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春 徐世影 應航宇 陳志凌
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人體接觸過敏原,體內免疫系統(tǒng)異常激活,并出現(xiàn)鼻癢、噴嚏和流涕等臨床癥狀的非感染過敏性疾病。AR 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目前研究認為,人體的微生物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對包括AR 在內的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起著積極的抑制作用,而過度使用抗生素可引起人體微生物改變,與AR患病風險增加有關[2-4]。通過調節(jié)免疫功能等方法治療來改善患者AR癥狀目前受到臨床好評[5]。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未抽花莖植株的干燥根部,用藥歷史悠久,具有增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抗炎和抗過敏作用[6]。因此,本研究通過雞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激發(fā)小鼠發(fā)生AR建立動物模型,觀察進一步使用抗生素對小鼠AR癥狀的影響以及防風水提物改善小鼠AR癥狀的作用,并探討這一作用的免疫機制。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40 只健康雄性Balb/c 小鼠[6 周齡,(20±2)g]購于上海靈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滬)2018-0003],飼養(yǎng)于浙江鷹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動物中心[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YXK(浙)2021-0033],飼養(yǎng)于(22±2)℃、50% ~60%濕度的通風環(huán)境,保證每日充足光照14 h,正常飲食。
1.1.2 實驗試劑 OVA 購于美國Sigma 公司(批號:SLCH2414);IL-2、轉 化 生 長 因 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ELISA 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A00922、A91123),IL-4、IL-5、IL-6、IL-10、IL-17、TNF-α、IFN-γ ELISA 試劑盒均購于江蘇酶免實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2105、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09);甲苯胺藍染液購于中國Servicebio 公司(批號:20220228);BCA 蛋白定量試劑盒購于中國Solarbio 公司(批號:20220228);Toll 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NF 受體關聯(lián)因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κB p65,NFκB p65)、NF-κB 抑制劑(inhibitor of NF-κB,IκBα)、活化IκBα(pho-IκBα,p-IκBα)、肌動蛋白(β-actin)購于美國Affinity抗體公司(批號:16c5074、27e2981、32a4053、12l8356、13s5835、12e1054)。CD4-FITC、CD25-PECy7、核轉錄因子Foxp3-BV421 流式抗體購自美國BD公司(批號:553055、335807、562996)。
1.1.3 實驗儀器 電泳儀、電泳槽、轉膜儀購自中國天能公司;化學發(fā)光儀購自中國勤翔公司;高速離心機購自美國Thermo 公司;酶標儀購自美國MD 公司;正置光學顯微鏡購自日本尼康公司;病理切片機購自上海徠卡儀器有限公司;C6流式細胞儀購自美國BD公司。
1.2 方法
1.2.1 小鼠模型制備和分組 將OVA 與0.4%質量濃度的氫氧化鋁凝膠混合,配制0.2 mg/ml 濃度的OVA 致敏液;另用0.9%氯化鈉溶液稀釋OVA 制備滴鼻液(25 mg/ml)。參照文獻[7]方法激發(fā)小鼠AR:隨機選取32 只小鼠在實驗第1 天通過兩后足跖(0.1 ml)、兩腹股溝(0.1 ml)、背部兩處(0.1 ml)和腹腔(0.2 ml)注射OVA 致敏液,在第7、14、21 天,繼續(xù)通過腹腔注射0.5 ml OVA 致敏液。第22~35 天,用20 μl 滴鼻液刺激小鼠鼻腔,1 次/1 d。隨后,將小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模型組、抗生素組、防風水提物組、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另將未經(jīng)OVA 誘導的小鼠歸入正常組,每組8只,給與相應干預。
1.2.2 藥物制備及給藥 500 g防風生藥飲片由杭州市中醫(yī)院藥房提供。蒸餾水沖洗2次后再加2 000 ml煮沸2~3 h,過濾殘渣,留取濾液,60 ℃旋轉蒸發(fā)儀濃縮,凍干后最終得到25 g 防風濃縮固體。將防風濃縮固體溶于0.9%氯化鈉溶液配制成5 mg/ml防風水提液。用0.9%氯化鈉溶液配制質量濃度為210 mg/ml 的抗生素混合液(其中頭孢羥氨芐30 mg/ml,土霉素90 mg/ml,紅霉素90 mg/ml)??股亟M、防風水提物組分別取防風水提液或抗生素混合液,稀釋1 倍后,每只小鼠給予0.2 ml 灌胃,1 次/d,持續(xù)2 周。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給予0.1 ml的防風水提液(無需稀釋)和0.1 ml的抗生素混合液(無需稀釋)灌胃,1次/d,持續(xù)2周。模型組和正常組小鼠均給予0.2 ml 0.9%氯化鈉溶液灌胃,1 次/d,持續(xù)2周。實驗期間所有小鼠給予正常飲食。
