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
春季,是陽歷3~5月,包含六個節(jié)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這一時間段內(nèi),在經(jīng)過整個寒冬的養(yǎng)精蓄銳后,自然界陽氣開始回升,萬物漸漸萌發(fā),迅速地生長起來,呈現(xiàn)出一派萬物復(fù)蘇、生氣勃發(fā)、欣欣向榮的景象,體現(xiàn)出天地萬物間向上抒發(fā)、向外伸展、疏泄宣達的自然趨勢。
同時,早春乍暖還寒,氣候多變,因此會影響到人的身體生理變化。一是人體活動加強,肝臟所藏之血流向四肢,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二是春天五行屬木,主升發(fā),肝屬木,肝氣開始亢盛,肝火、肝氣過旺的人春天會出現(xiàn)莫名的煩躁、易怒、易激惹。三是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時而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時而陰雨綿綿,寒濕襲人,令人宿疾復(fù)發(fā),時令病起。特別是正月、二月間,乍寒乍熱,讓人們在享受暖春時突然又嘗到冬天的寒意。這種反復(fù)的氣候常會引起多種疾病。
因此,春季養(yǎng)生宜順應(yīng)陽氣自然升發(fā)舒暢的特點,以養(yǎng)肝為要務(wù)。在注重情志調(diào)攝、保證良好的睡眠、堅持適量運動的同時,還應(yīng)搭配合理的飲食調(diào)養(yǎng)。下面介紹幾種宜在春季食用的營養(yǎng)藥膳。
韭菜250克,鮮蝦400克,蔥、姜、料酒適量。韭菜去根部,洗凈,控干水分,切段;鮮蝦剝?nèi)ネ鈿?,清洗干凈;姜切細絲,蔥切段,備用。將鍋燒熱,放入適量油,先下蔥和姜絲煸出香味,倒入蝦仁大火爆炒1分鐘。烹入一點兒料酒,放入韭菜一起大火快炒1分鐘,起鍋裝盤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溫中助陽、疏肝理氣。適用于陽氣不足、肝氣郁滯所致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胸部悶痛等。
方解 本方所治之證為陽氣不足、肝氣郁滯,治宜溫中助陽、疏肝理氣。韭菜味辛,性溫,入肝、胃、腎經(jīng),有辛溫助陽、疏肝理氣、散瘀的作用。蝦仁味甘、咸,性溫,入脾、肝、腎經(jīng),有溫腎壯陽、健胃化痰的作用;同時富含蛋白質(zhì)、鈣質(zhì),可以很好地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兩者結(jié)合可以助陽,促進陽氣生發(fā),抵御初春的寒氣;疏肝理氣,使體內(nèi)氣血暢通,緩解胸部悶痛癥狀。
注意事項 韭菜和蝦仁均性溫,陰虛內(nèi)熱及瘡瘍患者忌食。
胡蘿卜100克,豬肝100克,粳米200克。豬肝洗凈切薄片,入開水鍋中焯一下,翻拌15秒,關(guān)火,撈起豬肝,瀝干水分,備用;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片,備用。將粳米洗凈入鍋中,加足量水,燒開后小火燜煮。半小時后加入豬肝和胡蘿卜,繼續(xù)煮半個小時,直到湯汁黏稠即可食用。
功效 補肝養(yǎng)血、清熱明目。適用于肝血不足所致視物昏花、兩目干澀、夜盲癥等。
方解 本方所治之證為肝陰不足、血熱所致,治宜補肝養(yǎng)血、清熱明目。豬肝性溫,味甘、苦,歸肝經(jīng),具有補肝明目、養(yǎng)血的作用。胡蘿卜味甘,性平,有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同時,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而維生素A是維持肝臟健康的重要元素,因此食用胡蘿卜有保護肝臟的作用。粳米性平,味甘,入脾、胃經(jīng),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以防肝血熱盛,傷及脾胃。
注意事項 蘿卜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陽虛偏寒體質(zhì)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菊花5克,決明子10克。放入茶杯中倒入適量開水,蓋上茶蓋浸泡半小時后即可飲用。每日一劑,泡兩次。
功效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適用于肝火上炎所致頭痛、眩暈、目赤昏花及腸燥便秘等。
方解 本方所治之證為肝火旺盛,治宜清肝熱。菊花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肝經(jīng),有清肝明目、解毒作用。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兩者結(jié)合可以起到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
注意事項 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