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汝琴,于松毛,唐燕,等.桂林市雞籠山林場禿杉實生苗培育及其在杉木連栽山地造林技術[J].南方農(nóng)業(yè),2023,17(23):181-184.
摘 要 禿杉是我國亞熱帶山地造林的珍貴樹種,被廣泛應用于杉木連栽山地更新造林。為加快杉木連栽山地更新造林速度,提高禿杉大徑材培育效益,以廣西桂林市臨桂區(qū)雞籠山林場禿杉實生苗培育及造林經(jīng)驗為基礎,總結了圃地與種源選擇、圃地消殺、種子預處理、播種方法、遮陰防曬、控制密度、肥水管理、病蟲草防治、煉苗等關鍵培育技術,介紹了“禿杉2+木荷1”或“禿杉2+杉木1”混交林模式營造要點。
關鍵詞 禿杉;杉木連栽;育苗技術;山地造林;桂林市雞籠山林場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3.043
收稿日期:2023-08-11
作者簡介:唐汝琴(1981—),女,廣西桂林人,工程師,從事森林資源培育及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
*為通信作者,E-mail:295259568@qq.com。
杉木是我國優(yōu)質速生用材針葉樹種,人工種植遍及廣西等19個?。▍^(qū)),目前人工造林面積已達到986.67萬hm2,蓄積量達7.55億m3。但大量杉木采伐后,跡地造林仍繼續(xù)營造杉木林,連栽培育二代、三代甚至多代杉木林,造成林分生態(tài)功能下降、林地地力衰退與木材產(chǎn)量降低等問題。眾多林業(yè)專家與造林單位嘗試從加強經(jīng)營措施、創(chuàng)新營林模式或改植新樹種去解決此問題,其中改植禿杉人工林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潛力與較強的投資風險抵御能力,14年生禿杉人工林的平均胸徑、平均樹高、平均單株材積和平均蓄積量均顯著高于密度相近的連栽杉木人工林[1-2]。禿杉混交林的林分生長量、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單株材積與蓄積均明顯大于純林,混交比例以“禿杉2+木荷1”或“禿杉2+杉木1”的生長量為最優(yōu)[3-4]。
禿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是杉科臺灣杉屬高大喬木,為我國特有珍貴用材樹種,具有適應性強、生長較快、速生期長、出材量高、生產(chǎn)潛力大等優(yōu)點,現(xiàn)已成為杉木連栽山地造林的優(yōu)良樹種資源。禿杉主根不明顯,側根與須根發(fā)達,可持續(xù)吸收營養(yǎng)物質維持土壤肥力,在杉木連栽山地造林的生長量顯著高于同等立地條件的杉木林分,且3年后生長速度超過速豐林標準[5]。廣西桂林市臨桂區(qū)雞籠山林場2008年開始在山地培育禿杉實生苗,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禿杉實生苗的抗逆性和適應性,還解決了運輸造成苗木機械損傷等問題,做到隨起隨栽,縮短緩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實現(xiàn)林木快速生長。在杉木連栽山地營造禿杉混交林近380 hm2,長勢良好,依托國有林場高效育苗與山地造林的示范作用,帶動各類造林主體投資投勞培育禿杉實生苗與連栽杉木山地造林,現(xiàn)總結關鍵技術如下。
1" 實生苗培育
1.1" 苗圃地與種源選擇
苗圃地定在整個山地造林區(qū)域的中部或下部,選擇排灌方便、地勢平緩、背風向陽的下坡,土壤質地要疏松通透,土層肥沃深厚,石礫含量少,面積大小依山地造林規(guī)模而定。苗圃地可以連片,也可塊狀分散,以管理方便為宜。禿杉種源一般選擇云南省怒江流域騰沖市、昌寧縣、龍陵縣的種源或貴州省雷公山的種源。
1.2" 苗圃地整備
1.2.1" 場地清理與整地
秋冬季將場地上的草叢、雜灌砍倒,可以粉碎還地,也可堆集漚制有機肥。立春前后全墾圃地,深30 cm,敲碎土塊,揀拾除去石塊、草根和樹蔸。
1.2.2" 圃地消殺