1.2.3 小鼠AR 癥狀觀察 最后一次給藥0.5 h 后,將小鼠單獨置于籠中,OVA 滴鼻液刺激小鼠,觀察15 min內小鼠的打噴嚏和撓鼻次數(shù),評價AR 癥狀。觀察結束后用二氧化碳窒息處死小鼠,心臟取血離心獲取血標本,兩側鼻腔用200 μl 無菌Hanks 平衡鹽溶液灌洗并收集鼻腔灌洗液。剪開小鼠鼻腔,收集小鼠鼻中隔黏附的完整鼻黏膜組織。取出小鼠脾臟,去除表面脂肪組織,無菌保存?zhèn)溆谩?/p>
1.2.4 小鼠血清中致敏因子(免疫球蛋白E、組胺、白三烯)、炎癥細胞因子和鼻腔灌洗液中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檢測 采用ELISA 法。按照ELISA 試劑盒內的操作說明檢測血清IgE、組胺、白三烯、IL-4、IL-5、TNFα、IL-2、IL-10、IFN-γ 以及鼻腔灌洗液中IL-6、IL-17、IL-4、IL-10、TGF-β1 水平。平行測定6 個復孔。
1.2.5 小鼠鼻腔灌洗液炎癥細胞計數(shù) 用含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 懸浮灌洗液底部細胞,用血細胞計數(shù)器計數(shù)白細胞。行Wright's-Giemsa 染色,計數(shù)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數(shù)量。
1.2.6 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情況觀察 將鼻黏膜組織置于4% 多聚甲醛中固定,制備石蠟切片。脫蠟至水。甲苯胺藍染液染色10 min,95%乙醇分化。吹干切片,二甲苯透明后封片。顯微鏡下計數(shù)6 個高倍鏡視野(×400)內肥大細胞數(shù)量,計算均值。
1.2.7 小鼠脾臟組織CD4+CD25+Foxp3+Treg 細胞、CD4+T 細胞檢測 采用流式細胞術。小鼠脾臟組織清洗后剔除結締組織,剪碎后采用勻漿機均勻粉碎,過篩后離心脾臟單核細胞,紅細胞裂解液裂解沉淀的脾臟組織,用PBS 調整濃度為2×107/ml 細胞懸液。加入CD4、CD25、Foxp3 流式抗體,4 ℃避光孵育30 min,PBS 清洗2 次,PBS 重懸細胞,過篩網(wǎng),重懸細胞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CD4+T 細胞以及CD4+T 細胞群中CD25+Foxp3+Treg 細胞,計算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實驗重復3 次。
1.2.8 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IκBα/NF-κB p65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 法。剪碎小鼠鼻黏膜組織,加入蛋白質裂解液,勻漿機中進行勻漿(20 s),3 次,離心提取組織蛋白。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用5%脫脂奶粉封閉2 h,清洗,加入含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抗體的稀釋液,4 ℃過夜孵育。第2 天室溫震蕩,吸棄多余液體,再用5%脫脂奶粉封閉,加入二抗反應液,洗膜?;瘜W發(fā)光儀顯影,Chemi Capture 軟件拍照。以β-actin 為內參對照,計算各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實驗重復3 次。
2.1 5 組小鼠AR 癥狀比較 5 組小鼠打噴嚏、撓鼻次數(shù)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打噴嚏、撓鼻次數(shù)增加(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打噴嚏、撓鼻次數(shù)進一步增加(均P<0.05),而防風水提物組小鼠打噴嚏、撓鼻次數(shù)減少(均P<0.05)。與抗生素組比較,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打噴嚏、撓鼻次數(shù)減少(均P<0.05)。見表1。
表1 5 組小鼠AR 癥狀比較(次)
2.2 5 組小鼠小鼠血清中致敏因子、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組胺、白三烯、IL-4、IL-5、TNF-α 水平均升高(均P<0.05),IL-2、IL-10、IFN-γ 水平均降低(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血清疫球蛋白E、組胺、白三烯、IL-4、IL-5 水平均升高(均P<0.05),IL-2、IL-10 水平均降低(均P<0.05),IFN-γ、TNF-α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防風水提物組小鼠血清疫球蛋白E、組胺、白三烯、IL-4、IL-5、TNF-α 水平均降低(均P<0.05),IL-2、IL-10、IFN-γ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抗生素組比較,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血清IgE、組胺、白三烯、IL-4、IL-5、TNF-α 水平均降低(均P<0.05),IL-2、IL-10、IFNγ 水平均升高(均P<0.05)。見表2。
