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人一生中,要完成兩件事:一是發(fā)現(xiàn)自己,二是找回自己。簡單地說,前者要完成的是“你不是你”,后者要完成的是“你是你”。
前者是一種創(chuàng)造,后者是一種回歸。前者要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你,后者要找回原來的你。前者挖掘的是你的社會意義,后者完成的是自我的獨特性。而兩者結(jié)合,最終完成的,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卓然于他人之上是你的價值,個性迥異于周圍是你的魅力。
從人性到神性是一種高級,從獸性回到人性也是一種高級。前者是攀登到了崇高,后者是回歸于溫情。二者都是偉大的,盡管偉大的意義不一樣。
神性是超越自我的大慈悲。一個人從人性跨越到神性,拋棄小我是必然的步驟。神性的視野是他人境界,是宇宙意識。神性是度人的,度己是通過度人完成的。
人的獸性不同于動物的獸性。兩者最大的區(qū)別,是心智的參與方式——人比動物要詭詐得多。從動物進化到人需要千萬年,從人回到動物只需要一瞬間。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進化的征途依然遙遠(yuǎn)而漫長。
沒有人性到神性的飛躍,看不到人性的未來,這樣的世界是不圓滿的。同樣,沒有獸性到人性的來回動蕩,看不到人性的真實,這樣的人心也是不完整的。
無論神性還是獸性,都是對靈魂的沐洗。不過,前者和天使相伴,最終看到的是星辰大海;后者與惡魔共舞,還要在風(fēng)口和旋渦苦苦掙扎。
平淡和平庸還是有區(qū)別的。
平淡是將有價值的生活低調(diào)過,平庸是將無價值的生活再過到死水微瀾。平淡的生活所呈現(xiàn)的,是博大和安靜;而平庸的生活所呈現(xiàn)的,是狹小和計較。二者在格調(diào)上,有著共同的沉靜:平淡是不想去炫耀什么,平庸是沒什么可炫耀的。
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科學(xué)家,一輩子不求名不圖利,就是典型的平淡。當(dāng)然了,這樣的平淡,也反過來成全著自我的偉大。它的價值是雙重的,既有社會價值又有人格價值。不同的是,社會價值會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而人格價值卻會長久地存在。也就是說,個人才能的影響或?qū)螞],而人格魅力成了征服時光的最終力量。
四海之大,佼佼者能有幾人?畢竟,更多的人要活到平庸。存在即合理。平庸也是一種有尊嚴(yán)的存在,就像平淡很珍貴一樣。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不可以看不起它。否則,就是與蕓蕓眾生為敵。
你我皆凡人,終將湮沒于草野塵埃之中。即使不能相互尊崇和仰望,也要彼此珍惜和尊重。
當(dāng)然了,在活到最牛的時候,若是還能行事平淡,這樣的韜養(yǎng)和收斂,會讓自己顯得境界高闊。即便活到一無所成,也要努力拼爭和奮斗,盡可能不讓自己平庸得一無是處,以顯示平凡人也有志向和夢想。
這么看來,平庸和平淡又沒有多少區(qū)別了。
有真性情才有真趣味。
一個人讓別人覺得沒意思是從無趣開始的,而讓人覺得心里沒底是從無真開始的。
與一個無趣的人在一起,你不過覺得無聊;與一個無真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害怕。前者你還有靠近的訴求,后者你只想趕緊逃離。試想,若一個人總是口是心非,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虛偽做作,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擔(dān)心的,不是對他沒了信心,而是對這個世界沒了信心。
當(dāng)然了,比自身無真更可怕的,是還要假裝天真。無真的人,骨子里都會有一些無恥?;蛘哒f,他們原本就恬不知恥。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你的最大感受就是無比踏實。因為他不挖坑,所以你也就不用設(shè)防。這是一種無邊的輕松感。你跟他交朋友,當(dāng)他是知己,也不過是覺得,沒有比把這一輩子交給這個人更合適的事情了。
后來,你覺得這個人還很有趣,不過是對這一份真實的悅納。也便覺得,這個人哪兒都好。即便那些不好的地方,你也悄悄為他加了分。人有時候就是這么主觀,一旦認(rèn)定了誰,就會將他的所有全盤接受。
(作者單位:河北蠡縣中學(xué))
(插圖:黎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