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康 余洽榮
本體感覺訓練是指通過訓練來提高感受器的功能從而達到訓練目的。在運動訓練中更多的強調穩(wěn)定性及對軀體的控制,從而在復雜多變的比賽中加強對機體的調控能力和運動的精準性。踝關節(jié)損傷是排球運動員的主要傷病之一,踝關節(jié)的損傷一定程度上受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6周干預訓練對比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和傳統肌肉力量訓練的訓練效果,探究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對排球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對照組實驗前后x軸平均重心偏離(XCOP)、運動長度(WPL)兩項指標呈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實驗前后運動長度(WPL)、運動橢圓面積(SA)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x軸平均重心偏離(XCOP)、y軸平均重心偏離(YCOP)、前-后標準偏差(YSD)、左右平均運動速度(XSV)、前后平均運動速度(YSV)呈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兩組對比分析x軸平均重心偏離(XCOP)、y軸平均重心偏離(YCOP)、前后平均運動速度(YSV)、運動長度(WPL)、運動橢圓面積(SA)呈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得出結論: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和傳統肌肉力量訓練均可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但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效果更明顯,特別對提高踝關節(jié)前后方向上平衡穩(wěn)定性的效果尤為明顯。建議將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納入日常訓練中,采用兩種訓練方式相結合的方法,來提升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對排球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
該實驗選取北京體育大學20名排球專項學生,男女各10人,受試者均接受過兩年以上排球系統訓練。將所有人隨機分為男女人數均等的10人小組,確定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基本信息見表1。該實驗為期6周,每周訓練2次。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本體感覺訓練和傳統肌肉力量訓練,保證兩組的訓練負荷一致,具體訓練內容見表2。
1.2.2 測試法
本研究的測試儀器為Prokin254平衡儀,共選取8項測試指標,分別為:x軸平均重心偏離(XCOP)、y軸平均重心偏離(YCOP)、橫向標準偏差(XSD)、前-后標準偏差(YSD)、左右平均運動速度(XSV)、前后平均運動速度(YSV)、運動長度(WPL)、運動橢圓面積(SA)。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后平衡能力測試結果與分析
2.1.1 對照組實驗前后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干預訓練后,對比分析對照組實驗前后的8項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并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具體結果見表3。
由表3數據可以看出,經過6周實驗干預后,對照組8項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均出現一定幅度的提高。XCOP表示重心在x軸方向上的偏離程度,其測試結果的大小和平衡能力的優(yōu)劣成反比。XCOP在實驗前為2.60±4.35,實驗后成績?yōu)?.30±2.75,提高值為1.30,經檢驗呈顯著性差異(P<0.05)。YCOP表示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偏離程度,其測試結果的大小和平衡能力的優(yōu)劣成反比。YCOP在實驗前為0.90±5.80,實驗后成績?yōu)?.80±3.60,提高值為0.1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XSD表示重心在x軸方向上的分布位置,測試結果越大表示重心在x軸方向上越不穩(wěn)定。XSD在實驗前為9.20±2.90,實驗后成績?yōu)?.80±3.68,提高值為1.4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YSD表示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分布位置,測試結果大小和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穩(wěn)定性成反比。YSD在實驗前為13.10±3.63,實驗后成績?yōu)?.60±2.72,提高值為4.5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XSV表示身體重心在x軸方向上的擺動速度,擺動速度越小說明身體在x軸方向上的控制能力越好。XSV在實驗前為35.80±11.09,實驗后成績?yōu)?8.60±10.50,提高值為7.2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YSV表示身體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擺動速度,擺動速度越小說明身體重心在y軸方向上越穩(wěn)定。YSV在實驗前為53.80±17.92,實驗后成績?yōu)?1.30±13.48,提高值為12.5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WPL表示身體重心運動軌跡總的長度,測試結果和平衡能力的優(yōu)劣成反比,數值越大表明身體重心穩(wěn)定性越差。WPL在實驗前為1707.9±537.04,實驗后成績?yōu)?596.5±414.93,提高值為111.4,呈顯著性差異(P<0.05)。SA表示身體重心運動軌跡在圖上所包繞成的最大面積,和平衡能力的優(yōu)劣成反比,測試結果越大穩(wěn)定性越差。SA在實驗前為2302.50±1159.04,實驗后成績?yōu)?803.7±822.99,提高值為498.8,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可得,傳統肌肉力量訓練可以提高受試者的平衡能力。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傳統肌肉力量練習對提高肌肉力量和感受器的靈敏閾值,以及身體對刺激的反應和整體的穩(wěn)定性有積極作用,從而達到增強平衡能力的目的。
