入學名額被冒名頂替,“真假高加林”從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盡管劇集注明“部分取材”,但路遙原著影響甚巨,兩部作品難免被拿來比對,爭議也由此而發(fā)?!度松贰吩∶度松ぢ愤b》,在開播前臨時更名,其實是在降低與原著捆綁關聯的程度。劇集開播以后,不少觀眾都發(fā)現該劇對路遙原著進行了不小的改動,比如增加高加林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情節(jié)等。
在續(xù)寫的故事里,高加林憑借文學才華成為了作家,巧珍則因為勤勞樸實做起了保姆,最后還繼承了上海老太太的別墅房產,而高加林和黃亞萍在農村戛然而止的感情線也得以延續(xù)。相較原著,劇版可以說進行了不低于一半以上程度的續(xù)寫,這種大刀闊斧的改寫引起了不少原著讀者的非議。有觀眾認為,路遙的《人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文學青年形象高加林,他的故事有既定的年代背景,對原著人物作貿然的變更,其實也就改寫了原著核心的精神氣質。
原著里作者沒有交代眾人的最終人生走向,這種結尾本身就是一種留白,而在劇版中,高加林在歷經多次磨難后最終來到了上海,巧珍、黃亞萍和馬栓等人也都通過努力奮斗得到了相對圓滿的結局。在原著讀者看來,路遙當年開放式的寫法提供了一種遺憾美學,而劇版高加林的人生走向則顯得過于樂觀積極,甚至有些脫離現實。
觀眾爭議最多的是劇版增寫的情節(jié)趨向于通俗化,讓原著讀者感到一些不適。劇中,高加林沒有了小說中的頹唐氣質,巧珍則由一個內斂含蓄的標準農村女性變成了熱情大膽、敢于追求自我的新時代女性。
在《人生之路》總制片人魏巍看來,《人生之路》是對《人生》的“全寫”,是在路遙的“并非結局”之后書寫一群年輕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下如何奮斗成長。他表示:“我們要告訴今天的讀者,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賦予年輕人新的人生機會,給了這些年輕人更多的發(fā)展自由與選擇……我們在這部劇中著力展現高加林、劉巧珍、高雙星等一代農村青年在陜北黃土地上經歷命運起伏、逐漸完成青年心性向腳踏實地的轉變,又在改革開放時代洪流的激勵下,從西北黃土地奔赴東南沿海城市,尋求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奮斗歷程,力求給今天的年輕觀眾以不斷直面困難的精神力量?!?/p>
“《人生》的原著只有14萬字,是一部中篇小說,要想改編成長度接近40集的電視劇,必然要做擴寫?!蔽何≌J為,劇版在小說的基礎上將人物的走向加以擴寫,并結合當時年代的特色增加新的人物和命運線,符合影視化改編的規(guī)律,也是綜合新時代觀眾特點和需求進行的調整。據介紹,劇中高加林通過文學寫作離開農村、走入城市的人生走向,結合了路遙的自身經歷,并非完全空穴來風。
近年來,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劇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改編是要忠實原著、尊重原著,還是要更貼合當代社會的內在要求?
知名劇評人李星文非常認可劇版改寫的合理性。在他看來,電視劇《人生之路》參照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文學為顯學的氛圍和路遙本人的發(fā)展路徑,續(xù)寫了高加林離開土地之后的故事,是一種合理的構建。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清則認為,這個問題放在國產影視劇的發(fā)展路徑里常問常新,不能一概而論。戴清指出,根據不同文學作品的類型和改編方式,大致可以將影視改編劃分為三個方向,“忠實論”“創(chuàng)造論”和“適宜論”。以小說《人生》為例,“路遙的文學經典經過了時間的沉淀,是有廣泛的讀者基礎的,觀眾基于當初的閱讀體驗對原著是有一定的審美要求的,不能貿然做主題性的大刪大改。”不過,戴清也認可囿于篇幅展開的硬性要求,劇版必然要做情節(jié)的續(xù)寫。
文學經典改編難,關鍵要把握好尺度。李星文提出,一些經典改編劇為了增加可看性而去做功能化的改造,呈現出通俗化的改編傾向,這很容易招致原著讀者的批評,但同時也要看到,文學經典的影視化有助于讓文學傳統(tǒng)更加貼近大眾。戴清也認為:“改編需要保留和尊重原著的精神主旨,在遵循合理性和邏輯性的前提下去做嘗試。”
文學經典改編還要挖掘命運施加于人的矛盾和復雜。文學經典的魅力在于??闯P?,人物和故事的閃光處往往在于精神內核和價值取向。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周志強說,小說《人生》在當時看來,它的主題是“反思”,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一種嶄新的生活理念到來了,人應該作出怎樣的抉擇?它不僅寫出了年輕人的拼搏和奮斗,也隱含了命運施加于人的矛盾和復雜——這是路遙作品真正感染人的部分。路遙小說的成功之處,是凸顯了一代年輕人真正的困境。能不能把當下年輕人的苦惱和焦慮表現出來,成為他們生活內在困境的呈現,可能是《人生之路》在改編過程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他認為,《人生》的改編要先挖掘原著人物本來面臨的社會矛盾、人生處境,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共同經驗的構建來完成改編過程。
(本刊綜合)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