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一詞,一般用來形容龐然大物,甚至連美式快餐麥當(dāng)勞的一款漢堡也以此為名。有趣的是,“巨”是一個比較罕見的姓氏,“巨無霸”曾是一個人名,他是王莽麾下的一員猛將。
“巨無霸”確實是一個人名
“巨無霸”一詞,一般用來形容龐然大物,甚至連美式快餐麥當(dāng)勞的一款漢堡也以此為名。有趣的是,“巨”者,巨大也;“無霸”,不霸或沒有霸主。既巨大無比而又不能稱霸或者不能充任霸主,豈非自相矛盾?
“巨”是一個比較罕見的姓氏,但是它的歷史很悠久。前秦將領(lǐng)巨武,本名“巨虎”,因避唐諱而改,其為前秦游擊將軍郭慶手下的一名虎將。公元370年他在前秦滅取前燕的戰(zhàn)役中,奉命在鄴城東生擒到前燕皇帝慕容暐,由此立下殊功。對于巨姓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來源于西周初期宋國開國君主微子啟的后代。當(dāng)時有巨毋和巨辰經(jīng)兩個姓氏,后來簡化為了巨姓。
而“巨無霸”確實是一個人名?!稘h書·王莽傳》載: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后,與周邊其他部族關(guān)系緊張。這一年,夙夜太守韓博上書說:“有奇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曰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出于蓬萊東南,五城西北昭如海瀕。軺車不能載,三馬不能勝。即日以大車四馬,建虎旗,載霸詣闕。霸臥則枕鼓,以鐵箸食,此皇天所以輔新室也。愿陛下作大甲高車,賁育之衣,遣大將一人與虎賁百人迎之于道。京師門戶不容者,開高大之,以視百蠻,鎮(zhèn)安天下?!?/p>
海瀕,近海之地,即海濱;軺車,一馬所駕的軍車;賁育,戰(zhàn)國時勇士孟賁和夏育的合稱;虎賁,勇士之稱。
韓博上書中稱用巨毋霸一人即可“以視百蠻,鎮(zhèn)安天下”,王莽認為是在諷刺自己,于是命巨毋霸留在原地,將韓博下獄處死。王莽又將巨毋霸更姓為“巨母氏”。
這一更改很有意思,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漢元帝死后升級為皇太后,王莽登基后,尊其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莽本人字巨君,因此唐代學(xué)者顏師古解釋“巨母氏”之名的意味是:“莽字巨君,若言文母出此人,使我致霸王?!睂⒕尬惆砸暈閼?yīng)文母太皇太后而出的祥瑞。
王莽“更其姓曰巨母氏”,這一更改清楚地說明了“巨毋霸”其名的由來:復(fù)姓巨毋,因身軀巨大故名“霸”。至此,上述“巨”而“無霸”的矛盾迎刃而解。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載:“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又驅(qū)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嘗有也?!?/p>
“巨毋霸”之名,《后漢書》稱之為“巨無霸”。這位巨人終于被王莽派上了用場,而且巨無霸不僅身軀巨大,竟然還有一項驅(qū)趕猛獸作戰(zhàn)的本領(lǐng)!不過一場大戰(zhàn)之后,王莽的軍隊兵敗如山倒,“虎豹皆股戰(zhàn)”,雖然史書沒有記載巨無霸的下落,但毫無疑問死于亂軍之中。
巨無霸雖死,但他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用來指代龐然大物。比如清代詩人趙翼所作《大石佛歌》,其中吟詠道:“巨無霸頭大枕鼓,狄僑如眉高見軾?!钡胰藘S如也是一位巨人,“軾”是車前供人憑依的橫木,僑如的眉毛寬得就像車前橫木一樣。這兩句詩都是對大佛巨大體量的比喻。
古代的奇葩姓名
中國的姓氏豐富多彩,有的父母為了追求標(biāo)新立異,給孩子起的名字也很特別。比如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他不僅給兒子寫了一首《清平樂》,還給兒子起了一個辛鐵柱的名字,這個名字甚是陽剛。
春秋時期鄭國首位國君鄭桓公叫姬友,這個名字在古代的時候并沒有任何歧義,但是放到現(xiàn)在,可就讓人浮想聯(lián)翩了。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之父有一個十分奇葩的名字——姜冏。姜冏曾擔(dān)任天水郡功曹,后遭遇羌戎叛亂,姜冏保護郡太守,戰(zhàn)死沙場。
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周公,姬姓名旦,亦稱叔旦,是商末周初儒學(xué)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p>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劉眘(shèn)虛,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詩風(fēng)清淡空靈,其清淡類似于孟浩然,空靈類似于王維。他的很多詩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在當(dāng)時的詩壇上,他是一個交游廣泛、創(chuàng)作活躍的詩人,他與王維、孟浩然、裴迪、儲光羲、常建、張子容等人一起,形成了盛唐的山水田園詩人群。
(《天津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