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平湖實驗小學 秦亞梅
當今,兒童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單純基于英語課內教材的英語教學已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英語學習需求,開展英語課內外整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然而,如何高質量地開展課內外整合教學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在目標統(tǒng)領下整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切的教學策略,才能有效提升課內外整合教學的實效。因此,我們聚焦基于課內外整合的素養(yǎng)型目標設計與實施,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與思考,從“基于課內外整合的英語素養(yǎng)型目標重塑”和“素養(yǎng)型教學目標導引下的課堂實踐樣態(tài)”兩個層面展開論述。
素養(yǎng)型教學目標是指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以生為本,確立課堂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對“三維目標”的提煉整合,從而實現(xiàn)價值觀、能力與品格培養(yǎng)的有機統(tǒng)一。那么,基于課內外整合的素養(yǎng)型教學目標設計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呢?
整體語言教學需要教師具有整體教材觀,要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角度去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在主題意義的統(tǒng)領下,組織教學內容,規(guī)劃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fā)展能力,形成素養(yǎng)。比如,第一課時語篇板塊的教學要注重整體感知,通過讀前、讀中和讀后活動的展開,使學生整體感知和初步理解該單元的主題和語言功能,做到“知其然”。第二課時詞句板塊的教學要進一步探究主題,在情境中重組資源,采用多元呈現(xiàn)的方式,講練結合,梳理歸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運用單元重點語言項目,做到“知其所以然”。第三課時綜合板塊的教學則要結合各板塊的形式和內容深化主題,注重整體性、自主性、趣味性、實踐性、拓展性,引導學生回顧單元學習的收獲,在此基礎上遷移運用,整體提升,做到“知其未盡然”。在前三課時的基礎上,第四課時進一步升華主題,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單元主要內容,通過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遷移創(chuàng)新,考查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進一步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核心素養(yǎng)是學校教育的聚焦點和著力點,它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新課標明確把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界定為“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課程要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yǎng)”,其中的變遷基本上體現(xiàn)了學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轉變。立足學校教育教學文化,我們要從關注“學科教學”轉到關注“學科教育”,從“知識本位” “學科本位”轉向“核心素養(yǎng)培育”。
關注素養(yǎng)型教學目標設計,就是要促使核心素養(yǎng)從頂層設計融合到微觀層面的課堂教學中,引導教師將核心素養(yǎng)培育落實在日常每一課時的教學中,引發(fā)課堂教學結構性的變革,在長期的培育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素養(yǎng)型課堂教學目標是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具體化、可操作化、可觀察化、可檢測化的具體體現(xiàn),為教學、學習和評估提供基礎。
【案例1】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復習課時的課內外整合素養(yǎng)型目標設計與敘寫。
(1)通過課內外整合,學生能運用本單元主要語言項目,就如何保護地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主題情境中進一步拓展相關詞句,豐富語言表達。
(2)在問題導引下梳理總結單元主要內容,圍繞主題開展課堂大討論,發(fā)散思維,提升思維品質。
(3)借助結構化的思維圖示創(chuàng)新性地完成地球小衛(wèi)士倡議書或宣傳海報,提高綜合語用能力。
(4)通過課內外整合,學生能深刻認識到保護地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對本單元主題意義從認識提升到“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的踐行層次。
這一單元復習課時的主要目標在于通過課內外整合,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相關語言知識和學習策略的運用。而這一目標正符合本次課內外整合教學的實際需求與初衷。
素養(yǎng)型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合理性,需要在真實、多元、復雜的學習場景中檢驗。因此,教師要在目標的引導下,打造場景性學習的課例,從設計真實的學習場景、選擇適切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實踐活動等方面入手,將素養(yǎng)型目標落實在真實的學習場景中,使學生真正經歷探究、創(chuàng)造、協(xié)作與問題解決的過程,進而轉化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一種核心素養(yǎng)下課堂教學的新樣態(tài),帶給教育者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
在教學實踐中,對標新課標,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jù)單元育人藍圖實施教學,引導學生基于對教學內容和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起對單元主題的完整認知,促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促進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的達成。
【案例2】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復習課的課內外整合教學片段。
在“保護地球”的主題情境下,復習鞏固“Save water”“Save energy” “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四項具體措施,并適時拓展課外相關內容,組織保護地球的課堂大討論。通過課內外整合,學生要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以及“如何做”,就如何保護地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完成倡議書或宣傳海報任務型活動中,進一步升華主題意義,從認識層面提升到“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的踐行層次。
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教師不僅要在復習課時開展課內外整合教學,還要嘗試在其他課時有機整合課外學習材料,進一步打開教學視野……
本課以“網友”為話題展開教學,在復習“e-friend”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話題“penfriend”。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巧妙設置情境(“Making friends”),在主題意義統(tǒng)領下,有效整合課內外資源,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繪本閱讀方式呈現(xiàn),并適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語法知識,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將被動模仿轉化為主動實踐運用,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范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越來越聰明。如果達不到這兩件事的和諧,學生的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苦役。新課標強調英語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習得,還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而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孕育于每一節(jié)生動的課堂、每一次精彩的提問中,需要廣大教師去智慧地發(fā)掘。
【案例3】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My e-friend第二課時的課內外整合教學片段。
在課外繪本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自主提問(Who has a date with John?/Where are they?/What do they like doing?/...),并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文本閱讀。在任務驅動下,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思維活躍起來。他們在任務導引下,開展自主閱讀,嘗試完成“Friend Card”的任務單,在語言學習中發(fā)展思維。(見下圖)
隨著繪本故事的展開,故事情節(jié)懸念迭起(Linda is John’s penfriend, but they never meet each other.John is very curious,so he starts to imagine...)。教師引導學生先根據(jù)情境合理猜想、發(fā)散思維,再從閱讀中驗證自己的想象。繪本閱讀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思維發(fā)展中推進語言學習,樂享閱讀體驗。
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還要在學科教學中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涵養(yǎng)品格,提升學生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案例4】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復習課的課內外整合教學。
本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講故事的方式(“A mother and her son”)自然導入本課話題(Protect the Earth),故事類似經典英文繪本《愛心樹》,地球母親不停地給予,人類不斷地索取,最后導致嚴重問題(“Mother is poor. There is no much water/... She has nothing but rubbish.She is sad.”)。在情境中引出復習保護地球的四大行動(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進一步拓展課外主題類詞句,豐富語言表達。教師在問題導引下(What should we do?Why should we...?How do we...?),引導學生開展主題式學習和課堂大討論,發(fā)散思維,就如何保護地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
在課內單元文化板塊基礎上,教師向學生拓展更多關于保護地球資源紀念日的課外知識,進一步喚醒學生內心保護地球的強烈意識,同時也為下文任務型活動的展開做好鋪墊。
在話題情境的推動下,教師順勢引出倡議書或宣傳海報任務型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同伴互助完成任務,提高綜合語用能力。同時,地球小衛(wèi)士們在情境的推波助瀾下,深刻認識到保護地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對本單元主題意義從認識提升到“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的踐行層次,情感教育進一步升華。
以上課例分析與解讀是筆者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課內外整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是一種目標意識下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活動。將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落實在課內外整合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素養(yǎng)型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的行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研究視角和研究范式的創(chuàng)新,更需要教師有前瞻性的眼光,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更多依托素養(yǎng)型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打通素養(yǎng)到課堂的通道,為有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