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阿來小說中的植物書寫

        2023-04-12 00:00:00蔣玉婷
        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作者簡介〕

        蔣玉婷,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廣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阿來是從嘉絨藏族聚居區(qū)走出來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其憑借小說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當代文壇的中堅力量。阿來小說中的植物書寫紛繁密集,其代表作《云中記》共出現(xiàn)了92種植物,而植物的高頻出現(xiàn)與阿來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聯(lián)系緊密。在阿來筆下,植物成為故鄉(xiāng)嘉絨自然風光、人性隱喻以及民間浪漫想象的展示窗口。植物書寫與阿來對植物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認知有關(guān),前者涉及他早年的漫游經(jīng)歷和關(guān)注植物的個人志趣,后者指向?qū)θ祟惻c自然關(guān)系的深層思索。

        【關(guān)鍵詞】阿來;植物書寫;自然風光;人性隱喻;民間想象

        【中圖分類號】 I20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0139(2023)2-0077-6

        藏族作家阿來出生于馬爾康縣。馬爾康縣隸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舊時被稱作嘉絨。阿來說,故鄉(xiāng)是讓自己抵達這個世界深處的一個途徑,一個起點①。嘉絨藏族聚居區(qū)是阿來成長的地方,也是他文學表達的起點。這片土地上生長的植物相繼進入他的小說,其中“山珍三部”(《三只蟲草》《蘑菇圈》《河上柏影》)是嘉絨藏族聚居區(qū)植物的三部曲,小說直接以高原的珍稀植物蟲草、蘑菇、岷江柏來命名。

        紛繁密集的植物書寫是阿來小說的一大特色,正如他2021年11月底在重慶書友會上所說:“我不愿總寫人和人的世界,一棵開花的樹也是一種存在?!雹?/p>

        植物已成為貫通阿來文學密林的一道暗流,但這種現(xiàn)象還未引起學界過多關(guān)注,學者們更多著力于透過植物展現(xiàn)地域性的生態(tài)危機,如汪樹東《消費主義社會中的生態(tài)悲歌——論阿來“山珍三部曲”的生態(tài)書寫》③以物產(chǎn)山珍為支點,揭示當代社會的生態(tài)問題。但總體來說,以研究阿來小說植物書寫為主的成果較少,對其小說植物的研究缺乏整體性和普遍性。因此,對其小說的植物書寫的研究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本文詳細統(tǒng)計了阿來小說中的植物數(shù)量,并探賾了植物書寫背后的深層意蘊,探尋阿來在創(chuàng)作中頻繁使用植物的根本動因。

        一、小說中植物的數(shù)量統(tǒng)計

        文章選取阿來的三部長篇、三部中篇和一部短篇集①,以小說中的植物為統(tǒng)計對象,借助林奈生物分類學中標識植物的方法②,即用界、門、綱、目、屬、種表示植物的譜系,所有數(shù)據(jù)均細化到“種”一級,并在表格中標注植物的種屬關(guān)系,具體如表1所示。

        ①文章中統(tǒng)計的小說包括《塵埃落定》《云中記》《機村史詩》(包括《荒蕪》《隨風飄散》《天火》《輕雷》《達瑟與達戈》《空山》)《蘑菇圈》《三只蟲草》《河上柏影》《阿來六短篇》。

        ②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提出“界、門、綱、目、屬、種”物種分類法,“種”為分類法中最低一級的基本單元,即人們?nèi)粘δ撤N植物的具體叫法,如鳶尾(種)為百合目鳶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阿來:《云中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第4頁。

        ④阿來:《塵埃落定》,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第179頁。

        由表1可見,阿來的小說作品中均有植物的身影,且數(shù)量眾多。從小說的類型來看,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中植物的數(shù)量明顯多于短篇小說,其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為原型事件的長篇小說《云中記》,共有植物92種。