表2 5 組小鼠血清中致敏因子、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3 5 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鼻腔灌洗IL-6、IL-17、IL-4水平均升高(均P<0.05),IL-10、TGF-β1 水平均降低(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IL-17、IL-4 水平均升高(均P<0.05),IL-10、TGF-β1 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IL-6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防風水提物組小鼠IL-6、IL-17、IL-4 水平均降低(均P<0.05),IL-10、TGF-β1 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抗生素組相比,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IL-17、IL-4 水平均降低(均P<0.05),IL-10、TGF-β1 水平均升高(均P<0.05),IL-6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5 組小鼠鼻腔灌洗液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
2.4 5 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炎癥細胞數(shù)量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鼻腔灌洗液嗜酸性粒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均增加(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嗜酸性粒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均增加(均P<0.05);而防風水提物組小鼠嗜酸性粒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均減少(均P<0.05)。與抗生素組相比,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嗜酸性粒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均減少(均P<0.05)。見表4。
表4 5 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炎癥細胞數(shù)量比較(×106/ml)
2.5 5 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情況比較 5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情況見圖1(插頁)。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數(shù)量增加(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P<0.05),而防風水提物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數(shù)量減少(P<0.05)。與抗生素組相比,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數(shù)量減少(P<0.05)。見表5。
表5 5 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數(shù)量比較
圖1 5 組小鼠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浸潤情況(箭頭示肥大細胞;甲苯胺藍染色,×400)
2.6 5 組小鼠脾臟組織CD4+CD25+Foxp3+Treg/CD4+T細胞比例比較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顯著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抗生素組小鼠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顯著降低(P<0.05),而防風水提液組小鼠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顯著增加(P<0.05)。與抗生素組相比,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升高(P<0.05)。見圖2(插頁)。
圖2 5 組小鼠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 T 細胞比例比較(A:流式細胞術檢測結果;B:Treg 細胞/CD4+T 細胞比例比較)
2.7 5 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IκBα/NF-κB p65 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抗生素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防風水提液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均降低(均P<0.05)。與抗生素組比較,防風水提物+抗生素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降低(均P<0.05)。見圖3。
