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超 朱曉丹
在課堂上,總有幾個小話癆,老師還沒說完話,他們就站起來開始發(fā)表“意見”了,其實這種行為是不禮貌的。在集體活動中學(xué)會輪流發(fā)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需要發(fā)言的時候,先舉手示意再表達,這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禮貌。
培養(yǎng)目標:
知道多人交談的時候不能隨意打斷別人談話,要先學(xué)會耐心聽。
等別人說完之后再用禮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技能口決:
如果心里有問題,耐心等待好時機,別人把話說完后,微笑問話才可以。
培養(yǎng)重點:
● 如果心里有問題
孩子插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時是對他人提出的問題忍不住想回答;有時是在別人說話時,自己心里有疑惑忍不住想提問;或者是想獲得他人的關(guān)注。家長要引導(dǎo)孩子將自己心里的問題或者疑惑忍一忍,待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再表達。
● 耐心等待好時機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什么時候是表達想法的好時機,引導(dǎo)孩子討論在不同場景中什么時候可以插話,什么時候不能插話。需要注意的是,要和孩子明確,好時機一定不是集體活動中老師講述游戲規(guī)則的時候,也不是其他小朋友當眾分享故事的時候。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對孩子的插話行為給予提醒,和孩子一起練習(xí)插話的口訣。當孩子耐心等待后再表達時,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肯定。
● 別人把話說完后,微笑問話才可以
當孩子想要表達時,家長可以用社會技能“好好說”(微微笑一笑;看著他的臉;聲音要友好)來引導(dǎo)孩子,讓孩子知道在說話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表情和肢體動作,比如在課堂上發(fā)言之前,要先舉手示意,等老師同意后,再站起來進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