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知識輕能力、重內容輕形式的教學方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雖然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長遠的、全面的發(fā)展?;诖?,教師可以構建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讓閱讀形成鏈條、相互關聯,在同步練習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走向理性、走向深入。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欲望
小學生有著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這為教師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針對性地設置懸念,引導學生探索具體閱讀內容,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對后續(xù)內容的期待。在引導學生閱讀一本書之前,教師應該預先考慮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并以此為線索引導學生走進書中的世界。隨著閱讀的進行,教師再為學生明確問題的答案,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草船借箭》為例,教師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以這樣設置問題:“同學們,你們看過關于《三國演義》的影視作品或者書籍嗎?說一說你對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人物的印象?!边@一問題不僅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能有效調動學生以往的閱讀經驗,進而再順利延伸到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教師可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提示、引導學生按照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順序對主要內容進行敘述。在掌握了故事內容后,教師可組織學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細細品讀人物形象,并設置問題懸念,如:“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事情發(fā)生的起因是什么?”“你還知道這些人物的其他故事嗎?”同時推薦學生閱讀整部《三國演義》,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從閱讀中自主尋找答案。考慮到這部小說篇幅較長,教師可讓學生將《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白帝城托孤》等作為閱讀重點。通過課堂教學及整本書閱讀的共同作用,便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助力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概覽文本,把握文本主旨
由于整本書的篇幅較長,為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與學習效率,教師可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讓家長陪伴學生閱讀,讓學生對整本書的內容建立起初步了解。接著進入閱讀教學模式的第二步,教師帶領學生概覽文本,使學生精準把握文本主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量與之前所講的內容銜接起來。
仍以《三國演義》的整本書閱讀為例,教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什么?”“主要講述了什么?”此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分組討論故事的梗概。由于故事的篇幅長、內容多,學生的回答會有所不同,教師則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指導,并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精讀、略讀、速讀等多種方式,邊讀邊思考,并且在閱讀后自主制作閱讀卡片,將整本書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以此來突出閱讀的針對性,讓有限的課堂時間得到充分利用。
三、研讀精彩片段,體會文本情感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并在閱讀中汲取養(yǎng)分,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向學生傳遞取舍材料的方法,抓住閱讀重點,防止出現“囫圇吞棗”的閱讀現象。
以《少年閏土》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文中描寫閏土形象的片段,“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薄八^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弊髡咄ㄟ^對少年閏土、中年閏土外貌的描寫,讓兩個截然不同的閏土形象躍然眼前。經過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學生便能透過語言直觀地感受到閏土的變化,體會到魯迅先生筆下悠長的美。如此獨具魅力的語言藝術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在對精彩片段的品讀中對作品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認識到作者通過閏土之變來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農民生活日益艱難的社會現實。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片段,分別從語言、修辭、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展開閱讀賞析,并與同學分享閱讀心得、閱讀經驗,在交流互動中增強對整本書的閱讀期待。
四、以讀促寫,實現鞏固提升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以讀促寫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更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概覽文本、研讀精彩片段之后,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展開更深層次的閱讀,并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寫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閱讀與寫作的樂趣。以讀促寫的關鍵是選擇恰當的切入點,如,可以在故事的留白處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補充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改寫??偠灾?,以讀促寫就是要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表達,進而提高思維能力。
以《我的媽媽是精靈》一文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中挑選出描寫媽媽形象的片段,并對這部分內容展開重點閱讀,從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媽媽”這一形象。作為最親近的人,相信學生在系統(tǒng)閱讀后,一定會對媽媽這一角色產生很多感悟。接下來,教師應設置一系列問題,如:“作者是如何將媽媽刻畫成精靈的?”“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描寫媽媽?”“媽媽有哪些特點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精讀片段,同時將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溫暖故事寫下來。
五、延伸拓展,增進閱讀理解
藝術源于生活。許多文學作品都是從生活中衍生而來。因此,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教材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以《城南舊事》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重點字詞句段,品味作者眼中的故鄉(xiāng)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并欣賞書中所描繪的節(jié)日文化,而后在課堂上展開與之相關的文化講解。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寫一篇小短文。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使語文閱讀課堂實現有效延伸,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細微處抓起,積極構建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在設置懸念、概覽文本、研讀精彩片段、以讀促寫、延伸拓展中指導學生抓住文本主旨,深刻體會文本的寫作情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體會閱讀的趣味,并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最終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
黃梅(貴州省都勻市第九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