用地蟲丹45 kg·hm-2、75%五氯硝基苯30 kg·hm-2與過篩細土1 200 kg·hm-2制成藥土,在墾地時撒在地面,一邊整地一邊翻入土中做第一輪土壤滅菌及滅地下害蟲。做好苗床后,床面用50%敵克松800倍液噴淋,做第二輪土壤滅菌消殺。
1.2.3" 起畦做床與施放基肥
沿等高線開設苗床,床高25 cm,寬1.2 m,長10~15 m,管護步道寬35 cm。結合起畦做床,每公頃施有機肥1 500 kg、鈣鎂磷肥750 kg做基肥,基肥主要施放在苗床的中上部,不能深埋床底,也不能露出床面。床面要做到平整、土細、無雜質。
1.3" 播種
1.3.1" 確定用種數(shù)量
禿杉Ⅰ級種發(fā)芽率42%、千粒重1.529 g,每公頃用種數(shù)量15 kg;Ⅱ級種發(fā)芽率33%、千粒重1.502 g,每公頃用種數(shù)量22.5 kg;若是發(fā)芽率偏低種子或舊年冷藏的種子,則要相應加大用種量。
1.3.2" 種子預處理
依據(jù)播種計劃時間,種子預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 min,接著清水洗凈;再用GGR-6號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制作成10~40 mg·kg-1溶液進行浸種,浸泡時間12 h,用清水洗凈陰干;之后與3倍體積的過篩細泥沙拌勻,用紗布包裹好放在室內催芽,待種子破肚露出白芽1 mm即可播種。
1.3.3" 播種方法與時間
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將預處理好的禿杉種子帶著細泥沙,均勻撒播在苗床上,用過篩的細土覆蓋,厚度以剛剛看不見種子為宜,再用草屑或木屑覆蓋1 cm厚的保護層,保持苗床的溫度和濕度,該保護層在禿杉種子發(fā)芽出土后也無須撤除,任其腐爛后起到增肥、松土透氣、保溫保濕的作用。
1.3.4" 各項安全防護
為了防雨水沖刷,在苗圃地上方開設截水溝,中間與兩旁開好排水溝。為了防牲畜野獸破壞,在苗圃地四周建好籬笆圍欄。為了防鳥驅鳥,懸掛假飛鷹、立茅草人、掛設閃光警示帶等。為了防止鼠害,在苗圃地四周定點蓋施鼠藥。
1.4" 蓋棚遮陰
禿杉在幼苗時期喜陰,夏季需要稀疏遮陰,防止日灼危害,全光照條件下,育苗保存率只有15%~40%。搭建遮陽棚能有效提高育苗保存率,遮陽棚要在禿杉種子發(fā)芽出土前搭建好,采取大棚全遮陰方式,遮陽棚高度一般為1.8 m,先在苗圃四周按3 m距離豎立木樁,用鐵絲按南北向和東西向將相對應的木樁連接拉緊,形成“井”字網(wǎng)格狀,鐵絲交叉處用小木樁頂撐并固定,用透光度30%~40%的遮陽網(wǎng)拼接成大網(wǎng)覆蓋,這種方式搭棚取材方便、省時省力、節(jié)約材料、通風透氣、便于育苗管護作業(yè)。也可采用橫桿木樁草簾,沿苗床搭蓋80~100 cm高的簡易遮陽棚,方便根據(jù)天氣經(jīng)常性拆蓋。
1.5" 幼苗期管理
1.5.1" 控制土壤濕度
禿杉播種15~20 d后開始出土發(fā)芽,30 d左右達到盛苗期。因出苗期長,若遇連續(xù)不斷陰雨天氣,苗床土壤水分過高,天氣一旦轉晴,應于每日清晨或傍晚移開遮陽網(wǎng),以降低土壤濕度,防止幼苗爛根爛芽。
1.5.2" 控制幼苗密度
幼苗期做好間苗補苗,有效利用圃地空間,提高大苗壯苗比例。依據(jù)“早間苗、晚定苗”原則,適時進行間苗補苗。間苗除去的對象為生長不良、機械損傷、出現(xiàn)病蟲害的及過密苗床的幼苗,間苗期間,對于過度稀疏或缺苗的苗床進行補苗。間苗與補苗一般分3次進行,于5月上旬進行第1次,此時禿杉幼苗地上部分出現(xiàn)4~5片真葉,地下部分開始出現(xiàn)側根,間苗與補苗后控制苗量在280株·m-2左右;于5月下旬進行第2次間苗與補苗,苗量控制在240株·m-2左右;在6月中旬進行定苗,控制苗量在200株·m-2左右。每次間苗與補苗完畢,要立即淋水定根。