2.1.2 實驗組實驗前后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干預訓練后,對比分析實驗組組實驗前后的8項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并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具體結果見表4。
由表4數據可以看出,經過6周實驗干預后,實驗組所有測試結果均有明顯提高。XCOP在實驗前為-1.80±3.94,實驗后成績?yōu)?1.90±1.99,提高值為0.10,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重心在x軸方向上穩(wěn)定性提高;YCOP在實驗前為2.60±10.52,實驗后成績?yōu)?.60±5.32,提高值為2.00,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偏離程度降低。XSD在實驗前為9.20±3.01,實驗后成績?yōu)?.60±1.84,提高值為1.60,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YSD在實驗前為10.90±3.57,實驗后成績?yōu)?.60±2.46,提高值為4.30,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重心擺動的能力加強,穩(wěn)定性提高。XSV在實驗前為36.40±15.03,實驗后成績?yōu)?8.30±7.39,提高值為8.10,呈顯著性差異(P<0.05);YSV在實驗前為44.80±20.75,實驗后成績?yōu)?7.10±12.71,提高值為7.70,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平衡控制能力提升,身體重心穩(wěn)定。WPL在實驗前為1530.90±667.71,實驗后成績?yōu)?47±350.51,提高值為583.9,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SA在實驗前為2026±1183,實驗后成績?yōu)?100±480.20,提高值為926.0,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控制能力提升,身體重心穩(wěn)定,平衡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可得,本體感覺訓練的原理是不斷破壞現有的平衡狀態(tài)來激活和調動神經系統,從而提高本體感覺的傳輸和反饋通道的機能。通過中樞神經收發(fā)更多的傳輸信號,使調動和募集更多的神經元,最終達到關節(jié)的控制性更強,穩(wěn)定性更高。因此,本體感覺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
2.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平衡能力測試對比分析
實驗后對比分析兩組實驗后的測試數據,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兩種訓練方式對平衡能力的影響。具體見表5。
由表5可知,XCOP指標中,對照組-1.30±2.75,實驗組-0.20±1.99,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在對踝關節(jié)左右方向的控制上更有優(yōu)勢。YCOP測試中,對照組1.60±3.60,實驗組0.60±5.32,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在對踝關節(jié)縱向的控制能力更強。XSD測試中,對照組7.80±3.68,實驗組7.60±1.84,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在X軸方向更為穩(wěn)定。YSD對比中,對照組8.60±2.72,實驗組8.60±2.46,呈現非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在Y軸方向穩(wěn)定控制能力相近。XSV對比上,對照組28.60±10.50,實驗組28.30±7.39,呈非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身體重心在X軸方向上的擺動速度無明顯差異。YSV對比上,對照組41.30±13.48,實驗組27.10±12.71,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身體重心在Y軸方向上的擺動速度較小,身體控制能力更好。WPL成績對比,對照組1596.50±414.93,實驗組947±350.51,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實驗組身體重心更穩(wěn)當,身體晃動的情況較少。SA成績對比,對照組1803.70±822.99,實驗組1100±480.20,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身體晃動幅度比對照組更小,重心穩(wěn)定的控制上更有優(yōu)勢。
綜上所述可得,相比傳統力量訓練,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能更好的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究其原因,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對提高整體的本體感覺系統有積極作用,提高了身體各部位的空間位置和肌肉狀態(tài)信息的感知,進而增強身體的控制能力和穩(wěn)定性。傳統的肌肉力量訓練更側重于增強相關肌肉的力量來提高關節(jié)穩(wěn)當性和身體平衡能力。在對兩種訓練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后,建議在今后訓練中適當增加本體感覺訓練比例發(fā)展運動員平衡能力。
3 結論與建議
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和傳統肌肉力量訓練均可提高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但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效果更明顯,特別對提高踝關節(jié)前后方向上平衡穩(wěn)定性的效果尤為明顯。建議將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訓練納入日常訓練中,采用兩種訓練方式相結合的方法,來提升排球運動員的平衡能力。
通訊作者:余洽榮
(作者單位:1.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2.臺山排球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