圖3 5 組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A:蛋白表達電泳圖;B:TLR4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C:TRAF6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D:p-IκBα/IκBα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E: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從病理生理機制來看,AR 是一種全身變態(tài)反應導致鼻部氣道黏膜發(fā)生持續(xù)慢性炎癥的過敏性疾病,機體異常的免疫反應在AR 的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作用[8]。目前研究認為,Th1/Th2 細胞免疫失衡,以及Treg 細胞生成減少為AR 發(fā)生提供了免疫環(huán)境[1]。Th1細胞通過分泌IL-2、IFN-γ 等參與細胞免疫應答,Th2細胞主要通過IL-4 參與體液免疫應答,Th1/Th2 失衡與AR 的過敏反應有關[9-10]。Treg 細胞為機體發(fā)揮負向免疫調節(jié)的細胞,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如IL-10、TGF-β1 等抑制異常的Th2 反應,起到維持Th1/Th2 平衡的作用[8]。臨床研究表明,降低AR 患者血清Th2 型細胞因子水平,提高Treg 數(shù)量可有效緩解AR 癥狀[11]。而含防風的中藥可降低AR 患者外周IL-4、IFN-γ 水平,提示防風具有抑制Th2 型細胞因子分泌的作用[12]。
Ren 等[13]用OVA 誘導BALB/c 小鼠后,小鼠血清OVA 特異性IgE 水平升高,脾臟CD4+CD25+Treg 細胞比例降低,Th2 型細胞因子水平升高,小鼠出現(xiàn)AR 癥狀。本研究用OVA 致敏小鼠后,小鼠鼻腔組織肥大細胞和炎癥細胞浸潤增加,體內致敏IgE、組胺、白三烯含量增加,Th1/Th2 因子失衡,脾臟CD4+CD25+Foxp3+Treg/CD4+T 細胞比例降低,小鼠AR 癥狀明顯。腸道微生物可通過平衡Th1 與Th2 細胞間的活動調節(jié)機體對應變原的耐受反應[14]。馮月等[15]研究指出,抗生素的過量加重了AR 小鼠出現(xiàn)腸道菌群紊亂,進一步誘導了肺組織中Th1/Th2 失衡,抑制肺組織Treg 細胞的生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OVA 誘導小鼠后加用抗生素,小鼠的AR 癥狀進一步加重,Th1/Th2失衡,脾臟內CD4+CD25+Foxp3+Treg 細胞生成減少,小鼠體內致敏因子和炎癥反應程度增加。而防風水提物則對小鼠的AR 具有改善作用,其能誘導脾臟內Treg 細胞的生成,增加Treg 型IL-10、TGF-β1 水平,并能抑制Th2 型細胞因子IL-4 的分泌,降低小鼠體內致敏因子含量和炎癥反應程度,且對抗生素加重的小鼠AR 也具有顯著改善作用和相同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屈映等[16]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防風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與抑制TLR 有關。TLR4 表達于免疫細胞表面識別包括過敏原在內的外來抗原的成分,可激發(fā)免疫細胞應答的發(fā)生,并能誘導Th2 細胞的分化[17-19]。徐琛等[20]研究表明,抑制鼻黏膜TLR4/NF-κB p65 通路的激活,可降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而對大鼠AR 具有治療作用。TLR4/TRAF6/NF-κB p65 通路激活可引起Th1/Th2 細胞失衡,其作用機制為TLR4 激活后促進ARAF6蛋白表達,后者激活炎癥介質關鍵效應轉錄子NF-κB信號,發(fā)揮細胞的炎癥反應作用[21-22]。IκBα對NF-κB激活釋放炎性因子釋放十分關鍵,Zhu 等[23]發(fā)現(xiàn)抑制IκBα磷酸化表達能夠減少NF-κB 介導的炎癥因子IL-6、TNF-α的釋放。侯道榮等[24]用脂多糖誘導細胞炎癥后,細胞內TLR4、p-IκBα/IκBα、NF-κB p65 蛋白表達激活。本研究發(fā)現(xiàn),TLR4、TRAF6、p-IκBα/IκBα、NF-κB p65在OVA誘導的小鼠鼻黏膜組織中顯著表達,在加用抗生素后這些分子蛋白的表達更為顯著,提示抗生素能夠促進TLR4/TRAF6/IκBα/NF-κB p65 通路表達,進一步誘導機體免疫失衡,加重小鼠AR癥狀。而防風水提物干預后,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NF-κB p65以及p-IκBα/IκBα的表達均下降,提示防風水提物可通過抑制小鼠鼻黏膜中激活的TLR4/TRAF6/IκBα/NF-κB p65,調節(jié)小鼠機體免疫,從而改善AR癥狀。
綜上所述,抗生素加劇了OVA 誘導小鼠的AR 癥狀,而防風水提物具有改善小鼠AR 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小鼠鼻黏膜組織TLR4/TRAF6/IκBα/NF-κB p65 通路激活,改善免疫反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