        從小說中植物出現(xiàn)的頻次來看,統(tǒng)計的12部小說中的高頻植物與小說敘事高度相關(guān)。它們或觸及小說的敘事核心,或推動敘事節(jié)奏,或作為敘事的背景。柏樹屬柏科柏屬植物,在《云中記》中共出現(xiàn)66次,其中以“柏樹”出現(xiàn)59次,以“神樹”“樹爺爺”“風水樹”“寄魂樹”的形式出現(xiàn)7次。《云中記》是獻給地震中的死難者和消失的村莊的作品,阿來以文學這一獨特的方式祭奠安撫地震中的亡靈。在小說中柏樹始終和敘事纏繞,老柏樹的死亡是地震來臨的預示和先兆,又是祭師阿巴“搖鈴擊鼓”“舞出金剛步”③的祭祀對象,同時還是小說回憶性敘事的標志。阿巴牽馬向山上的云中村攀爬時,由馬蹄的起落聲聯(lián)想起地震前啄木鳥叩擊垂死的老柏樹的聲音?!秹m埃落定》中罌粟科罌粟屬植物出現(xiàn)頻次最高,共計85次。小說第十七章的標題為“罌粟花戰(zhàn)爭”,黃特派員從內(nèi)地帶來“灰色細小的”

        ④罌粟種子,罌粟開始從麥其土司的轄區(qū)不斷向外傳播,經(jīng)濟利益的糾紛和土司勢力的沖突最終導致“罌粟花戰(zhàn)爭”爆發(fā)。罌粟在小說中直接牽動敘事節(jié)奏,引導人物的活動和故事的最終走向。嘉絨藏族聚居區(qū)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屬于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冬季晴朗溫差大,夏季多降雨和冰雹①。禾本科小麥屬植物麥子,作為能夠適應高海拔和惡劣生長環(huán)境的農(nóng)作物,熱量充沛和營養(yǎng)充足的特點使其構(gòu)成嘉絨藏民飲食的基礎,進而見證藏民的精神情感和藏區(qū)的歷史變遷。從土司統(tǒng)治時期的紅軍到解放后機村的黨支部書記,《荒蕪》《空山》中駝子支書的一生都圍繞著開荒種地和伺弄莊稼,最后“死在了豐收在望卻沒人收割的麥地里”②。小說中,莊稼麥子見證具備中國老式農(nóng)民特征的駝子支書對土地和糧食的深厚情感。《脫粒機》是阿來描述機村變化的事物筆記,脫粒機代替連枷成為曬場上的“新寵”,現(xiàn)代化的機械工具改變機村古老的打麥方式,“一捆捆的麥子向著機器跟前輸送”③,而由植物麥子牽連的收割晾曬方式的更迭恰好反映藏區(qū)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演變。

        ①阿壩藏族自治州概況編寫組:《阿壩藏族自治州概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7頁。

        ②阿來:《空山》,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第12頁。

        ③阿來:《阿來六短篇》,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第28頁。

        ④〔法〕貝爾納·貝爾特朗:《被遺忘的植物》,袁俊生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9頁。

        ⑤阿來:《大地的階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7年,第2頁。

        ⑥阿來:《蘑菇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第1頁。

        ⑦阿來:《天火》,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第1頁。

        二、植物書寫的內(nèi)在意蘊

        貝爾納·貝爾特朗指出:“每一種植物后面都蘊藏著一種象征意義,蘊藏著我們與植物世界之關(guān)聯(lián)的第五要素?!雹芨哳l出現(xiàn)的植物以其自然屬性建構(gòu)了阿來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同時與藏區(qū)世界結(jié)合產(chǎn)生豐富的內(nèi)涵,集中展示嘉絨藏族聚居區(qū)的原始自然景觀,隱喻藏民的人性,呈現(xiàn)嘉絨民間故事和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浪漫想象。

