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營
作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我們要認真研究高考要求和動向,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高考命題越來越靈活,難度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必須不斷地更新觀念,轉變思想,積極研究新的教法,才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是通過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指導與幫助,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種教學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層教學 。
根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關于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實施應體現(xiàn)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原則,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比如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及語言能力,將全班分為 a、b、c三個等級;或按學習能力分成優(yōu)秀、良好、及格;也可按照其他標準,如:性格,愛好等。這樣,便于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
為此,我們英語教師要確立各層次的教學目標?;A知識:主要指語音、詞匯、語法。對于這一層次的課堂教學,我們必須從最基本的內容入手。例如,在單詞的學習上,我們可以先讓學生掌握字母的讀法,然后再學詞根、詞綴,然后學會拼寫,最后達到會讀、會寫的目的。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在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因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沒有聽、說能力的訓練,就不可能實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谝陨戏治觯疚淖鞒鋈缦潞單?。
一、為什么要進行分層教學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從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看,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機械記憶來獲取間接知識,以適應學校教育的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愿望,希望獨立地獲取直接經(jīng)驗,從而獲得自身的發(fā)展。因此, 教師應積極引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分層教學正是滿足這一需要的有效方式。
(二)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由于每個學生所具備的認知水平及能力存在差異,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需求。只有根據(jù)這種差異性, 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實行分層教學,就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在不同的小組,由老師進行相應的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綜合能力進行客觀評價,這樣就能充分調動了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一位學生的潛質都得以充分發(fā)揮。
(三)利于因人施教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因材施教,這是我們一直遵循的教育理念。但實際生活中,部分老師往往忽視了因人施教的重要性。事實上,對于同一學科,由于每個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其掌握知識的程度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地采用同樣的方法,則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有效的分層教學,不僅可以使他們學有所得,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四)助力學生個性發(fā)展
分層教學是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可以充分了解不學生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采取相應的評價方法,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這樣,既可以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又可以使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脫穎而出。
二、怎樣進行分層教學
(一)科學劃分課時
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科學地劃分課時。一般而言,低年級以講練為主;中高年級以訓練與運用為主。這樣既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二)依據(jù)認知結構,確定目標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來說,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以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打好基礎為主;中年級的課堂教學,應以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促進智力的發(fā)展;高年級的教育教學,應以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為主。
(三)立足整體,張揚個性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從整體上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反應,注意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及時給予肯定。只有這樣,才能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另外還要注意,要盡量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要求,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學生。教師要立足整體,張揚學生的個體,將其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的人才。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如聽、說、讀、寫等,并適當增加一些開放性題目,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補充,共同進步。同時,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課本劇表演、辯論賽等等,這些活動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