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賞識教育在現(xiàn)實中獲得青睞的時間并不長,尚在一個含苞待放期?;ㄩ_未有時,我們要沉下心來,再認識賞識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辟p識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理解。賞識教育,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獲得自尊、自信的動力,從而使其積極向上,走向成功,實現(xiàn)自我價值。賞識教育無疑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評價的主導方式。但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互不排斥,那種一提賞識就以為再也沒有懲戒容身之處的看法是片面的。我們不能對大力提倡賞識和鼓勵的做法產(chǎn)生誤解。
現(xiàn)實中,賞識教育是遠遠沒有到位的,存在著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偏向。比如,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只肯定其好,具體好在哪里?是態(tài)度、勇氣、思路、結果還是進步?一般都不觸及;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只肯定,而不善于將其引導到學習應用上來;而對容易讓學生自大自負的表揚更是濫用,圖個歡天喜地。這些偏向,可能跟時下的一種浮躁心理有關,很多教師沒有真正理解賞識教育的要義。
從得體和科學的角度看,賞識教育尚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科學的賞識不是停留在對學生卷面分的肯定上,而是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養(yǎng)成、學習方法、言行和思維習慣的正面引導。我們知道,學習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形成,形成學習意識、學習能力,成為身心健全的人。賞識教育就應該更多地圍繞學習來開展。
科學的賞識教育要遵守兩個原則:一個是教師關注和包容原則,另一個是學生樂于改變原則。在我們的身邊,會有不少情況不一的學生,這是一種客觀現(xiàn)實,而我們時不時會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的優(yōu)劣。其實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造就了不一樣的個體。我們應該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和包容,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消除失落感和挫敗感。賞識和鼓勵的目的是要學生動起來,我們的肯定和夸贊,既要給學生以信心和希望,又不能讓他們感到厭倦或無所適從。我們需要努力的就是通過賞識教育,讓學生奔著愿意和善于改變而去。
賞識教育生機可待。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豐縣子固小學)
投稿郵箱: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