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 姜海波
歷史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將具有一定共性的歷史事件放到一起對比,分析、歸納其異同點是歷史試題常見的考查方式。歷史比較類試題一般考查相同點、不同點,對于學生的歷史事件分析能力、歷史時空轉化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解答該類試題時,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材料、仔細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之間的異同,然后運用歷史知識規(guī)范作答。
明確設問類型+確定比較對象+找準比較角度。
①明確設問類型:結合材料明確試題的類型,是相同型、不同型還是異同型,然后再結合歷史知識進行分析。
②確定比較對象:閱讀材料,分析材料中涉及哪些歷史人物或哪些歷史事件,并分析這些歷史人物或事件所體現的特點。
③找準比較角度:如果設問已經明確了比較的角度,按照試題要求作答即可。如果設問沒有寫明比較角度,可以結合材料內容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比較。
【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朝時期已經出現了海外軍事學習的情況,在不同的時期清朝留學的國家和學習的內容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期主要國家學習內容情況結果及影響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歐美國家學習重點是海軍留學人數共有200余人光緒七年(1881),清朝頑固派對留洋學習進行阻撓和詆毀,不得已,清政府將遠赴美國的留學生全部停學撤回。這批被清政府撤回的留學生,回國后被福州船政局、北洋電報學堂、江南制造總局等處留用,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留學歐洲的部分人后來成為北洋海軍的骨干力量光緒二十二年(1896)至清朝滅亡日本學習重點是陸軍1904年,留日學生共1 300余人留學日本的大多數是陸軍學生,回國后積極從事教學工作,在各地開展日式軍事教育活動,引入了現代陸軍的訓練模式。還有一部分留日學生直接進入軍隊工作,為后續(xù)清政府訓練新軍起到了帶頭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留日陸軍中的大部分人深受革命思潮影響。他們回國后,對新軍倒向革命起了巨大作用
依據材料比較清朝兩個階段留學的不同特點。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比較對象明確,即要求比較清朝兩個階段留學的“不同”特點。表格中從“主要國家”“學習內容”“情況”“結果及影響”4個方面進行統(tǒng)計對比,同學們可以從這4個方面進行總結?!扒闆r”一列留學人數從“200余人”到“1300余人”表明規(guī)模不同?!敖Y果及影響”一列從第一階段的“被福州船政局、北洋電報學堂、江南制造總局等處留用,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留學歐洲的部分人后來成為北洋海軍的骨干力量”到第二階段為清末軍事教育引進了新的模式,“對新軍倒向革命起了巨大作用”等表明第一階段對軍事影響大,第二階段除了對軍事有影響外,還對政治和教育產生了影響。答案如下。
留學的國家不同:從歐美到日本。學習內容不同:從海軍到陸軍。留學生的規(guī)模不同:從小到大,由少到多。影響不同:第一階段對軍事影響大,第二階段對政治、軍事、教育都產生深刻影響。
總之,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總是存在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借鑒性,從歷史的時空觀念出發(fā),更能夠透過歷史現象的表面看到本質。因此,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要樹立比較意識,抓住材料的關鍵內容,提取有效的信息,要能夠從歷史材料中分析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結合材料的具體內容,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并總結出正確答案。