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 喬曉麗 李美平
(臨汾職業(yè)技術學院 山西臨汾 041000)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fā)《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稱“《職教二十條》”),指出職業(yè)教育在辦學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質量參差不齊,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而且提出沒有職業(yè)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1],《職教二十條》還提出,要推動“三教”改革,即教師、教材、教法。而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正好可以成為進行“三教”改革的抓手和切入點。
2022 年4 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教育法》提出,鼓勵和支持運用信息計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開發(fā)職業(yè)教育課程網絡資源,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推動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職業(yè)教育產教融合。
在“互聯網+”時代,使用互聯網技術改革教學和學習模式、已成為高職院校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高職院校主要教學模式[2]。
筆者學校主要是以“超星學習通”(簡稱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為主進行混合教學,為了能使混合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鞏固、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設計混合式教學實施方案。結果證明,利用學習通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個性化知識的寬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思維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梯度[3]。
學習通是由超星集團設計開發(fā),是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移動終端+課堂的理念設計而來的移動端的教學工具[4]。使用者能夠在平臺上搜索下載電子資源、自助瀏覽借閱圖書館藏書、學習該專業(yè)課程、發(fā)布討論話題等。教師課中能夠使用學習通發(fā)布簽到、主題討論、選人、搶答等環(huán)節(jié)激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混合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切實注重實效,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學習通用于混合教學,課前:教師發(fā)布任務書,學生完成課前預習,老師依據學生預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重難點,課堂上針對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實現因材施教。課中鞏固環(huán)節(jié)進行隨堂檢測,教師依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講授和解答,群體教學和個體教學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5]。
傳統(tǒng)教學過于程序化和模式化,致使學生缺乏學習動力,互動性不強,課堂氣氛低沉。使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學生預習情況調整課程內容重難點,使課堂講授內容每個同學都可以聽懂、理解、從而鞏固,這樣學生就可以獲得一種學習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課中通過選人、搶答、主題討論、分組任務等形式進行課堂互動,調動課堂氣氛,利用學習通投屏可以在課堂上展現教學內容與學生參與活動情況,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學生學習氛圍低迷、互動性不強等弊端。
此次問卷設計從“傳統(tǒng)學習現狀”“單一線上學習現狀”“混合教學存在的問題”“希望混合教學改進意見措施”等方面設計出了“學生混合教學現狀及需求問卷調查表”。該次問卷調查發(fā)放309份,收回309份,有效問卷309份。有效率達100%。
由表1 可知,73.14%的同學認為傳統(tǒng)教學不能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屬于被動式學習,導致學習自主性不強。
表1 傳統(tǒng)學習不利于自己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由表2可知,采取單一線上教學,54.05%的學生認為發(fā)布任務書有利于提前預習,19.09%的同學認為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0.39%的同學認為線上教學有利于促進師生互動。
表2 單一線上教學學習現狀
從表3 可知,71.20%的學生認為線上發(fā)布的學習任務書對自己預習掌握課堂內容有很大幫助,79.29%的同學認為線上教學課件對自己學習有幫助,71.84%的學生認為學習通的微課(視頻)有利于自己更直觀的理解課程教學內容,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課中互動環(huán)節(jié)和課后討論,對自己本專業(yè)課程學習和知識拓展幫助很大。
表3 您覺得學習平臺上哪些資源內容,對您有幫助(可多選)
由表4 可知,59.22%的學生對學生通平臺操作不熟練,55.02%的學生認為在線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存在投機取巧現象,比如代刷課,在考試或完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由他人代替完成等,69.90%的同學認為學習資源和配套設置不足,58.9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課后作業(yè)增多。
表4 混合教學中存在問題
從表5 可知,72.17%的學生希望可以改變混合教學課堂活動形式,69.90%的學生認為學習資源和硬件配置不太完善,52.43%的學生希望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44.34%的學生希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方式。
表5 希望混合教學改進措施
通過學生問卷調查結果結合教師開座談會等方式,得出學習通應用于高職混合教學還有一些問題需及時解決。
部分老師認為對于所擔任課程利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工作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6]。教師需要學習使用學習通操作,調整自己的教學形式;課前發(fā)布預習任務,根據學生的預習掌握情況重新構建教學內容;需要尋找大量課程相關資源、制作視頻課件;課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但是運用學習通進行混合教學和使用傳統(tǒng)教學,學校和系部無論是在統(tǒng)計工作量還是進行職稱評定、獎勵時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區(qū)分,使得部分教師使用學習通動力不足。
一些老師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習慣于“三尺講臺為舞臺,教師主宰課堂”的封閉式課堂,不愿接受混合教學改革模式。
還有一些老師,特別是老教師由于計算機運用能力不足,難以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內容高效融合,導致混合式教學效率不高[7]。部分教師把混合教學簡單看成是“傳統(tǒng)線下教學+學習通”,不能靈活運用學習通,只運用了學習通簽到和發(fā)布作業(yè)功能,其余環(huán)節(jié)皆采用傳統(tǒng)模式教學。有些教師停留于教育信息技術的初級階段,缺乏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這就導致建課質量不高,課中互動環(huán)節(jié)形式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是學生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但因為院校系部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或者教師沒有及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學生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學生在線學習情緒不高,不愿學習或者缺乏學習動力。
