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一生中各階段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發(fā)展會起到榜樣示范性作用。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是人生一大轉折。中學到大學是人生路上的一座橋梁,跨入大學,大部分學生已成年,將來進入社會若有良好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好習慣,以微小力量影響周圍人事產(chǎn)生連鎖反應,為社會良好秩序作出貢獻。
關鍵詞:好習慣 班級管理 師德師風 活動育人
文明指一種社會進步狀態(tài),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xiàn)。禮儀,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安粚W禮,無以立。”
一、為人師表言于行,影響深化于內心
中學跨入大學變化無數(shù),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影響仍然較大。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范性。于師“以德樹人”,先以德才論才學。人格魅力的潛移默化,是任何時代、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動都無法取代的?!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愛是師德建設的原動力,有愛心才有奉獻之心,一個擁有奉獻之心的老師才能做到真正的德才兼?zhèn)?、無私奉獻。
二、展開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借助班規(guī)校規(guī),將養(yǎng)成教育變?yōu)榱晳T化動作
利用主題班會、早晚自習、綜合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將日常良好行為習慣化,把班規(guī)、校規(guī)深入人心。從分析大學生參加勞動教育的需求入手,結合大學生培養(yǎng)的全周期特點和各階段培養(yǎng)需求,做到規(guī)劃好學生勞動教育的精確需求?!?】從最基礎開始各院系每天保證教室衛(wèi)生,再到打掃公共區(qū)域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美化校園”,給校園帶來干凈、和諧、美好的氛圍。輔導員可組織班委成立班級工會,為班集體做實事。校園文化建設,社團活動是重點,勞動教育是實踐。在活動中武裝思想,以正確輿論引導學生,以高尚塑造團隊合作。
三、家校合作依然是助推器
大學生大部分是遠離家鄉(xiāng)求學,之前固化的良好行為,由于處于青春期,易變動、易沖動的年齡段,會隨著身邊的人、事變化而逐漸產(chǎn)生變化。利用好現(xiàn)代化科技,與家長之間保持聯(lián)系溝通,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家長心中學生永遠是小孩,很在乎學生在校表現(xiàn),及時的電話溝通,或其他APP軟件聯(lián)系溝通,快捷方便。只有學生從心理上接受家長和學校都很關心在意他的行為表現(xiàn)、在乎他,才會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加以保持。
四、大學生應多方位著手讓“四史”教育浸潤頭腦
歷史能夠記錄過去、觀照現(xiàn)在、折射未來。對大學生開展“四史”教育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之根本。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是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奮發(fā)成才報國的重要途徑?!?】輔導員是離學生最近的老師,人生發(fā)展方向的引路人,應帶領學生學理論、懂理論到用理論,通過思想武裝落實到行動,堅持使其成為習慣。主題班會、談心談話、觀影教育都是不錯選擇。確定正確的學業(yè)道路規(guī)劃、職業(yè)道路取向選擇,不斷研究挖掘“四史”學習模式,多樣化不枯燥,用好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化教育,“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jié),唱紅色,悟深情。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要從思想上規(guī)范日常行為、增強社會責任感。
中小學生從道德與法治課、政治課中吸取養(yǎng)料,到大學改變了生活環(huán)境與方式,教育也應隨之變更方式方法,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日常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才能作用于行為之上,影響其身邊。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給社會帶來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良好秩序的保持。
參考文獻:
[1]逄元魁,劉璐.三全育人視域下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全周期管理”探析[J].高校輔導員,2021(4):5.
[2]王君松.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四史”教育中的責任擔當[J].高校輔導員,2021(4):5.
作者簡介:蘇越(1986.6— ),漢族,云南昭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