1.5.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禿杉實生苗培育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壯苗和提高苗木產(chǎn)量的前提。1)進入幼苗期后,禿杉苗木對氮、磷元素敏感。真葉長出3~4片時,選擇陰天或無風晴天的清晨、傍晚噴施葉面肥,3 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5~6次,每次噴施量以葉面滴水為宜。2)6月中下旬,苗木開始進入速生期,側枝開始長出,生長速度加快,地下根須明顯增多,禿杉苗木速生期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80%,速生期為6月至9月上中旬,其間需水肥量最多。應每10 d淋施水肥1次,連施水肥9~11次;水肥的濃度由低到高,前期以施氮、磷肥料為主,后期氮素用量逐步降低,逐步增加鉀肥用量;9月上中旬最后施一次鉀肥,以促進禿杉苗木木質化。在施肥時,若遇天氣干旱,應先淋水將苗床充分潤濕后再施肥。每次淋施肥料后,應立即洗苗,洗苗要洗透,以免肥料燒苗。在禿杉苗木速生期間,用GGR-6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噴施1~2次,可使苗木抗逆性提高,Ⅰ級苗數(shù)量可增加30%~40%。
1.5.4" 雜草管理
除草控草工序貫穿整個禿杉育苗周期,遵循“除早、除小、除了”原則,適時除草控草,以防雜草侵占苗木生長空間、搶奪苗木水肥資源。1)整地前除草。提前3 d,用草甘膦或百草枯對苗圃地進行除草。2)播種前控草。提前7 d,用乙草胺噴施苗床進行封草控草。3)禿杉幼苗形成期、苗木初生期與苗木速生期除草控草。用選擇性除草劑果爾24%乳油除草控草,每公頃用600~750 mL果爾24%乳油兌水900 kg,使用低壓噴霧器,定向噴霧,一次可以管控雜草15~20 d;每次控草3 d后,追施葉面肥一次,同時人工拔除少量頑固性雜草,以免雜草復活。
1.5.5" 病蟲害防治
猝倒病是禿杉育苗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尤其是在高溫高濕、陰雨連綿的天氣,若防治不及時,可在短時間內暴發(fā)成災。防治要點是注意苗圃地排水與防澇,晴天早晚揭開遮陽網(wǎng)讓圃地通風透光?;瘜W藥物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多菌靈1 000倍液、敵克松500倍液或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霧1~2次,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蠐螬、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100 g與谷子等食物拌勻,制成3~4 kg餌料,均勻撒在苗床上;也可用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霧防治。
1.5.6" 煉苗
9月上中旬,80%的苗木高度和粗度已達出圃標準,可以實施煉苗工序。煉苗第1階段持續(xù)15~20 d,控肥控水,逐漸減少水肥量,遮陽棚隔行拆除1/2;煉苗第2階段,停止水肥,遮陽棚完全拆除,讓禿杉苗接受全光照,以使苗木充分木質化,適應山地造林環(huán)境,同時做好預防凍害措施,直至出圃。
1.6" 實生苗出圃
1.6.1" 苗木產(chǎn)地檢疫
進入初冬季節(jié),禿杉苗木已經(jīng)充分木質化,各項生理指標也基本固定,此時對苗木進行劃塊檢驗,做好苗木產(chǎn)地檢疫工作。
1.6.2" 苗木分級與統(tǒng)計
禿杉一年生的山地實生苗相對矮小,苗木高16 cm以上、地徑0.3 cm以上為Ⅰ級苗;苗木高13~16 cm、地徑0.25~0.30 cm為Ⅱ級苗;其他的為Ⅲ級苗及以下。對苗圃地進行抽樣調查,估算出各級苗木的數(shù)量,做好統(tǒng)計。精細化管理,每公頃可出圃Ⅰ級與Ⅱ級壯苗75萬~90萬株。
1.6.3" 苗木出圃
依據(jù)苗木出圃計劃,Ⅰ級苗與Ⅱ級苗可以出圃造林,優(yōu)先保障本區(qū)域杉木連栽山地造林的需求,按日使用量隨起隨栽,盡量避免起苗搬運造成斷根、脫皮、傷芽等機械損傷。多余的合格苗木,可以調劑給其他造林單位使用。Ⅲ級及以下苗木無須留床,為方便管理,集中移植到一個地塊或裝營養(yǎng)杯繼續(xù)培育,以備缺苗補植或其他造林綠化使用。
2" 山地造林
2.1" 造林地準備
2.1.1" 造林地除雜清理
對杉木連栽兩代及以上的采伐跡地沿等高線進行帶狀清理,清除的采伐剩余物可粉碎還山,也可平鋪在造林帶的下方自然腐爛。對原有杉木伐蔸,根據(jù)作業(yè)設計的造林模式,把需要留萌的做好標記,不需要的伐蔸可以挖除或進行封蓋。