        (一)羊肚菌、樺樹、松樹等:構(gòu)成嘉絨藏族聚居區(qū)的自然風光

        阿來在《大地的階梯》中對嘉絨的地理位置進行過精細的描繪:“青藏高原東北部黃河第一彎上的若爾蓋草原,和草原東邊一直向四川盆地逐級而下的岷山山脈和邛崍山脈的腹地?!雹莸赜蜻|闊、群山環(huán)抱的地貌與高原獨特的氣候,滋養(yǎng)生長其間的各類植物。阿來小說的開頭往往就落筆于這些植物,進而展現(xiàn)嘉絨藏族聚居區(qū)自然風景的清新空靈之美。

        如《蘑菇圈》的開頭:“五月,或者六月,第一種蘑菇開始在山坡中出現(xiàn),就是那種可以放牧牛羊的平緩草坡。那時禾草科和豆科的草們?nèi)~片正在柔嫩多汁的季節(jié)。一場夜雨下來,無論直立的莖或匍匐的莖都吱吱咕咕地生長。草地上星散著團團灌叢,高山柳、繡線菊、小蘗和鮮卑花。草蔓延伸到灌叢的陰涼下,瘋長的勢頭就弱了,總要剩下些潮濕的泥巴給盤曲的樹根和苔蘚?!雹迊喐呱讲莸橹脖皇羌谓q草甸植被群落中的一種,它為“第一種蘑菇”(羊肚菌)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條件。阿來以自然之眼觀物,操持溫潤細膩的筆法,將盛夏夜雨后植物的生長狀況鋪展開來,羊肚菌和暗自生長的草棵、簇擁成團的灌木、繡線菊等鮮花一并構(gòu)成鮮活的草原植物圖譜,清新自然的氛圍緩緩溢出。

        再如《天火》開篇寫巫師多吉站在峽谷的巨石上,松樹、樺樹等喬木組成的冬日山林的風光進入他的視線:(巖石)背后,是高大的喬木,松、杉、樺、櫟組成的森林,墨綠色的森林下面,苔蘚上覆蓋著晶瑩的積雪。巖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凍后,下泄不暢,在溝谷中四處漫流,然后又凝結(jié)為冰,把一道寬闊平坦的溝谷嚴嚴實實地覆蓋了……溝谷對面,向陽的山坡上沒有大樹,枯黃的草甸上長滿枝條黝黑的灌叢。草坡上方,逶迤在藍天下的是積著厚雪的山梁⑦。

        《蘑菇圈》和《天火》的開篇部分恰好對應嘉絨大地夏季草原和冬季高山的自然景觀,前者搖曳飽滿多汁的植物,后者顯現(xiàn)雪天的山林風光。美國學者W.J.T.米切爾在《風景與權(quán)力》中提出風景權(quán)力說,即風景作為文化中介對觀者和社會具有能動作用。它把文化和社會建構(gòu)自然化,把一個人為的世界再現(xiàn)成既定的、必然的,而且還能夠使該再現(xiàn)具有可操作性,辦法是“通過在其觀者與其作為景色和地方的既定性的某種關(guān)系中進行質(zhì)詢,這種關(guān)系或多或少是決定性的?!雹侔淼臄⑹鍪冀K緊貼故鄉(xiāng)的自然風光,羊肚菌、樺樹、松樹等葳蕤的植物和原生的景觀在小說中表達自然的聲音,與此同時它們也滋潤作為嘉絨之子、觀者和作家多重身份的阿來,使其植物書寫交織著嘉絨藏族聚居區(qū)的自然之景和文化之美。

        (二)松茸、蟲草:隱喻嘉絨藏民的人性

        ①〔美〕W.J.T.米切爾編:《風景與權(quán)力》,楊麗,萬信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第2頁。

        ②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頁。

        ③〔美〕勒內(nèi)·韋勒克,〔美〕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5頁。

        隱喻研究由來已久,亞里士多德從修辭學意義上將隱喻定義為“一個詞代替另一個詞來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手段。”②

