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紅 孫文玉
摘要:邏輯學是我國高校中各專業(yè)普遍開設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的現(xiàn)代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發(fā)展具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邏輯學學習在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表現(xiàn)出與日俱增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邏輯學教學的重要性,邏輯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工商管理;邏輯學;教學質量
“邏輯”一詞是從國外引進的音譯詞logic,最初的意思是“詞語”或“言語”(引申出意思“思維”或“推理”);1902年嚴復譯著《穆勒名學》(原名《邏輯學體系》(A?System?of?Logic)),將其意譯為“名學”,音譯為“邏輯”。[1]
《邏輯學》屬于哲學學科門類下,哲學一級學科內的二級學科邏輯學科。它是以思維形式、特別是推理形式為研究對象的基礎性、工具性科學,是各門科學產生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邏輯學作為一門工具性科學,雖然不能直接給人提供詳細的知識學問,但能夠為人們獲得學問、表述和論證思想提供必要的邏輯工具,在邏輯思維的指導下,人們能更理智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各國和地區(qū),邏輯學已經成為大學生必修的課程,邏輯學的教學關系著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發(fā)展。對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開設邏輯學課程對其考學、就業(yè)和工作又有其特殊意義。因此,要提高邏輯學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課程教學的研究和實踐,?不斷提高其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邏輯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邏輯學課程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邏輯學是研究人的思維能力及思維方式的一門學科。我們知道,不用學習邏輯學人也能思考,因此邏輯學的功能并不在于教會人們思考,而是訓練其思維。邏輯學的思維教育功能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思維規(guī)律,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科學的思考,正確的思維一定是符合邏輯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是研究工商企業(yè)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學習工商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領導潛能與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了解事物本質的觀察能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亦才會有正確的決策。邏輯推理的作用就是幫助管理者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里抽象出最本質的規(guī)律性,然后根據規(guī)律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與決策。
(二)邏輯學課程有助于學生通過各種考核
國際上看,GRE、雅思等考試中均有邏輯問題的出現(xiàn);近年來國內舉行并成為熱點的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和國家公務員的入學、入圍考試,都將邏輯學知識運用納入其考試的重要內容;國內外各大公司的面試問題中邏輯問題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2]鑒于邏輯學在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乃至當今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結合工商管理專業(yè)特點,本文認為邏輯學對工商管理專業(yè)重在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整性和論證的純粹性。
(三)邏輯學有助于促進學科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
邏輯學課程的開展有助于高校各學科知識的教學。對工商管理專業(yè)來講,其類下各門課程的知識體系與框架結構都靠邏輯方法構建,或者與邏輯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高數(shù)課,學生對其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掌握與靈活運用都需要理論邏輯和數(shù)理邏輯的指導,對數(shù)學問題的求解本身就是一個依靠公式并運用邏輯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再比如思政課對于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同樣離不開邏輯學中概念、推理等思維方法,這些方法幫助學生辨別是非、善惡。[3]此外,邏輯學不僅有利于學科的各自發(fā)展,也促進了不同課程之間知識的融會貫通。不同學科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lián),例如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中的專業(yè)知識可以相互對照學習,通過思維的發(fā)散可以將兩門課程聯(lián)立起來,更有利于掌握不同知識的場景適用性。
二、當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的邏輯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邏輯學》是普通高校一門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由于其既有人文基礎知識又有推理實踐訓練、既注重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闡述又融合了簡便明了的數(shù)理符號體系,所以,對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來說,學習、理解和掌握、運用起來難度比較大。
(一)各部門對邏輯學教學重視不夠
高校教學方面,雖然近年來高校逐漸意識到邏輯學的重要性,但這種重視程度與其重要性仍不能相匹配,邏輯學教學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4]一方面表現(xiàn)在高校邏輯學專業(yè)學術點少,極少學校設立了邏輯學專業(yè)的碩士點和博士點且招生困難;另一方面高校內很多專業(yè)將邏輯學由專業(yè)課程調成了選修課程,同時急劇縮減教學課時,使得任課教師很難完成安排的教學任務,導致師資力量流失,邏輯學專業(yè)學生也面臨著就業(yè)困境,影響了邏輯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由于學校的重視度不夠,邏輯學教師在授課時也缺乏主動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開展教學時不愿花費過多心思。
