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子彪,成 英,張燦輝,黃建平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臟疾病進展的終末階段,病人因心排血量減少、全身組織、器官灌注不足而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肺淤血、水腫等癥狀[1]。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病情復雜,常伴有肺部感染,進而加重心力衰竭程度,增加死亡風險[2]。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各項生理機能減退,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發(fā)生率較高,臨床癥狀無特異性,由于老年病人抗感染治療史復雜,可能導致細菌耐藥,甚至多耐藥菌出現(xiàn),肺部感染又進一步加重心肌功能受損,增加心肌耗氧量,形成惡性循環(huán),治療難度增加,病人臨床預后更差[3]。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cefoperazone sodium sulbactam sodium,CPZ-SBT)是臨床常用的治療肺部感染廣譜抗菌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多數(shù)陰性桿菌感染有良好抑制作用,抗感染效果顯著,仍有部分病人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4-5]。阿米卡星(amikacin,AMK)屬于氨基糖苷類抗菌藥,臨床已有報道關于AMK與CPZ-SBT聯(lián)合用于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療,效果確切[6],但關于兩者聯(lián)合用藥對病人心肺功能及炎性因子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將CPZ-SBT與AMK聯(lián)合用于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療中,觀察聯(lián)合用藥的療效及對病人心肺功能指標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的影響,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病人,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齡60~80(67.20±6.71)歲;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18例,Ⅳ級5例;肺部感染時間2~4(2.85±0.50)d;合并癥:高血壓15例,高脂血癥10例,糖尿病14例。對照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60~79(67.30±6.73)歲;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Ⅲ級20例,Ⅳ級4例;肺部感染時間2~4(2.80±0.52)d;合并癥:高血壓16例,高脂血癥9例,糖尿病1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7];經(jīng)胸部影像學檢查或痰培養(yǎng)細菌學檢查證實為肺部感染;年齡≥60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惡性腫瘤病人;對CPZ-SBT或AMK過敏;合并其他類型肺部疾病。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強心、抗心律失常、利尿、平喘、吸氧,調(diào)節(jié)水電解質(zhì)平衡紊亂、抗休克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CPZ-SBT(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20597,規(guī)格:每瓶1.5 g),以120 mg/(kg·d)靜脈輸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AMK[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7020562,規(guī)格:每支0.2 g(2 mL)],30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輸注,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1~2周,根據(jù)病情酌情調(diào)整藥量或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記錄兩組濕啰音、氣喘、咳嗽、高熱癥狀消失時間。②臨床療效及細菌清除率比較,評估兩組臨床療效[8],治愈: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胸部X線顯示炎癥病灶吸收,無陰影;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胸部X線顯示炎癥病灶基本吸收,陰性消除面積≥6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減輕,胸部X線顯示炎癥病灶部分吸收,陰性消除面積<6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胸部X線顯像均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比較兩組細菌清除率,清除:治療后取痰標本無致病菌;假設清除:病情減輕,未分離出病原菌;替換:痰標本未檢出原始致病菌,檢出新致病菌,且不存在臨床癥狀;未清除:痰標本檢出原致病菌。細菌清除率=[(清除+假設清除+替換)/病原菌檢出數(shù)]×100%。③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應用HP7500實時三維心臟超聲成像系統(tǒng)(荷蘭飛利浦公司)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應用WER/HI-101型肺功能檢測儀(日本捷斯特公司)測定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xiàn)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④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較,治療前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4 mL,靜置分層后,2 800 r/min離心12 min,收集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TNF-α、IL-6、IL-8含量,試劑盒均購自武漢黙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Synergy H4型酶標儀(美國Bio Tek公司)上測定570 nm處吸光度值,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檢測血清樣品濃度。⑤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統(tǒng)計治療期間兩組皮疹、惡心嘔吐、血小板減少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觀察肝腎功能有無異常。