        韋勒克和沃倫則重視文學與隱喻的關(guān)系,認為隱喻是文學內(nèi)部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③?;倦[喻和遷移隱喻作為隱喻的兩個部分,前者強調(diào)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后者指向創(chuàng)作主體基于相似性衍生的想象,更具認知價值。本體、喻體的相似性和想象維度在阿來的小說中得到調(diào)和,植物松茸、蟲草和人物的身份、特征、行為構(gòu)成隱喻,進而探索和剖析嘉絨藏民的人性。

        小說《蘑菇圈》中,“蘑菇圈”指松茸的菌絲由中心向四周不斷輻射,形成蓬勃的菌絲體環(huán),是機村山林中松茸的聚居地,也隱喻小說主人公斯炯的母親形象。斯炯在小說中具有雙重身份:膽巴的母親、蘑菇圈大媽。社會屬性上膽巴的母親和“蘑菇圈”的守護者是斯炯這一人物意義的兩極,在小說中后者的意義顯然更為重要。在多重沖突之中,斯炯處于“新”“現(xiàn)代”“消費主義”的對立面,她從始至終都在以實際行動遏制村民被金錢腐蝕的逐漸變壞的人心,力圖保護松茸免于耙犁之災,守望“蘑菇圈”保持生生不息的原始狀態(tài)。從功能和意義上看,滋養(yǎng)松茸的“蘑菇圈”如同繁衍生息的生命圈,斯炯母體的角色是生命圈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和環(huán)節(jié),斯炯和“蘑菇圈”構(gòu)成特殊的隱喻關(guān)系,以斯炯為代表的嘉絨藏族女性身上的韌性和善良得以顯現(xiàn),這層關(guān)系的背后又潛藏著阿來對人保持溫良初心、回歸原始本性和恪守藏族文明的期待與守望。

        與“蘑菇圈”相似,“蟲草”在小說中也承擔隱喻作用?!度幌x草》的敘述圍繞挖采蟲草活動展開。市場經(jīng)濟視域下,金錢主義席卷以農(nóng)耕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的藏族村莊,高原物產(chǎn)冬蟲夏草的市場價值被無限放大,由此誘發(fā)村民瘋狂的挖掘行為。但當桑吉第一次發(fā)現(xiàn)真實的蟲草,他暫時忘卻拿蟲草換錢的想法,而是虔誠恭敬地觀察蟲草,欣賞美麗奇妙的小生命。此時,桑吉其實是在物我對照中發(fā)現(xiàn)了自我,于他而言,蟲草褪去魔幻的外衣,復歸原生狀態(tài):一株長著褐色草芽的麥角菌科線蟲草屬植物,是與自身相仿的鮮活的小生命。隱喻發(fā)生在蟲草和桑吉之間,后者獨有的孩童視角窺見前者的真實價值,而后者區(qū)別于成人的純粹心性和美好的心靈世界也在與前者的互動中逐漸顯露。

        阿來賦予植物和人物獨到的關(guān)系,以“蘑菇圈”“蟲草”隱喻斯炯和桑吉的美好人性,他們在浮躁喧嘩的時代堅守善良的本性和溫暖的內(nèi)心,承載阿來在文學中對人性的真實構(gòu)想——“我愿意寫出生命所經(jīng)歷的磨難、罪過、悲苦,但我更愿意寫出經(jīng)歷過這一切后,人性的溫暖?!雹?/p>

        ①阿來:《三只蟲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第1頁。

        ②陳思和:《新文學整體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63頁。

        ③葉舒憲,王憲昭編:《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精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4-82頁。

        ④〔元〕薩迦·索南堅贊:《西藏王統(tǒng)記》,劉立千譯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0頁。

        ⑤阿來:《阿來的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6年,第112頁。

        ⑥阿來:《阿來的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6年,第151頁。

        ⑦阿來:《阿來的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6年,第59頁。

        (三)青稞:關(guān)聯(lián)嘉絨民間的浪漫想象

        同為高原藏民的食用植物,青稞在阿來小說中出現(xiàn)的頻次低于麥子,它與嘉絨民間的故事和創(chuàng)世神話的浪漫想象有關(guān)?!懊耖g是與國家相對的一個概念,民間文化形態(tài)是指在國家權(quán)力中心控制范圍的邊緣區(qū)域形成的文化空間?!雹诖ㄎ鞅奔谓q藏族聚居區(qū)游離于中心地域,其間衍生的浪漫想象是民間文化形態(tài)的一種,其載體以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為主。

