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鵬
新接手的班級,有4名愛惹是生非的學生,他們上課睡覺、傳紙條、說話,甚至和老師頂嘴,令科任老師頭疼不已,被同學們稱為“四大金剛”。我沒少批評教育他們,可效果并不好。如何才能讓他們發(fā)現自身價值,尋找到班級的歸屬感呢?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簡稱“焦點療法”)給了我啟示。焦點療法完全不在乎學生的過去,不追究他們?yōu)槭裁醋兂闪爽F在這個樣子,關注的是學生好的時候的樣子,積極尋找學生的亮點。于是,我便開啟了尋找他們亮點的旅程。
尋找亮點,合力共行
班會課上,我用課件展示了美國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詩《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下,孩子們深情的誦讀聲充滿了教室。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們看起來灰蒙蒙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
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
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
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在學校里,星星是誰呢?”“四大金剛”中的小強脫口而出:“星星是指學生?!蔽医又鴨枺骸笆鞘裁醋屝切强雌饋砘颐擅傻模俊卑嚅L小進說:“是不好的行為讓我們的形象看起來灰蒙蒙的。”“具體是哪些行為呢?”我故意問。大家七嘴八舌地說:“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說話、傳紙條……”
“八哥、海鷗和老鷹帶上水桶和抹布,可以去擦亮星星。那誰能幫我們擦去行為上的灰塵呢?”我追問。孩子們有的說是老師,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同學,還有人說是自己……“我有個辦法,能擦去每顆星星上的灰塵,你們愿意讓自己成為班級發(fā)展星河中那顆璀璨的星星嗎?”我問。
“愿意,我們愿意!”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看著他們堅毅的眼神,我順勢提出“亮點日記”計劃。大家每天注意觀察,發(fā)現身邊同學在某個方面的亮點,寫到“亮點日記”中,每周三、周五上交“亮點日記”,我會及時批閱并加注評語,優(yōu)秀的“亮點日記”將會在晨會上朗讀。大家聽完后紛紛表示,一定用心觀察,讓“亮點日記”成為班級最亮麗的風景。
發(fā)現亮點,溫暖伴行
晨會上,我大聲誦讀“亮點日記”,讓贊美的聲音傳到每一名孩子的耳朵里,滋潤每一名孩子的心田。孩子們在贊揚聲中開啟一天的學習旅程,都很開心。被表揚的孩子會更努力,同伴的認可讓他更有歸屬感、榮耀感。沒被表揚的孩子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期待被發(fā)現、被喚醒、被贊揚,“四大金剛”也不例外。
“亮點日記”實行第一周,“四大金剛”中除了小強按時上交日記,其他3人壓根兒就沒寫。于是,我便將平時觀察到的“四大金剛”的亮點寫到我的“亮點日記”里。周一晨會上,我鄭重地在班上宣讀:
小強,你是一位和善的好孩子,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亮點日記”。老師很開心,期待未來和你相處的每一天,都能看見你陽光自信的笑容,加油!
小成、小剛、小松,你們三位是勇于擔當、誠實守信的好孩子。雖然“亮點日記”沒交,但你們沒有撒謊,而是坦誠告訴我。這是好男兒當有的品格。期待下一次能看到你們的“亮點日記”。
在孩子們熱烈的掌聲中,“四大金剛”的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笑容,我和他們的關系更進了一步。
課堂上,我特意讓“四大金剛”回答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做題時,我會專門走到他們的身邊,耐心指導。他們答對某個問題時,我會毫不吝嗇送上我的夸贊。每天進步一點點,他們上課睡覺、做小動作、傳紙條的次數慢慢減少了。
在我的影響下,師生慢慢轉變了對“四大金剛”的態(tài)度,不再排斥他們。課間,老師開始督促他們背課文,同學愿意與他們玩耍?!傲咙c日記”中,贊美他們的話也多了起來,同學們寫道:
小強,我發(fā)現你在課堂上能積極思考問題了,甚至還能回答出高難度的問題,你真棒!
小成,你值日時從不偷懶,踮著腳尖努力擦黑板的背影真美。
小松,百米跑道上的你真酷,即使落后也不放棄,拼命追趕的身影讓我難以忘卻。
小剛,一人扛兩包課本上樓都不費力的你,讓我見識到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概。
一個月下來,“四大金剛”身上的頑劣之氣少了,正氣多了。
助力亮點,成長隨行
為了讓“四大金剛”身上的亮點成為一束光,引領他們向善、向美,我決定用“微習慣”養(yǎng)成去幫助他們?!拔⒘晳T”就是在改變自己的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通過不斷獲得小的成功來積累正能量,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有助于增強行動者的自信心,提升學生改變自己的心理預期。我與“四大金剛”逐一商量,每人確定養(yǎng)成一個“微習慣”。他們每天根據完成的情況,如實記錄在“微習慣”記錄單上。完成則貼上笑臉,未完成則貼上哭臉。
小強每天多做一道數學基礎選擇題或填空題;小成每天多記兩個英語單詞;小松每天訓練一次100米短跑;小剛每天多練習一個引體向上。
因為完成起來沒有困難,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拔⒘晳T”記錄單上每天都貼滿了笑臉。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去了大半個學期?!拔⒘晳T”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自己,成就感增強了他們進一步成長的信心。這份從未擁有過的成功經歷所產生的強大力量又引導著他們去追求更大的成功,獲得更多的自信。在內驅力的感召下,他們前進的動力更足,奔跑的姿態(tài)更美。
放大亮點,遇見美好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斷追求發(fā)展,追求完善。這種追求是無意識形成的,但無時不在。
小強拿到數學基礎題測試卷后,一改往日抓耳撓腮、愁眉苦臉的樣子,表情輕松地做完,并且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績。當聽到超過及格線時,他興奮地跳了起來。
小成拿著英語課本快步走上講臺,在大家的注目下,大聲流暢地朗讀完一篇英語課文。原來的他可是英語“困難戶”,會讀的單詞都不多,更別說朗讀課文了。
小松、小剛的舞臺則是學校操場。在校運會上,小松贏得了男子百米賽跑冠軍,小剛獲得男子引體向上冠軍。
頒獎典禮上,在孩子們的掌聲中,他們領取了班級“微習慣”成果獎,其他“亮點日記”寫得優(yōu)秀的同學則獲得“伯樂獎”。在同伴的贊揚聲中,他們收獲了入學以來的第一次“大獎”。
隨后的日子里,“四大金剛”完成“微習慣”越來越主動,多次超額完成任務。他們努力向上的身影如同逆風而生的樹苗,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一定會茁壯成長。(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二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