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茂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學習任務群”概念,明確教學活動的實施應圍繞“學習任務群”展開?!叭绾螌W習任務群融入課堂教學、如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等問題愈發(fā)值得教師深思。筆者以《古人談讀書》一課的教學為例,淺析如何在人文視角下構(gòu)建文言文教學范式。
新課標為學習任務群提供了指導策略。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經(jīng)驗,教師可以將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利用文言文的人文性特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文化本質(zhì)。對照該學段的課程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古人談讀書》學習任務群。
(一)任務一: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針對的課程教學目標是“閱讀與鑒賞”。在人文視角下,學生需要在朗讀過程中理解文言字詞表達的意境,體驗作者的情感,展開合理的想象,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形成語用能力。
(二)任務二:理解與復述
理解與復述對應的課程教學目標是“梳理探究”。學生可以自主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創(chuàng)意表達,將文學閱讀、人文交流融合在一起,逐漸形成文化自信。
(三)任務三:評價與思維
評價與思維對應的課程教學目標是“表達與交流”。學生可以準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聯(lián)系實踐、對比探究中收獲自己的讀書感悟,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人文素養(yǎng)的要點梳理清楚后,教師可以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豆湃苏勛x書》是兩則關(guān)于古人讀書的言論匯編,分別來自《論語》《訓學齋規(guī)》。教師從人文視角出發(fā),可以設計三個基礎任務群,幫助學生學習課文。
(一)任務一:多樣朗讀,當堂讀背
一讀:語音通讀。教師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原文。第一次朗讀,學生自主朗讀,掌握正確的節(jié)奏,了解文章的語言風格,注意重點詞句,對比二則文言的異同。
二讀:字字熟讀。此階段的讀,學生可使用多種朗讀方法,快速記背課文。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教師用多媒體將原文(簡體字)轉(zhuǎn)換成繁體字、行書、小篆等,從現(xiàn)在的橫版排版方式轉(zhuǎn)換為豎版排版方式,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熟讀成誦。
三讀:品情悟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志向、見識等角度入手,思考文章的文學特點,將文言文的韻律美、節(jié)奏感和文化認知結(jié)合起來。
(二)任務二:回顧已知,把握要點
朗讀任務完成后,學生已經(jīng)熟悉文本內(nèi)容。此時,教師指導學生借助注釋挖掘文本內(nèi)容,促使學生帶著任務了解孔子、朱熹的讀書故事。
首先,文言文如何解決文意關(guān)?教師可引導學生不僅要關(guān)注注釋,還要回顧已知的方法。如“識”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明白“識”字有“記住”之意。又如“嘗”字,學生可以聯(lián)系四年級下冊《王戎不取道旁李》,明白“嘗”為“曾經(jīng)”的意思,從而理解詞語的古今異義。
其次,文言文如何解決理解關(guān)?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抓住單元語文要素的具體要求,嘗試使用“靜”“思”“寫”的方式,多角度突破學習難點。如《古人談讀書》中有何種讀書方法,可以用“表格”的形式,通過“抓關(guān)鍵詞”“概括大意”的方法,從“知之為知之”中概括出“實事求是”的要點,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中抓住“不恥下問”等讀書法。
(三)任務三:多樣對比,悟得內(nèi)涵
最后一個任務,可以放在學生思維的提高上。如《古人談讀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論語》《訓學齋規(guī)》中的讀書格言,思考古人與今人在讀書方面的異同。通過思維的碰撞,學生在思辨中“悟得”文本的內(nèi)涵。在此基礎上,學生還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學習中,如撰寫自己的讀書格言等。
綜上所述,基于學習任務群的文言文教學是發(fā)展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既滿足新課標要求,也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架”。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完善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幫助學生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完成課程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