        在小說中,青稞往往超越其基礎的飲食功能而與人類的精神活動緊密聯(lián)系。祭師阿巴遵照約定俗成的祭祀儀軌,將糌粑團子拋向黑暗處,以祭奠神靈和安撫鬼魂。阿巴的行為暗通嘉絨民間關(guān)于植物的浪漫想象,從民間故事和創(chuàng)世神話管窺,《青稞種子的來歷》講述在神狗幫助下,阿初王子將青稞種子帶回藏區(qū),使藏民免受饑餓襲擾,于是藏族民間形成每年請神狗先享用新鮮青稞的習俗③;《西藏王統(tǒng)記》載錄藏族始祖神話,肯定以青稞為主的谷物是促使祖先由獼猴轉(zhuǎn)為人形的關(guān)鍵④。嘉絨地區(qū)流傳的民間故事中,民眾將對自身存在至關(guān)重要的植物青稞賦以瑰麗的神話色彩,以個體意識操縱的浪漫想象貫通自然世界和精神空間。

        三、植物書寫的影響因素

        書寫對象是創(chuàng)作主體審美活動的產(chǎn)物,交織于感性體驗和理性認知之中。美國自然文學代表作家約翰·巴勒斯的著作《醒來的森林》是他長期在自然中觀察鳥類的結(jié)晶。同樣地,阿來小說中紛繁的藏地植物并非憑空捏造,他早年在故鄉(xiāng)漫游的經(jīng)歷、詩歌創(chuàng)作和熱愛植物的志趣為認知、書寫植物提供條件和經(jīng)驗,對人類與自然關(guān)系的思索則深化植物書寫的內(nèi)涵。

        (一)早年的漫游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

        阿來36歲之前一直生活在嘉絨地區(qū)。嘉絨是個包羅萬象的地理單元,若爾蓋草原、岷山山脈和邛崍山脈組成嘉絨的基本地貌,梭磨河、大小金川河以及岷江流淌其間。四處漫游是阿來早年理解和融入故鄉(xiāng)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接觸嘉絨大地孕育的植物。此時創(chuàng)作的詩歌見證他的植物發(fā)現(xiàn)之旅,詩行間洋溢高原植株的勃發(fā)生機和強勁生命力。如“若爾蓋草原哪/你由墨曲與嘎曲/白天與黑夜所環(huán)繞/搖曳的鮮花聽命于快樂的鳴禽”“濺起的波浪是水晶的光焰/青稞與燕麥的綠色光焰”⑤(《三十歲時漫游若爾蓋大草原》);“澎湃的聲音中,一株株核桃樹/枝干蒼勁,樹冠莊嚴”⑥

        (《巖石上面》);“野薔薇,花瓣如此單薄/并不比枝干的顏色更紅/藍色鳶尾花有飛翔的姿態(tài)/那種藍色,不能不叫沉郁的大地更加心傷/鐵線蓮想在柵欄邊捕捉什么/飛燕草,點地梅,馬齒莧/在遭受烈日暴行的地帶/花朵抵抗如此堅定而廣泛”⑦

        (《這些野生的花朵》)。

        嘉絨藏族聚居區(qū)擁有1200余種植物資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寶庫,為阿來觀察和認知植物提供天然的條件,阿來在行走間為故鄉(xiāng)的植物寫下詞訟,云杉、核桃樹、野薔薇、馬齒莧等植物成為獨特的寫作資源。此后它們經(jīng)過詩歌的沉淀,以更為自然的狀態(tài)進入和活躍在阿來的小說世界。

