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良(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江西南昌 330013)
書 名: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體系建設研究
作 者:連那
出版單位: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定 價:72.00元
ISBN:9787569297027
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根據形勢的發(fā)展與時俱進,作出相應調整。具體來說,就是基于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導向、價值意蘊、實踐路徑等所作出全新認知與邏輯判斷,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發(fā)展大局。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體系建設研究》一書,立足于新時代宏大背景,從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高校思政育人體系建設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體系構建面臨的困境、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體系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政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趨勢等五方面,深入研究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路徑和實踐探索。
一是堅持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時代理念。首先,仍應以正確的政治導向指導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播弘揚主流價值觀念,促進養(yǎng)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和教風學風。其次,樹立開放、融合的視野積極吸收借鑒國內與國外一切相關學科的先進成果和教育理念,從而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此回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現代化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工作問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后,堅持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未來指向就是融入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理解和關心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精神需要,善于分析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夠發(fā)掘大學生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從而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
二是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只有不斷根據國家的政策及時調整更新教育內容,才能夠充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在凝聚大學生成長發(fā)展正能量方面具有基礎性地位。高校應及時將這種基于社會群體共識而建構起來的精神價值與行為認知,內化為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與精神意志,外化為大學生的形象塑造和行為習慣,激發(fā)大學生的情感共鳴。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內容,是增強大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彰顯著民族氣質和中國精神,應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將其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誠實守信、堅韌不拔等品質滲透進思政教育、實踐教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轉化為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
三是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方式方法運用是否得當是決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低的重要標準。信息化已成為當下凸顯時代特征的專有名詞,信息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也已成為必然趨勢。一方面,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可以使信息資源與傳統(tǒng)教材資源和校本資源進行優(yōu)勢互補,運用網絡資源里的豐富案例和課件進行教學,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同時學生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觀看相關課程,可以彌補本校師資在某方面的力量短板,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高??梢蚤_通新媒體賬號,借助公眾號、官方校園網等平臺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針對某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全方位全時空互動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討,確保思政教育目標落到實處。
四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高校應積極構建“大思政”多元治理格局。高校應充分整合學生工作處、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團委等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有效發(fā)揮思政教育整體效能。同時,高校應充分重視課程思政的發(fā)展,將思政課與通識課有機融合,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他課程之中,扎實推進以“課程思政”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打破各類思政教育元素之間的壁壘。
總之,該書結構完整、邏輯清晰、語言簡練,重點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對高校思政工作的現實要求,以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質量的價值意義和實踐路徑,能夠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充分掌握全書的知識點,從而實現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長遠進步?!净痦椖浚?021年江西省教育廳教改課題(重點項目)(編號:JXJG-21-5-7);2021年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課題(一般項目)(編號:JXYJG-20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