科研發(fā)展方面,首先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這兩大權威科研資助基金的立項課題中,邏輯學方面的項目非常少;取得教育部等其他科研資助立項的比例也很低,導致很多邏輯學教師沒有科研支持,只能選擇轉行另謀出路。其次國內很少邏輯學方面的專業(yè)雜志,相關專業(yè)文章只能發(fā)表在哲學等學科類下。最后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獎項邏輯學專業(yè)很難獲得,大部分被分發(fā)給了經濟學、管理學等看起來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更緊密的專業(yè)學科。
(二)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差
由于開設《邏輯學》課程的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基本偏文科,加上課程本身有些難度又屬于選修性質,所以不少學生是為了學分而選的,真正出于公務員考試事業(yè)單位招考和教師資格考試需要,有針對性選修的學生不是很多;而對于后者,學生只是把學習邏輯學當做通過考試的敲門磚,只要能通過就業(yè)考試或資格考試就滿足了,“獲得高分”就是學習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肯定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方式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不完善
一方面,《邏輯學》是研究思維的形式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是形式化方法和非形式化方法、公理化方法和自然演繹方法。因其研究的是特定的符號和公式,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很多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在邏輯學的學習過程當中缺少足夠的興趣和動力。[5]此外,在邏輯學的教學實踐當中,很多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單一,教學過程多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上課完全是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課堂教學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當前高校的邏輯學考核方式主要為30%平時成績+70%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表現(xiàn)、平時作業(yè)等;期末考試是一張有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的閉卷試卷。為了讓學生通過考試,老師會在課上給學生勾畫考試重點,期末復習變成了猜題、背答案,導致學生寄希望于期末的重點筆記而虛度了平時的學習時間。[6]
(四)教材內容與時代需求不相符
當前邏輯學使用教材數(shù)量較少且應用性不強。一方面,大部分教材往往重理論而輕實際。在進行教材編排時單純的概念、符號等占了大量篇幅,可供學生思考分析的實際案例屈指可數(shù),這種教材致力于讓學生接收枯燥乏味的基礎理論知識,卻忽視了邏輯學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7]此外,不同專業(yè)對于邏輯方法的掌握深度要求不同,教學著重點也不同,但教材的選擇卻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另外,在邏輯學滲透進各大考試面試的背景下,其教材內容并未與形勢相緊密結合。近年來公考、MPA聯(lián)考、雅思等大型考試內容中均涉及大量邏輯學問題,這對于高校邏輯學教學與改革是一個重要信號和導向。但目前不管是教材編寫還是教師授課,都還未對此引起重視,很少有人在邏輯學教學中關注各類入職考試的真題。
(五)教師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
邏輯學內容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思維與推理部分、基礎邏輯(《普通邏輯》)和符號邏輯。一方面,由于課時縮減,授課教師只能選取邏輯學部分知識內容展開教學;另一方面,考慮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師在課程中往往偏向于著重講述第二部分即《普通邏輯》。[8]但邏輯學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缺少了第一部分(思維與推理)學習的鋪墊,學生直接進行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會感到非常抽象,大量的純粹的公式、符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從而導致對學習邏輯學失去興趣。
此外,由于課程內容不統(tǒng)一,教師在教學中會根據自身偏好選擇教學內容,導致教學內容與當前時代需求不符。例如邏輯學中的論辯部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辯證能力,但由于這部分知識講授起來不太容易,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對此部分內容往往采取略講甚至忽視的態(tài)度;反而對歸納推理等簡單的邏輯方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講授,這無疑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
(六)缺乏更深層次的課程安排
高校開展邏輯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一是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其運用符合邏輯的思維方法從不同視角辯證地看待問題。但這兩項教學任務都很難實現(xiàn)。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高校只在四學年中的一學期開展了基礎邏輯的教學,缺少后續(xù)更深層次的課程安排來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運用。很多學生在期末考試結束后就忘記了學過的知識,更別說將其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了。
三、提高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邏輯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對策
(一)擺正邏輯學教學的功能和地位
高校的態(tài)度影響了邏輯學教師的授課理念,而教師的上課方式又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行動。一方面,課程設置上應將邏輯學定位于必修課的范疇,同時在增加每學期教學課時的基礎上考慮一學年內設置基礎邏輯與深層次邏輯運用的連續(xù)教學,來加強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另一方面,積極組織以邏輯學知識運用為主題的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相關賽事,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此外,教育部門也應積極響應,對高校邏輯學教學發(fā)展從政策上、財政上都給予大力支持??梢圆欢ㄆ跔款^組織各高校間的邏輯學人才交流大會以及對發(fā)表重要科研成功的相關人才進行物質獎勵或榮譽表彰。