        (二)密切關(guān)注植物的個人志趣

        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植物的身影,與創(chuàng)作主體的關(guān)切點和志趣有關(guān)。阿來是個極度熱愛植物的人,他還為成都平原的植物創(chuàng)作散文集《草木的理想國》,以物候時節(jié)為序記錄開花植物的美感。阿來對植物的癡迷也能從他者的敘述中得到印證,莫言好奇阿來對植物的興趣,評論家程德培認為熱愛植物是阿來關(guān)注自然的具體表征,遲子建在《阿來的如花世界》中贊嘆植物筑建了阿來的生活①。

        個體的審美趣味使各種植物進入小說,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小說人物對植物的態(tài)度。王澤周收集垂死的岷江柏脫落的樹皮和枯葉,斯炯守護蘑菇圈,桑吉珍視蟲草,阿巴關(guān)注即將消失的云中村里的植物:路邊開黃花的委陵菜、變換顏色的山楊林、羽狀樹葉的花楸、味道迷人的丁香以及田野里瘋長的繡線菊。關(guān)注植物的自然狀態(tài)和施以溫暖的情感,小說里人物的活動是作家阿來審美志趣的生動投射,裹挾著對植物的欣賞和熱愛。此外,小說中的植物書寫涉及精準的植物習性描寫和植物志式的寫法,也反映出阿來在熱愛植物的基礎上,還研習并掌握了扎實豐厚的植物學知識。

        (三)探賾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人類出于一種瘋癲,用一種至高無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動把自己的鄰人禁閉起來,用一種非瘋癲的冷酷語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認②。??略凇动偘d與文明》中描述人類內(nèi)部的異化關(guān)系,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的個體和被幽閉的鄰人分屬兩個陣營。福柯演示的異化現(xiàn)象并不只存在于人類中間,它也在人類與外物的關(guān)系上蔓延,前者“秉持至高無上的理性”,將后者視為攻擊物和侵略物。

        透過植物的故事,阿來蓄力揭示人類與自然界的異化關(guān)系?!赌⒐饺Α防铮瑖鵂I伐木場工人砍去機村的大片山林;《輕雷》里,機村人盜取原始森林的珍稀樹種落葉松;《河上柏影》里,木料商人炸開巖石挖取岷江柏的根系等。在歷史演變中,理性的聲音逐漸被群體欲望壓制,人類在利益的驅(qū)導下實施瘋癲的行為,以破壞自然的方式謀取利益。亂象之中,阿來以小說呈現(xiàn)異化關(guān)系,但又不屈服于它,試圖以“最后一個式”的植物守護者形象——斯炯、桑吉、阿巴、王澤周、拉加澤里等,對抗人類與自然關(guān)系失衡的絕望,完成內(nèi)心對二者良性互動的溫良守望。

        ①遲子建:《阿來的如花世界》,《時代文學》2011年第11期。

        ②〔法〕米歇爾·福柯:《瘋癲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瘋癲史》,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第1頁。

        ③阿來:《草木的理想國》,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14年,第6頁。

        結(jié) 語

        帕穆克有言,我們一生當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領我們檢視自己置身其中的環(huán)境③。阿來在行走中觀察植物,熟悉植物的生長周期。植物豐盈了阿來的文學表達,他筆下的植物是故鄉(xiāng)嘉絨藏族聚居區(qū)風土人情的生動再現(xiàn)。同時,植物作為與大地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個體,構(gòu)成自然界幀幀靈動的風景,植物書寫背后始終潛藏著作家阿來深刻的哲思。在浩瀚的自然界,植物和人是置于同等地位的生命體,且植物比人類的生命更具韌性和久長。人如何擺正自身對植物的態(tài)度,繼而與自然萬物相處共生是阿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斷探索的母題。

        (責任編輯 張旻昉)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高清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专线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白人极品| 国产网站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禁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六月综合缴情|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国内激情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无码人妻专区免费视频|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全国一区二区三区女厕偷拍|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人妻av四季|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欧洲-级毛片内射| 久久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av影院手机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999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一级黄色大片久久久|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欧美自拍视频在线|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黄色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蜜臀| 极品嫩模大尺度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