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報曉
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得到有效改善。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xiàn)在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問題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下應運而生,運用問題在學生與知識之間架起橋梁,先學后教,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中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為學生營造起一個交流、合作的學習平臺。那么如何巧用問題式教學助力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效率,筆者將結合日常的教學實踐,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教材第一章第三節(jié)地球的歷史為例,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提出科學有效的地理問題是基礎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出科學而有效的問題是巧用問題式教學的基礎,那么作為地理教師如何提出有效的地理問題,應該把握以下幾方面:一是研讀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把握課標要求,以課標為導向,將課標要求問題化。二是研讀教材,將教材的編排意圖了然于胸,將重點難點問題化。三是研究學情,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跟教師不同,把學生可能提出的疑問作為問題來源。四是提問的科學性,應避免提出無關緊要、難度過高和學生無法回答的問題,以免課堂出現(xiàn)無人回答的消極現(xiàn)象。筆者在講授第三節(jié)“地球的歷史”時,根據(jù)本節(jié)課課程標準要求,運用地質(zhì)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設計了以下問題。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出梁龍圖文材料,提出問題:身材這么龐大的梁龍,為什么沒能在地球上持續(xù)生存下來?之后在新課講授過程中,學習知識點化石和地質(zhì)年代表時,組織學生自學教材完成任務一,提出問題:化石是怎樣形成的?沉積巖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觀察太行山王莽嶺的地層景觀與生物演化順序圖,思考:什么是地層?地層分布一般有什么規(guī)律?然后,在任務二中提問:地質(zhì)年代表是如何劃分的?為什么把寒武紀作為顯生宙的開始?在學習知識點“地球的演化過程”時,設置小組探究活動作為任務三,讓學生分組從海陸、大氣等地表演化、生物進化和礦產(chǎn)形成等方面,探究地球的演化過程。讓學生觀看地球46億年的壓縮演化歷史視頻,思考地質(zhì)年代表中的時間分別大致對應一天中的什么時刻?之后請小組代表評選出你認為影響地球歷史的重大事件,并給出理由。
二、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解決問題是關鍵
新課程改革一個顯著特點是地理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因而如何解決問題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問題式教學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問題式教學過程中講求方式方法,引教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要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自主解決問題,將問題分成任務環(huán)節(jié),利用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驗來解決問題。二是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對于體現(xiàn)教學的重難點的問題,學生獨自若無法快速解答,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來解決比較難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小組成員之間思維的碰撞,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三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對于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引導的方式,點撥問題,化難為易,學生受啟發(fā)從而解決問題。比如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將學生分為前寒武紀組、古生代組、中生代組、新生代組四個小組,各小組為自己所處的地質(zhì)年代代言,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地球的演化過程,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多樣化評價是問題式教學成功的保障
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評價和競爭機制,課堂氣氛將難以得到提升,課堂上也就難免出現(xiàn)“看客”。高中地理教師是問題式教學的推動者,為此,教師應該重視多樣化評價,可以采用學生自評、組內(nèi)成員互評、組與組評價、教師點評等評價模式。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是必要的,可以結合小組表現(xiàn)進行打分、考核與獎勵,獎勵的形式可以是口頭表揚、物質(zhì)獎勵、榮譽稱號等。筆者在本課中采用小組積分制,將每個問題設定相應的分值,學生答對一題則獲得該題的分數(shù),最后統(tǒng)計得分,評選出得分最高的個人和小組進行獎勵。
總之,如何巧用問題式教學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效率,需要高中地理教師不斷地思考并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更好地將問題式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進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