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在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哮喘患兒1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干預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70例。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健康狀態(tài)、臨床指標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結果: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FEV1%、MVV%及C-ACT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能夠強化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改善患兒肺部及呼吸道功能,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為促進患兒快速康復及護理工作持續(xù)性發(fā)展提供重要依據(jù)。
【關鍵詞】奧馬哈系統(tǒng);護理干預;哮喘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Omaha system in stable asthma children
ZHAO F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Changde, Hunan 41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Omaha system in stable asthma children. Methods:140 children with asthm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health status,clinical indicators,and time to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evaluat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health statu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in all dimension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FEV1%,MVV%,and C-ACT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disappearance timeof cough,wheezing,and lung wheezin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Omaha system can enhance the health status of stable asthma patients,improve their lung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s,alleviat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and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promoting rapid recovery of pediatric patien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work.
【Key Words】Omaha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Asthma
支氣管哮喘(下稱哮喘)在兒科較為常見,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喘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1]。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主要采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進行霧化治療,其中以布地奈德混懸液為主,用藥后能夠于呼吸道黏膜局部發(fā)揮藥效,從而起到抗炎作用,并減少平滑肌收縮,抑制免疫反應的合成[2]。常規(guī)護理通常忽視了患兒生理變化及心理情志需求,患兒在接受治療時依從性較差,從而導致了臨床治療效果不佳[3]。因此,給予哮喘患兒系統(tǒng)及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顯得十分重要。奧馬哈系統(tǒng)是經(jīng)北美護理協(xié)會認可的一個標準化護理語言體系,能夠讓醫(yī)護人員全面地對患者進行評估,為醫(y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護理提供指引,是一種護理成效評價的方法[4]。李彎等[5]學者指出,該系統(tǒng)能夠對哮喘患兒臨床評估及干預提供指引。本研究將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基礎,對哮喘患兒展開護理干預,并探討其實際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哮喘患兒1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干預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3.72±0.47)歲;病程(18.32±1.49)月。研究組患兒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3.57±0.55)歲;病程(18.48±1.38)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生活指導、飲食指導等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系統(tǒng)評估。由護理人員通過面對面溝通、體格生化實驗室檢查、觀察臨床癥狀等方式對患兒進行評估,然后根據(jù)患兒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評分。當體溫在37.3℃~38.5℃、血氧飽和度在90%~95%、呼吸>10次/min、可進行日?;顒?、外表皮膚呈不正常蒼白、嗜睡等每項計1分;當平均動脈壓130~159mmHg(1mmHg=0.133kPa)、氧氣吸入流量>5L/min、毛細血管充盈時間4s、入睡后憋醒或早醒2~3次、對疼痛的敏感程度降低、心動過速、呼吸時胸部有較為明顯的凹陷、癲癇小發(fā)作、意識出現(xiàn)暫時性喪失等每項計2分;總分為24分,<12分為低風險、13~18分為中風險、19~24分為重度風險。②干預措施。A.鹽療:當患兒處于低風險時進行,首先為患兒營造一個舒適的霧化環(huán)境,采用彌散度相對較高的礦鹽霧狀氣體進行凈化,患兒著寬松、舒適的治療服,在進行鹽療時,播放舒適、輕緩的音樂或動畫片等,使患兒能夠充分放松,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每年進行1~2個療程,每個療程15~20d,每天1次,每次60min左右。B.暗示呼吸法:當患兒處于中風險時進行,患兒在進行正常呼吸道氣體交換時,協(xié)助患兒行半坐臥位或坐位,雙手交叉重疊于腹部,需時刻保持放松狀態(tài)。進行吸氣時,雙手應能清晰感覺到腹部呈隆起狀態(tài);進行呼氣時,囑患兒雙手微微向下壓,增加患兒腹內壓,直至呼氣結束;在進行訓練時需保持適應的頻率,不宜過快或過慢,2~3次/d,每次15min左右。C.中藥穴位貼敷:當患兒處于重度風險時進行,取適量的細辛、白術、胡索、白芥子、黃芪、甘遂等中藥磨成粉末,隨后加入姜汁調和,最后制成1.5cm×1.5cm的藥餅。