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雷 錢戴玲 蔡祺 王藝
(1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1201;2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農業(yè)農村綜合監(jiān)管事務中心,上海 201202,3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航頭鎮(zhèn)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農業(yè)農村服務中心),上海 201317)
西瓜爬架式栽培(又稱觀光立架栽培)模式,是將西瓜瓜蔓牽引至弧形拱架上,使其爬蔓生長的一種新型栽培模式。該栽培模式不僅可以增加種植密度、簡化整枝操作、提升坐果率、使果實得到均勻的光照,還可充分利用大棚空間,實現西瓜生產、觀光采摘、休閑旅游融為一體,從而有利于西瓜生產的提質增效、增產增收。
西瓜產業(yè)是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農業(yè)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進浦東新區(qū)西瓜產業(yè)發(fā)展,筆者對西瓜爬架式栽培模式進行了應用實踐,并與常規(guī)地爬式栽培模式進行了比較,以期分析西瓜爬架式栽培模式在浦東新區(qū)應用的可行性?,F將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根據觀賞與實際生產的整體效果,栽培設施選用8 m 寬型鋼管連棟大棚,爬架的棚架選用5 m 寬型棚架。
西瓜品種宜選用小果型西瓜品種,如‘黑晶’‘黃晶’‘早春紅玉’等,可單品種種植,也可多品種兼種,以達到更好的采摘和觀賞效果。
西瓜適宜播種時間為2 月上旬。
西瓜定植時,采用單蔓整枝方式的株距宜為15 cm,采用雙蔓整枝方式的株距宜為28 cm。
整地時,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30 kg 和適量有機肥作基肥。在伸蔓期,可根據西瓜田間長勢,適當進行追肥。膨果肥需比西瓜常規(guī)栽培模式多施10%左右,具體施肥量可根據植株實際生長情況而定。
在第一批果實坐穩(wěn)后,適當進行整枝,在第二批果實坐穩(wěn)后,則任其生長。一般每株留1 個果。
其他管理措施與西瓜常規(guī)栽培模式相同。
筆者于2022年在庭嬈合作社基地進行了西瓜爬架式栽培模式的應用實踐。種植的西瓜品種為小果型黑皮黃瓤西瓜‘黑津’。種植田塊前茬作物為水稻,栽培設施為8 m 寬型鋼管大棚(長40 m),共2 個大棚,其中1個大棚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大棚內搭5 m 寬拱形鋼架并鋪設爬蔓網,沿鋼架基部外側作2 個高畦;另外1 個大棚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大棚內按常規(guī)作2 個龜背畦。
兩個大棚的西瓜均于2022年1月31日進行播種。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苗于3月10日進行移栽,株距為0.28 m、行距為6.00 m,采用3 膜覆蓋種植方式,二蔓上架,4月22日開始坐果,每株留1個果,5 月23 日開始采收;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苗于3 月8 日進行移栽,株距為0.33 m、行距為4.00 m,采用4 膜覆蓋種植方式,二蔓地爬,4 月9 日開始坐果,每株留1 個果,5 月15 日開始采收。
種植田塊在整地時,每667 m2施西甜瓜專用肥料(N∶P2O5∶K2O=15∶10∶17)30 kg 和坤之緣蚯蚓固體肥200 kg作基肥。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在伸蔓爬架期長勢較弱,于4 月10 日每667 m2滴施水溶性肥(N∶P2O5∶K2O=20∶20∶20)10 kg,分別于5 月2 日和5 月6 日合計每667 m2滴施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20 kg;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分別于4 月15 日和4 月20日合計每667 m2滴施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16 kg。
兩個大棚的西瓜均于3 月14 日、3 月30 日和5月2 日,分別用咯菌腈和露娜森進行病害統防。
對兩種栽培模式西瓜的生育進程、植株長勢、果實性狀、產量、收入等指標進行調查記錄。
2.3.1 生育進程和植株長勢
據西瓜種植期間不定期調查,在3 月25 日之前,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均生長正常,且表現一致。在此之后,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植株,隨著莖蔓的慢慢伸長、爬高,由于養(yǎng)分輸送不利,導致植株生長乏力,出現了莖干變細、葉片變小、生長緩慢、生育進程減慢的現象(4月2日調查,植株長勢表現均不如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植株;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于4 月22 日開始坐果,坐果為第4 雌花),故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在結果前要進行補肥,以促進植株生長;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植株生長正常,4 月9 日開始坐果,坐果為第2 雌花,5 月15 日開始采收。見表1、表2。
表1 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生育進程
表2 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植株長勢
2.3.2 坐果情況與產量
由表3可知,雖然爬架式栽培模式可提高西瓜的種植密度和單株坐果數,但是最終產量仍低于地爬式栽培模式,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每667 m2產量為1 091.8 kg,較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減產2.90%。
2.3.3 經濟效益
由表4可知,由于目前西瓜進行休閑采摘銷售的單價比普通銷售的單價高,故雖然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產量略低,但是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每667 m2產值可達17 468.8 元,扣除比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增加的生產成本1 800 元(爬架棚架1 000 元、爬蔓網100 元、人工費500 元、增施肥料100 元、其他費用100 元),最終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比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每667 m2增收2 176 元,增效明顯。
表4 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經濟效益
2.3.4 果實品質
由表5可知,從果實大小來看,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果實略小于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單瓜質量為2.51 kg,果實縱徑、橫徑分別為18.6 cm、15.3 cm。從果實外觀和整體觀賞性來看,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各項指標差異不大,其中,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果實外觀圓整光潔,整體觀賞性好,視覺感強,充分達到了休閑采摘的目的。從果實品質來看,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各項品質指標差異不大,其中,采用地爬式栽培模式的西瓜果實剖面稍差,但口感略好。
表5 兩種栽培模式的西瓜果實品質
試驗結果表明,與采用傳統地爬式栽培模式相比,‘黑津’西瓜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植株長勢略差,產量略低,果實品質差距不大,但由于西瓜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的整體觀賞性好,適合采摘,產品附加值增加,最終增收明顯。同時,西瓜采用爬架式栽培模式實現了西瓜生產、觀光采摘、休閑旅游融為一體,可為浦東新區(qū)西瓜產業(yè)進一步發(fā)展注入新鮮活力。因此,爬架式栽培模式適宜浦東新區(qū)西瓜合作社、生產基地用于發(fā)展休閑觀光采摘,以推動西瓜增產增收,從而提升浦東新區(qū)西瓜產業(yè)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