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愛珠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三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筆算乘法技能。適切的作業(yè)可以將枯燥的計算訓練變成有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活動,從而提升練習的有效性。具體可以這樣開展教學。
一、嘗試練習,初探規(guī)律
1.算一算。教師出示題目:算一算“24×63、36×42”這兩題的積分別是多少,再看一看這樣一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讓學生先用筆算做題,再同桌校對答案,最后討論這一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2.說一說。教師提問:通過計算、觀察、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
預設:兩道題的計算結果相等;兩個算式中,兩個乘數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字位置互換。
二、自編算式,引發(fā)沖突
教師提問:你能寫出幾組類似上述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預設:學生會根據“24×63、36×42”編出形如“ɑb×cd、dc×bɑ”的算式,如25×72與27×52、96×46與64×69、45×29與92×54、34×86與68×43等。
通過計算、討論自編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發(fā)現:盡管這幾組題的“形狀”相似,但有些運算結果相等,有些運算結果卻不相等。
三、多元解讀,探究規(guī)律
教師提問:想一想,運算結果相等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
(1)從“形狀”角度看,24×63與36×42這兩個算式中,因數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字位置互換。
(2)從數位上數字乘積的角度看,每個算式中,兩個十位上的數字相乘的積,與兩個個位上的數字相乘的積相等(如圖1)。
四、再次驗證,提升能力
1.學生嘗試編題。教師提問:你能根據發(fā)現的規(guī)律,再創(chuàng)編幾組這樣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嗎?
預設:學生能編出諸如13×93與39×31、26×93與39×62、48×42與24×84等算式。
2.同桌交換驗證。機械的計算作業(yè)對學生來說是枯燥的,而借助這樣有挑戰(zhàn)性的素材,運用數學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自主投入到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練習中,能使學生的作業(yè)更有效。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