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從事語文寫作教學多年,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學生剛接觸寫作,對寫作相關知識掌握得不太牢固,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們?nèi)狈Ρ匾膶懽饔柧?。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有相應的辦法。下面就針對學生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逐一論說,希望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一、誤用成語
在學生作文中,誤用成語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們在學習成語的時候,沒有真正理解成語的含義,對所學的成語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錯例舉證
例1:有一篇學生作文叫《我的爸爸》,當中出現(xiàn)這樣一句話:“爸爸洗漱出來,見我還在床上磨蹭,剛要‘河東獅吼,我‘噌地一下子從床上跳起來,幾十秒鐘就穿衣完畢。”其中,成語“河東獅吼”比喻兇惡暴躁而又愛嫉妒的婦人發(fā)怒。小作者在這里用“河東獅吼”來形容爸爸發(fā)怒,很明顯是對這個成語一知半解,才鬧出這樣的笑話。
例2:有一篇學生作文叫《我的父母》,其中寫道:“從我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教我背誦唐詩?!逼渲械摹把窖綄W語”,很顯然是書寫錯誤,應該為“牙牙學語”。
在學生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成語書寫錯誤還有很多,比如,莫名奇(其)妙、風花雪夜(月)、完美無暇(瑕)、迫不急(及)待、厲聲喝(呵)斥、心砰砰(怦怦)直跳等。
(二)解決對策
學生出現(xiàn)誤用成語的現(xiàn)象,最主要原因是望文生義,對成語的真實意思一知半解。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平時學習成語的時候就要認真扎實,要做到打破砂鍋問到底,真正理解其意思。在寫作訓練中,如果不能準確拿捏成語的含義,就要向“無聲老師”——字典求教,要養(yǎng)成查字典的好習慣。在考場上寫作文時,如果對某個成語的運用不確定,寧愿找一個同義詞替代,也不要存僥幸心理錯用成語,導致因成語錯用而丟分。
容易誤用的類似成語還有很多,平時一定要注意積累。比如,差強人意、側(cè)目而視、萬人空巷、屢試不爽、大快人心、望其項背、忍俊不禁,等等。
二、常識性錯誤
學生在寫作文當中,還容易犯“常識性錯誤”,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對某些常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其二,在平時的學習中缺乏對某些常識的考證。
(一)錯例舉證
例1:一名學生在作文《我的祖國》中寫道:“我們的祖國有偉岸的珠穆朗瑪峰,它白雪皚皚、高聳入云,海拔高度有8818米……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4.1萬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鐵里程突破3.1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高速公路總里程、高鐵里程的數(shù)據(jù)很明顯是不準確的,分別是8848米、16.9萬公里、4萬公里。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數(shù)據(jù)常識錯誤,一方面可以看出學生對數(shù)據(jù)缺乏相關考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這位同學沒有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胡亂引用數(shù)據(jù)。
例2:一名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這段文字我運用了想象和聯(lián)想的修辭手法,使我寫的作文更加生動!”這里,小作者把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弄混了。修辭手法指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借代、象征,等等;而寫作表現(xiàn)手法指的是想象、聯(lián)想、鋪墊、象征、對比(對照)、襯托(烘托)、抑揚(欲揚先抑)、前后照應、正側(cè)面描寫、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抒情(間接抒情)、融情于景、襯托或渲染、動靜結合、以靜襯動、以動襯靜、用典、白描、開門見山、點面結合、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等等。
(二)解決對策
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屢見不鮮,一方面反映出對基礎常識掌握不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課外閱讀面較窄。學生作文經(jīng)常要用到的常識有很多,比如世界第一大河流是什么;五官端正指的哪五官;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指的是什么;長江有多長;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要做到準確無誤地回答,需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需要同學們在學習相關寫作常識時不但要記牢而且要記準確;第二,需要同學們拓寬課外閱讀面,只有見多識廣,才能少犯常識性錯誤。
三、標點符號誤用
學生在寫作中,犯錯概率最大的要數(shù)標點符號錯誤——要么一逗到底,要么錯用、漏用標點。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對寫好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舉一些簡單明了的例子。
(一)錯例舉證
例1:一名學生在作文《谷雨》中寫道:“谷雨過后,對于北方來說低溫天氣基本結束,氣溫開始逐步上升,雨水明顯增多。谷雨時節(jié)到處是一派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生機盎然,繁花似錦的景象,這些醉人的盛景無不在告訴著人們,時間的列車已駛至暮春時節(jié),正值犁田耕種、播撒希望的美好時光……”其中“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生機盎然,繁花似錦”這幾個詞語之間的逗號應改為頓號更為準確。
例2:一名學生在作文《誠信》中寫道:“我問媽媽:‘這個人是不是拿了東西沒付錢呀?她小聲地說:‘他是個小偷,如果偷的東西的錢數(shù)超出一定金額是會坐牢的?!蔽闹袑υ捊Y束時的問號和句號,都應該放在后引號內(nèi)才對。
例3:一名學生在作文《家鄉(xiāng)的年味》中這樣寫道:“今晚的飯桌上呈現(xiàn)的都是美味佳肴:小雞燉蘑菇、清蒸螃蟹、紅燒鯉魚、涼拌海參、水煮肘肉……等等。”其中的省略號和“等等”,就是標點符號重復使用的典型錯誤,要么刪除省略號,要么把“等等”刪掉。
(二)解決對策
學生作文出現(xiàn)標點錯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粗心大意,另一方面是同學們對于正確運用標點符號沒有充分重視。要解決此問題,首先,要重視標點符號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戒掉馬虎的毛病,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四、名言詩詞引用錯誤
為了增加作文的文采,學生在作文中經(jīng)常引用一些名言詩詞。但是,他們在引用名言詩詞的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各種錯誤,究其原因還是對名言詩詞掌握得不牢靠、不準確。
(一)錯例舉證
例1:有一位同學在作文《我熱愛閱讀》中寫道:“高爾基說:‘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chǎn)。”很顯然,這個學生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因為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chǎn)”這句話出自愛迪生。
例2:有位同學在寫作文《登山》的時候,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逼渲械摹皵垺弊?,很顯然是錯字,應改為“覽”。再比如,另外一位同學引用李白的《將進酒》的詩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其中的“才”字很顯然也是錯誤的,應該為“材”。
(二)解決對策
學生作文出現(xiàn)引用錯誤的詩句、記錯名言警句的作者等問題,都反映出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從這個角度來講,作文寫作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易錯字的古詩詞非常多,比如,“金玉其外,破(敗)絮其中”“看似尋常最奇絕(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窮且益堅,不墮(墜)青云之志”“別有憂(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無邊落木簫簫(蕭蕭)下,不見長江滾滾來”“出師未捷身先死,常(長)使英雄淚滿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暉)”。同學們在平時的古詩詞學習中要認真記誦,甄別清楚。
以上這些在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誤都不鮮見,如果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杜絕這些問題,才能使作文質(zhì)量更上一層樓。當然,寫好作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筑牢知識基礎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必經(jīng)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