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第一自傳”的《毛澤東自傳》,是毛澤東口述并親筆修改的生平事跡的忠實記錄,是唯一以自傳形式正式出版的毛澤東傳記,被譽為“中國出版史上的神話”。著名軍旅作家丁曉平深度追溯《毛澤東自傳》的采訪、發(fā)表、翻譯、出版的過程,書寫了《毛澤東自傳》的“書史”。
世界是怎樣知道毛澤東的?它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而且是一個十分有意思且有意義的歷史話題。著名軍旅作家丁曉平另辟蹊徑,深度追溯《毛澤東自傳》這本傳奇之書的采訪、發(fā)表、翻譯、出版的過程,并圍繞其衍生的紅色歷史文獻展開了考古式的寫作之旅,為讀者打開了神秘的歷史閱讀之門。
“中國第一自傳”
被稱為“中國第一自傳”的《毛澤東自傳》,是毛澤東口述并親筆修改的生平事跡的忠實記錄,是中國革命史上極其珍貴的重要文獻和歷史文物,也是唯一以自傳形式正式出版的毛澤東傳記,被譽為“中國出版史上的神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國革命。
人們對毛澤東個人歷史的了解不外乎兩個渠道,第一是口碑,口口相傳,這幾乎不太可能統(tǒng)計和查考;第二是文字,包括兩種情況,一為毛澤東自己所寫的文章,二為他人寫毛澤東的文章。在《世界是這樣知道毛澤東的》(本刊有售,禮惠價98元)一書中,丁曉平以特有的“文學、歷史、學術跨界跨文體寫作”模式,以毛澤東最早的傳記《毛澤東自傳》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考察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毛澤東的生平事跡是如何被傳播的。
《毛澤東自傳》版本繁多
《毛澤東自傳》版本繁多,較著名的早期版本有1937年9月延安文明書局出版的張宗漢譯本、同年11月上海文摘社出版的汪衡譯本以及上海光明書局的翰青、黃峰譯本等。各譯本的文字略有出入,甚至章節(jié)分法也不一樣。大部分《毛澤東自傳》分為四章,但在重慶、成都等地出版的《毛澤東自傳》卻分為六章。
1937年2月1日,復旦大學文摘社編輯的《文摘》月刊創(chuàng)刊,同年8月1日出版的第2卷第2期在“人物種種”欄目開始從《亞細亞》雜志上轉(zhuǎn)載翻譯成中文的《毛澤東自傳》。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上海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文摘社打算全文刊載完畢后出版單行本,但受到國民黨反動派阻撓,幸而得到時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潘漢年的大力支持,他還專門題寫了書名。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文摘社、黎明書局出版的《毛澤東自傳》順利出版,首印1萬冊,后再版時印刷6萬冊,發(fā)往當時的北平、南京、開封、安慶、成都等15個分發(fā)行所和全國各大書局代售。
抗戰(zhàn)勝利后,《毛澤東自傳》曾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年表》的附錄在解放區(qū)印行。1947年7月,黨領導下的膠東新華書店在青島解放區(qū)印行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年表附毛澤東自傳》。該書無定價,印數(shù)1萬冊,封面為白色,有毛澤東近照,書名采用宋體套紅字?!睹珴蓶|自傳——一顆紅星的長成》是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年表》的“附錄”形式出現(xiàn)的,正文書名的“毛澤東”三個字為毛澤東手跡。該書以“文摘版”為底本,除刪除部分文字外,還在行文上做了千余處修改和潤色,為當時黨內(nèi)的“學習材料”,權威性當在“文摘版”之上。同年11月,該書重印3000冊,封面改為米黃色。
1947年10月和1948年8月,處于解放區(qū)的冀東新華書店和大連大眾書店分別出版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年表》,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年表”和“毛澤東自傳”兩部分,內(nèi)容與膠東新華書店版的基本相同,應該是根據(jù)該書翻印的。
《毛澤東自傳》的“書史”
2008年,經(jīng)丁曉平策劃重新編輯校訂,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解謎〈毛澤東自傳〉》。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不同版本的《毛澤東自傳》。一時間大大小小的新聞媒體或發(fā)消息或評論或選載或連載,爭相報道,轟動全國。隨后,以《毛澤東自傳》為龍頭的紅色收藏熱也在神州大地掀起,持續(xù)至今。
之后,丁曉平陸續(xù)收到來自全國熱心讀者、收藏家以及毛澤東研究者的來信、來電,既有熱情給予贊揚的,也有熱心給予批評的;既有提供自己收藏的不同版本資料的,也有交流咨詢收藏資訊的,而且還有人提出了《毛澤東自傳》有必要重印嗎?這些疑問和好奇,讓丁曉平?jīng)Q心進行一次考古式發(fā)掘,書寫《毛澤東自傳》的“書史”。
多年來,丁曉平鍥而不舍地搜集、挖掘、整理有關《毛澤東自傳》的消息,并對其誕生的歷史背景、早期版本的翻譯出版,以及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數(shù)十種版本進行了詳細考證,終于完成了《世界是這樣知道毛澤東的》這部書。
《世界是這樣知道毛澤東的》集《毛澤東自傳》和姊妹篇《毛澤東印象》以及毛澤東早期傳記版本之大成,收集370幅珍稀圖片和120種珍貴善本,糾正了諸多至今以訛傳訛的錯漏,披露了諸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從版本學、文獻學、史學和文學的多維視角,深入淺出敘述了《毛澤東自傳》的前世今生。
同時,該書對《毛澤東自傳》姊妹篇《毛澤東印象》的版本、毛澤東印章、毛澤東最早標準照、毛澤東連環(huán)畫,以及《紅星照耀中國》及其中文譯本《西行漫記》臺前幕后的歷史作了權威、全面、翔實的考證和解讀,可謂紅色收藏的參考指南,也是一部專門為紀念偉人毛澤東誕辰13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歷史之書。
(《北京日報》 陳海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