協(xié)助患兒于有靠背的椅子上行坐立位,且面對靠背,雙腿張開,雙手疊放于靠背上,最后,囑患兒將額頭放置于手臂上,隨后由醫(yī)護人員將藥餅貼敷于患兒的神闕、定喘、脾俞、膻中、天突等穴位,要求以3次為1療程,2~3d/次,連續(xù)進行2~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①健康狀態(tài)。采用奧馬哈結局評價子系統(tǒng)[6]對兩組患兒健康狀態(tài)進行評價,包括衛(wèi)生、呼吸、營養(yǎng)、精神健康、感染或傳染、睡眠與休息,共6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范圍為3~1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越好。②臨床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患兒第1s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及呼氣高峰流量占預計值百分比(MVV%)進行監(jiān)測;同時采用兒童哮喘控制測試問卷[7]對患兒哮喘控制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27分,得分≤19分說明哮喘未得到控制;20~22分說明部分得到控制;≥23分說明完全得到控制。得分越高表明患兒的哮喘情況控制得越好。③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由責任護士對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按d進行記錄,消失時間越短說明患兒恢復得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健康狀態(tài)比較干預后,研究組衛(wèi)生、呼吸、營養(yǎng)、精神健康、感染或傳染、睡眠與休息等健康狀態(tà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FEV1%、MVV%及C-ACT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哮喘患兒由于發(fā)育尚未完全,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發(fā)病,就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呼吸急促等癥狀,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睡眠質量,同時還會引發(fā)肺不張、肺部栓塞等并發(fā)癥,從而導致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欠佳[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能夠強化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結果與李博等[9]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為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為促進患兒健康狀態(tài)快速恢復,通過采取經(jīng)呼吸道鹽療的方式進行霧化治療,能夠將呼吸道內的炎性因子進行抑制,并刺激患兒肺泡內部巨噬細胞的反應能力,從而提高了患兒的呼吸、精神健康、感染或傳染、睡眠與休息評分,強化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
哮喘患兒由于氣道長期炎癥,容易引起氣道發(fā)生結構性病變,即氣道重塑,導致患兒肺功能受阻,直接影響著其呼吸系統(tǒng),使得患兒的體質及免疫功能下降,臨床癥狀也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10]。本研究對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采用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后,結果得出,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FEV1%、MVV%及C-ACT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的肺部及呼吸道功能,緩解其臨床癥狀。分析原因可能為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通過暗示呼吸法,能夠對患兒肺部及呼吸道功能進行鍛煉,強化其肺部通氣的能力,從而改善了患兒的肺部及呼吸道功能;另一方面,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通過中藥穴位貼敷,對患兒重要穴位進行貼敷,改善其自身較為敏感的狀態(tài),疏通自身機體神經(jīng)脈絡,從而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促進臨床癥狀得到快速恢復。
綜上所述,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能夠強化穩(wěn)定期哮喘患兒的健康狀態(tài),改善患兒肺部及呼吸道功能,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為促進患兒快速康復及護理工作持續(xù)性發(fā)展提供重要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肖二平,何芬芳.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患兒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9):59-62.
[2] 李丹,李曉燕,高香花.間歇無氧運動聯(lián)合呼吸功能訓練對哮喘穩(wěn)定期患兒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24):4388-4389.
[3] 位利納,司安偉,李歡歡,等.以肢體語言溝通為主的整合性心理干預對穩(wěn)定期BA患兒的肺功能、心理韌性及應對能力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1,48(5):942-945.
[4] 邱云,代夢琴,謝帥,等.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理論的個案管理模式應用于1型糖尿病患兒護理中的效果[J].吉林醫(yī)學,2022,43(8):2255-2258.
[5] 李彎,熊詩思,邊俊梅,等.應用奧馬哈系統(tǒng)對哮喘患兒進行延續(xù)性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臨床護理,2022,14(7):416-419.
[6] 袁夢,馬彩霞,張利,等.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在哮喘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3):97-99.
[7] 何麗婷,潘家華.兒童哮喘管理與哮喘控制水平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3,25(1):73-79.
[8] 舒適,韓玲芝,朱杉,等.個案管理對門診哮喘患兒疾病控制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2,20(12):1671-1674.
[9] 李博,李芳芳.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干預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5):2293-2295.
[10] 任莉萍.環(huán)境改良功能干預在哮喘患兒延續(xù)性護理中應用分析[J].新疆醫(yī)學,2023,53(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