(二)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國內設置邏輯學本科專業(yè)的高校不多,設置碩士點、博士點的更是寥寥無幾,導致邏輯學教師專業(yè)知識水平無法達到預期。大部分教師只是在本科時上過相關課程,并未針對邏輯學專業(yè)進行系統(tǒng)地深入學習。前文提到由于高校對邏輯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師資力量流失,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9]因此高校應注重邏輯學教師的培養(yǎng),可以派遣教師去邏輯學學術水平高的院校進行深造,或者邀請資深的邏輯學專家來本校開展相關講座,以此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進而實現(xiàn)更好的授課效果。
(三)更新教學觀念,聯(lián)系抽象理論與現(xiàn)實
為了彌補當前教學的不足,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觀念,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傳授新的知識。當前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教學組織者,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收知識的容器,兩者之間應多建立互動,創(chuàng)造師生交往的機會,讓每節(jié)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10]
在邏輯學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增強邏輯學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將抽象的邏輯理論應用到現(xiàn)實事例當中來,這不僅能夠獲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還能將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上來,達到邏輯教學優(yōu)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邏輯學知識如何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并學會在生活當中運用邏輯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邏輯學中有很多固定的概念、規(guī)則、術語等,這些就像物理中的公式一樣,學生獨自是沒有能力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授課還應以老師講授為主,但這不是讓老師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趣味的灌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其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邏輯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綜合性的采用案例教學法、實戰(zhàn)教學法和對比教學法等方法。[11]
1.案例教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從經典文學、現(xiàn)實生活等中截取經典案例,提前讓學生分組思考討論,課上再一起分析、探討。[12]案例分析既可以引出新的知識點,也可以作為學完一個知識點后的鞏固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實戰(zhàn)教學法
鑒于當前國內外各類考試及面試都將邏輯學問題考慮在內,日常教學時可以挑選一些考公或者入職面試的真題給學生練習,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3.對比教學法
對于一些易于混淆的概念,將它們整理在一起進行系統(tǒng)性地教學。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不易理解的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對比思維能力。
(五)考核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
針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投入性差的問題,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將平時成績的比重由30%提高到50%,注重平時考核,每一章節(jié)學完,通過對案例的綜合分析或者對一道綜合應用題來考察學生掌握和運用邏輯知識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可將一些課堂上組織的趣味活動納入平時成績考核中來,如辯論賽、案例角色扮演等。此外,期末考試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取消重點筆記勾畫環(huán)節(jié),客觀題減少,適當增加分析和推理題,取消標準評分制,鼓勵學生思維發(fā)散、勇于創(chuàng)新。[13]
(六)科學調整授課內容
教師應主動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地設計與制定。首先對于一些學生易于理解掌握的部分采取略講或者學生自講的方式即可,如簡單的歸納推理、概括推理等方法;其次精講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有益處、應用性較強的部分,如論辯、判斷及推理、基本規(guī)律等。此外,對于一些學生不易接受且實用性不高的部分同樣采取略講的方式。[14]盡量做到簡單的部分概括講、抽象的知識具體講、乏味的理論趣味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邏輯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加強提高其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與應用能力,將邏輯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邏輯學課程教學應該注重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教師要加強邏輯學教學方面的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改進、完善邏輯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把邏輯學知識內化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邏輯學中只要師生雙方都能端正態(tài)度,教師積極教學、學生主動學習,勇于克服畏難情緒,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趣味性,把紛亂復雜的符號變得易于理解,將邏輯知識轉化為能力,實現(xiàn)知識遷移,邏輯學的教學質量就能得到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1]?顧龍飛.高校文科邏輯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教育觀察,2022,11(10):109-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