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卷)
讀了初中《語文》規(guī)定的14本必讀名著,同學們準備通過小組合作,編制一本閱讀手冊,便于查閱與分享。
1.【步驟一:目錄分類】
同學們計劃將名著按一定的分類方式編排目錄(見上圖左),請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2.【步驟二:板塊設計】
手冊現有三個板塊、七個項目(見上圖右),如增設“思考感悟”欄目,應放入的“板塊”是(? )
A.閱讀準備 B.走進作品 C.分享收獲
3.【步驟三:欄目編輯】
(1)編寫完“內容概要”欄目后,一同學發(fā)現其中有誤,下列有誤的一項是(? )
A.貧苦女子簡·愛為尋求人格獨立、愛情和尊嚴而掙扎奮斗。(《簡·愛》)
B.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歷經磨難,到西天取得真經。(《西游記》)
C.阿龍納斯等人乘坐尼摩船長的潛水艇,在大海中航行。(《海底兩萬里》)
D.人力車夫祥子始終不愿與命運積極抗爭,最終走向毀滅。(《駱駝祥子》)
(2)你想把以下文字編入“片段推薦”欄目,請寫出一條推薦理由。
保爾的小隊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掃積雪。直到這時保爾才體會到,寒冷給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難以忍受。奧庫涅夫給他的那件舊上衣一點也不暖和,腳上那只舊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幾次掉在了雪堆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答:
(3)編寫《水滸傳》“創(chuàng)意表達”欄目時,需要用一幅插圖來表現小說主題。小組同學找到了兩幅圖片(見下圖),請選擇一幅,寫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闡述你的看法。
答:
(2022年河北卷)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兼葭蒼蒼,? ?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________________ ?!彼鶎懙氖且恍┦挛?、一種情境,而所表現的卻是一種情致。
【乙】李白的詩里有一種豪邁之氣。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壯觀的物象,如大鵬、滄海、長風、雪山等,構成了雄奇壯偉的詩歌意象。
【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處間或有小鳥啁啾聲外,幾乎是萬簇俱寂。此時此地我心中溢滿了詩意?!按酥杏姓嬉?,欲辨已忘言”,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1)請在甲段文字空缺處填上相應的詩句。
(2)乙段文字中,黑體的詞語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段文字中,畫線的句子可以讓我們聯想到課文中陶淵明的名篇《________________》。
2.魯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談談這些修改好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2022年陜西卷)
陜西山川壯美,人文薈萃,涌現出許多文化巨人。他們被譽為“三秦大先生”。請你參加“三秦大先生·文化大課堂”綜合性學習活動。
【活動一:做調查·尋足跡】
1.請完成下面的調查提綱,開展“三秦大先生”調查活動。
【活動二:抒胸臆·贊品格】
2.請用一組排比句完成演講稿的開頭部分。
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傳”。
。
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鏈接資料】《史記》在描繪三千年歷史的同時,也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積極進取,建功立業(yè);勇于革新,敢于革命;憂國,愛國……司馬遷曾寫下自己身處逆境的思索——“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若選擇功業(yè)未竟而死,則“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只有發(fā)憤圖強,完成《史記》,才能不負太史令立言之志!
(摘編自張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馬遷》)
【活動三:表心志·繼精神】
3.請仿照畫波浪線的句子,寫一句話,作為你的座右銘。
像牛一樣勞作,像土地一樣奉獻。這句話深刻詮釋了柳青、路遙兩位先生的精神追求。
答:
【活動四:銘教誨·樹豐碑】
4.請從下面句子中,選擇一個語句,正確、規(guī)范、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張載
(2022年江蘇連云港卷)
“花果山讀書節(jié)”邀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連云港籍作家徐則臣回家鄉(xiāng)作讀書分享報告。報告的主題是“閱讀讓我們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
徐則臣認為,閱讀應該是突破我們人生的局限,可以見識一個廣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簡潔的路徑。閱讀可以讓我們有知識,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有格調、為人有格局。在不同的年齡,我們需要讀不同的書。不同的書可以在這個年齡給我們最充分的營養(yǎng),它可以提醒我們如何展開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個年齡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和障礙。
在“推薦一本好書”環(huán)節(jié),徐則臣推薦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推薦理由:這是一部隨時能給想象力充電的偉大作品。
在被提問如何處理忙碌的工作和讀書的時間分配時,徐則臣談到他的一種閱讀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鐵時戴耳機聽書。
1.寫出畫線句子的主干。
答:
2.結合徐則臣的觀點,談談為什么說“少年正是讀書時”。
答:
3.你剛好在讀《西游記》,你把“隨時能給想象力充電的偉大作品”寫在筆記本上,結合自己閱讀《西游記》的感受,寫了一段文字,表達對這個觀點的贊同。這段文字是
。
4.徐則臣的聽書引發(fā)了你和同學關于閱讀方式的討論:電子閱讀會不會替代傳統(tǒng)閱讀?請分享你的觀點和理由。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