2.1.2" 挖種植穴與施基肥
為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山地造林無須進行全墾或帶墾。受原有連栽杉木樹蔸的影響,可沿等高線帶狀開挖種植穴,同時每穴施放有機肥0.5 kg作為基肥,株行距參照原杉木栽植的株行距,在桂北一般是2 m×3 m,盡量錯開原樹蔸,若無法錯開,可挖除樹蔸或按比例留蔸保萌;種植穴一般為暗穴,穴表土與基肥拌勻在下面、心土在上面,以便保濕及土肥融合,種植穴規(guī)格為60 cm(等高面)×50 cm(斜面)×30 cm(深度)。
2.2" 造林模式
杉木連栽山地基本是商品林地,不同類型的林分,禿杉生長量以“禿杉2+其他1”混交林為最優(yōu)。造林模式一般采用“禿杉2+木荷1”或“禿杉2
+杉木1”營造混交林。
2.3nbsp; 植苗造林
2.3.1" 苗木準備與預處理
栽植前1天傍晚,按當天作業(yè)用苗量分級起好禿杉實生苗,并送到造林地,檢查每一株苗,對過多過長的根系、枝葉進行適當剪除或剪截,再用拌有生根劑的黃泥漿水進行漿根,豎立擺放備用。
2.3.2" 植苗
2月中旬至3月底,提前3~7 d依據(jù)當?shù)靥鞖忸A報做好植苗造林計劃,選擇陰天或小雨天氣進行植苗。栽植時從山頭開始,沿等高線開挖的種植穴,按“之”字形路線往山腳進行植苗,要求苗木要豎直、方向不反山、根系要舒展、培土要緊實。
2.4" 未成林管護
2.4.1" 檢查補植
禿杉實生苗栽植30 d后,逐行逐株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缺株、死株立即補植,若是弱株,在苗木充足時可培植補株。1年后再次進行檢查,若禿杉未成林成活率低于90%,也要進行補植。
2.4.2" 撫育管理
禿杉幼苗生長緩慢,競爭勢弱,易被草灌遮蔽造成主干形彎曲、長勢不良,甚至死亡。在我國南方需要撫育管理4年,前3年每年5—6月鋤撫1次,8—9月刀撫1次。鋤撫以除草松土為主,除草除根,松土深度10~15 cm,有條件可追施緩釋肥料;刀撫以砍灌除萌為主,砍去灌木,保留杉木伐蔸地徑20 cm以上萌芽條1~2株,除去多余杉木萌芽條。第4年6—8月刀撫1次,此時幼樹長出草面,郁閉度超過0.2,已成林。
2.4.3" 加強“三防”管理
結合杉木連栽山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方案,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病蟲害防治、林火預防、牲畜破壞防護(“三防”)等管理工作,保障禿杉林木正常生長。
3" 結語
禿杉為世界著名的長壽巨樹之一,生長培育周期較長,開花結實晚,前10年幼樹生長速度與杉木比較相對緩慢,之后生長迅速,速生期持續(xù)時間長。培育高質量禿杉實生苗,在杉木連栽山地營造禿杉混交林,是化解杉木連栽生長量大幅降低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禿杉實生苗山地造林適宜培育大徑材,是建設國家木材戰(zhàn)略儲備林的優(yōu)選樹種資源。
參考文獻:
[1]" 吳慶標,黃承標,黃恒川,等.杉木連栽跡地改植禿杉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J].林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08(2):95-98.
[2]" 葉代全.杉木多代連栽采伐跡地營造禿杉研究[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1,17(15):157-159.
[3]" 陳志洪.禿杉木荷混交造林林木生長效果探究[J].綠色科技,2021,23(5):97-100.
[4]" 王國聯(lián).閩南山地禿杉混交造林效果初步研究[J].防護林科技,2022(6):26-28.
[5]" 甘劍偉,韋波.八桂禿杉創(chuàng)奇跡:記南丹縣山口林場禿杉速豐林基地[J].廣西林業(yè),2016(12):9-12.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