在課中,有些教師利用學習通發(fā)布了課堂活動,但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沒有正確運用教師賦分來激勵大家,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動力不足,致使課堂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意義。另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習慣了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進行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一些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或課后作業(yè)過多,導致學生對線上學習存在抵觸情緒,認為這大大占用了自己的課外時間,因此,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第一,學校沒有強制要求所有老師、所有課程都必需運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第二,學校給予教師的支持力度不夠,不少教師靠個人興趣和熱情去使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改革,學校并沒有給予實際的幫助或支持,無論在人力、物力,還是資金等方面。第三,系部專業(yè)群建設不成熟,進行線上建課等工作大多數只能由代課教師自己獨立完成,導致建課質量不高。第四,校網絡資源和配套設施不足。
第一,學習通和其他線上教學資源“QQ屏幕分享”“騰訊會議”“丁丁直播”等比較而言,操作復雜,教師需要參加培訓學習,讓不少老師因此退卻。第二,因為部分學生線上學習弄虛作假,導致平臺統(tǒng)計的學生學習數據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情況,教師難以通過線上數據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第三,共建課程如果多個教師承當不同班級教學工作,在發(fā)放班級課堂活動時,其他班級代課教師學習通也可以接收到,會給教師造成困擾,分不清那個課堂活動是自己發(fā)放的。第四,共建課程教師不能把自己班級置頂,如果平行班級過多,每次發(fā)放任務必需在幾十個班級中尋找自己班級,操作過于繁瑣。
學生在混合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意向會受到教師激勵和督促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有較好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能力,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積極學習提高混合教學實施能力[8]。
第一,踴躍參加學習通的操作培訓,提高學習通使用能力。第二,能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不同活動形式,靈活運用教師賦分權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教師還需要積極探索最新的教學技術手段,制作一些高質量的課件、視頻或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信息化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和互動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感。第四,在發(fā)布學習任務書或設計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進行量身定制,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使學生更加具有學習動力。第五,在線上平臺隨時給學生分享一些大家感興趣的、最新、最熱的專業(yè)知識。鼓勵學生課后參與主題討論環(huán)節(jié),對該專業(yè)所學課程進行延伸、拓展、創(chuàng)新。
針對學生反饋的問題,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進。
第一,教師應該對學生開展培訓,提高學生學習通使用能力。第二,學校對硬件配套設施進行改進,比如:擴大無線網絡覆蓋面,教室配備完善多媒體設備等。第三,課后依據學生學情發(fā)布作業(yè)。發(fā)布作業(yè)的原則是少而精,達到讓學生鞏固知識的效果即可。避免作業(yè)過多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或者完不成學習任務而失去學習興趣。第四,學校、系部、教師多方面配合:學校和系部嚴格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促使學生重視線上課程學習,必要的時候和所代課程班級班主任配合,促使學生無論從行動還是從思想上養(yǎng)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第五,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思政滲透,引導大家在學習和工作中要積極主動,誠實守信,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在學習上投機取巧、弄虛作假。
對運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后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如表6 所示,有65.05%的同學認為使用學習通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對提高自己學習積極主動性有很大幫助,只有10.68%的同學認為實施混合教學對自己學習積極主動性幫助不大,或者沒有幫助。
表6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自己的學習積極主動性
由表7 可知,67.96%的學生認為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進行分組任務時代表小組成員進行成果展示,會感到滿滿的充實感和成就感。說明大部分學生對運用學習通進行混合教學表示非常認可。
表7 混合教學完成成果展示會感到充實感和成就感
第一,將使用學習通進行混合教學改革實施情況納入系部教學工作績效考核和教師教學能力考核范疇,調動教師利用學習通實施混合教學的動力。第二,對于實施混合教學改革的教師,提高其課時課酬標準或者課時數乘以系數,增加其課時量。第三,注重實際應用效果,以賽促教,實現全員參與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對于實施混合教學改革效果顯著的優(yōu)秀教師,在其年度評優(yōu)、職務評聘晉升、教科研課題(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優(yōu)先原則。第四,建立專業(yè)群,對于進行混合教學改革團隊給予技術、資金支持,群策群力,提高課程建課質量。
簡化學習通操作流程,提高平臺使用的便捷性,增加課堂活動形式和課程資源,從而激發(fā)師生使用學習通的興趣;進一步完善學習通教學平臺,共建課程不同教師可以在自己班級發(fā)布課堂活動,只能發(fā)布活動者自己查看活動內容,草稿內容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真正發(fā)揮互聯網簡化工作、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的優(yōu)勢。
總之,在當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手段日新月異、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進行混合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在學校政策的有效支持下,教師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學習,運用新知識、新方法進行教學改革,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課程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