2.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濕啰音、氣喘、咳嗽、高熱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單位:d
2.2 兩組臨床療效及細菌清除率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及對照組病原菌檢出數(shù)分別為36株、35株,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鏈球菌及鮑曼不動桿菌,治療后研究組細菌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及細菌清除率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FEV1及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FEV1及FEV1/FVC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肺功能指標比較(±s)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較(±s) 單位:ng/L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皮疹、惡心嘔吐各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55%(2/44)。研究組出現(xiàn)皮疹、惡心嘔吐及血小板減少各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09%(4/4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較高,據(jù)統(tǒng)計65歲以上病人心力衰竭發(fā)病率為10%[9],嚴重影響給老年病人生活質(zhì)量。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病機制復雜,心肌收縮力不足,心排血量降低,加之老年病人支氣管生理性功能減退,黏膜屏障作用降低,發(fā)生心力衰竭導致肺淤血,為致病菌定植、生長提供適宜環(huán)境,免疫力降低時易發(fā)生肺部感染[10-11]。除支原體、病毒等常見致病菌外,過敏原、免疫損傷、理化損傷均可誘發(fā)肺部感染[12]。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并發(fā)肺部感染后,肺呼氣、吸氣功能受到影響,肺功能減退進一步加重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加重心力衰竭病情,因此,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病人以改善心肺功能、控制感染為主。由于心力衰竭病人治療需長期應用抗菌藥,導致耐藥甚至多藥耐藥菌株形成,加之老年病人抵抗力低下,多重感染發(fā)生率高,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13]。
CPZ-SBT屬于復合制劑,為第3代頭孢菌素,通過結(jié)合致病菌內(nèi)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進而阻斷細胞壁合成,發(fā)揮抗菌作用。舒巴坦鈉為廣譜β-內(nèi)酰胺酶(β-lactamases,BLs)抑制劑,對部分革蘭陰性桿菌染色體介導的BLs抑制效果不佳,兩者聯(lián)合后可協(xié)同增強抗菌作用[14]。AMK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其抗菌機制是作用于核糖體30 s亞單位,進而破壞致病菌內(nèi)氨基糖苷鈍化酶的穩(wěn)定性,發(fā)揮抗菌作用[15]。熊麗等[16]對中度顱腦損傷并肺部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CPZ-SBT及頭孢哌酮鈉對肺部主要致病菌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較低。Li等[17]體外研究證實,CPZ-SBT聯(lián)合頭孢哌酮鈉可協(xié)同增強抗菌作用。鄭穎文等[18]研究表明,CPZ-SBT聯(lián)合頭孢哌酮鈉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療效優(yōu)于單獨應用CPZ-SBT,聯(lián)合用藥病人癥狀緩解時間、臨床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單用CPZ-SBT,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促進康復進程。
TNF-α、IL-6、IL-8是單核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機體受到細菌內(nèi)毒素刺激后可大量分泌。有研究顯示,血清TNF-α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及心肌IL-6過量表達,可加速心肌纖維化及心室重構(gòu);心肌細胞嚴重損害時,IL-8可發(fā)揮中性粒細胞趨化作用,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增強炎癥反應,因此,TNF-α、IL-6、IL-8與心力衰竭及炎癥反應關系密切[19]。AMK靜脈輸注后可被抗體迅速吸收,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半衰期長[20]。AMK分布于肺泡巨噬細胞、氣道上皮細胞中,可抑制細菌合成蛋白質(zhì),同時抑制細菌增殖,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可協(xié)同增強抗菌作用,緩解機體炎癥反應[21],從而降低血清TNF-α、IL-6、IL-8水平,繼而改善心肺功能。本研究聯(lián)合應用CPZ-SBT與AMK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細菌清除率提高,血清TNF-α、IL-6、IL-8水平降低,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示CPZ-SBT聯(lián)合AMK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CPZ-SBT聯(lián)合AMK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效果確切,可改善心肺功能,促進康復進程,抑制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